分类: 企业生命论 |



按语:《企业生命论》写于1990~1992)(作者笔名仁立墨人,博士论文(32万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中国社科院编辑的《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评价《企业生命论》:“我国学者仁立墨人(笔名)深入地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问题。1993年其博士学位论文《企业生命论》出版,把我国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推向高潮。总的来看,《企业生命论》集系统性和深刻性于一体,是我国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重要著作。”
连载五十八
第四篇 企业成长论(续三)
(二)成长期
处于这一时期的企业称为成长企业。企业在幼稚期能够生存下来,会很
快转入成长期,我们一般把成长期分为两个时期:迅速成长期(企业寿命在1
0—15年期间)和稳步成长期(15—20年期间)。企业闯过幼稚期后,一般来说
已由小型企业成长为中型企业,中型企业已发展为较大企业。在这一阶段,
企业年龄和规模都在增长。这时的企业已经全面成长,经济实力增强,市场
份额逐步提高,竞争能力增大,已能在产业中立住脚跟,企业素质得到全面
提高,创新能力也很强,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配套产品。所以企业进入了
青年时期,生命力很强,前一段是企业迅速成长时期。主要表现是企业增长
速度加快。我们以我国三资企业为例。改革开放后,三资企业迅速发展,19
285年以前,许多三资企业处于投资建厂阶段,现在最早的三资企业已经进入
成长初期和迅速成长期。三资企业总产值年平均发展速度在逐年增加,每年
与上一年相比85年为39.5%,86年为34.2%,87年为66.4%,88年为61.5%,
89年为42.7%,90年为42.8%,91年1—6月份为42.4%。平均每年以40%速
度递增。乡镇企业也是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平均每年以20%速度递增。相比
之下全民工业企业(大都是成长后期企业)年平均发展速度为8.4%。美国一
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麦西金公司1983年提供的研究报告表明,属于美国
企业家协会的70家会员公司(均属迅速成长的中型企业)在过去5年里,销售
额每年至少增长15%,1982年美国中型企业销售额平均增长为12%,资本的
平均回收率为10%,而其中处于迅速成长的中型企业,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达
43%,资本回收率为14%,在这个指标上超过了《幸福》杂志列举的美国发
展最快的250家大公司。此外,据日本学者分析,犙8速成长期企业转业率比
幼稚期要降低60%以上。采用新发明、新技术的几率也高于其它时期的企业。
在成长后期,企业进入稳步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的企业已接近成熟期,是
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企业在本产业中已经成为“骨干
企业”,是中型企业的延伸,但尚未发展为大企业。此时的企业活动范围逐
步扩大。这主要因为生产的重复化进展、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服务的多样化。
经有关专家的考察发现,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能进入稳定成长阶段,成为
“骨干企业”的。这种类型企业的突出特点是企业由优秀的企业家领导,他
们是积极承担风险、开展创造性事业活动的经营者。这些企业具有革新精神。
它们介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具有两面性,容易隐蔽企业的实力,使人们
不易看出它的势力强弱,从而保持一定的实力。所以它们多以稳定增长速度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根据美国的《最先信息》杂志列举的1980年在股票店头
市场(即公开买卖股票的交易所)登记的388家稳定增长企业来看,其存在形
态是多样化的。这388家“骨干企业”,销售额都未满一亿美元,5年内平均
自有资本的利润率都在15%以上,自有资本所占比例都在50%以上。从产业
分布来看,属第一产业的,仅1家,占0.3%;属第二产业的,有254有,占
65.5%;属第三产业的,有133家,占34.3%。在第二产业中,属于制造业
的有288家之多。在制造业中电子学方面有39家,计算机方面有13家,精密
仪器方面有13家,卫生保健产品方面有9家,特殊化学品方面有7家,宇宙开
发方面有6家。这样看来,这些企业半数以上与高科技有关。这也是当代
“骨干企业”发展的大趋势。目前,我国“骨干企业” 大多是传统工业或
夕阳工业类型,属于生产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应用现有技术来发展的企业
较多,而高科技企业较少,这是一个现实差距。同时我国“骨干企业”布局
也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这种情况很难使我国整个经济进入稳
定增长和成熟经济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