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生命论》连载二十五

(2019-02-11 05:57:34)
分类: 企业生命论

《企业生命论》连载二十五《企业生命论》连载二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二十五

 

 按语:《企业生命论》写于1990~1992)(作者笔名仁立墨人,博士论文(32万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中国社科院编辑的《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评价《企业生命论》:“我国学者仁立墨人(笔名)深入地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问题。1993年其博士学位论文《企业生命论》出版,把我国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推向高潮。总的来看,《企业生命论》集系统性和深刻性于一体,是我国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重要著作。”

连载二十五

第二篇 企业进化论(续九)

 从家庭生产制向原始企业过渡的主要途径

  原始企业的起源可归结为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商人支配生产,二是工场

手工业。列宁指出:“由于商品经济而积聚在各别私人(‘包买主’和商人)

手中的‘储金”怎样变为资本,首先是垄断销路,因为只有这种‘储金’所

有者才拥有为批发出售所必要的资金,使得他们能够等待时机把商品拿到远

方市场去销售;其次又向我们说明。这种商业资本怎样奴役着大批生产者并

组织着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组织着资本主义家庭手工制的大生产。”(46)

  在我国清代丝织业中,我们可以找到象列宁说的“包买主”的典型,如

帐房,它不仅支配丝绸和机户,而且支配着染纺、掉经娘、络纬工、牵经接

头工等,并且大多是发工资形式。因而,掌握全部生产过程,是相当完备的

小企业主了。但在我国古代所见的商人支配生产,主要还不是包买主制,而

是商人雇工生产。这在农产品加工中最为普遍。从砻、磨直到油、酒、酱、

醋。它们大都是前店后厂,也有的是附设作坊,至于商人开设的低槽、糖房,

则多半是独立成为工场手工业了。另一种形式,就是商人租地种植茶、果木、

蔬菜,以及如在陕南所见的木耳厂、黄连厂之类,也都是雇工生产。并且,

商人是种植、加工、运销联合起来,统一经营,可谓原始企业一种高级形式

了。

  在我国原始企业中,其途径还是以建立工场手工业为主。有人考证,唐

朝中叶以后,我国已出现了商业资本与家庭工业相结合的工场手工业的个别-始企业了。犎g传说武崇会昌二年(公元八四二年)在荆州附近,犛P的妇女

“常造雨衣,与胡氏家佣作,凡数岁矣,所聚十三万。”“汴州百姓赵怀正,

住光德坊,太和三年(公元八二九年),妻阿贺,常以女工致利……,阿贺今

住洛阳会节坊,成式家雇其纽针。”(47)在明清两代中,四川井盐业是我国

工场手工业中规模最大的。富荣盐场头号企业家族王三畏堂雇用的固定工人

共1200余人,二号企业家族李四友堂三大灶共雇用固定工人500余人。犜Z英

国,工场手工业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在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以前)牭D100

年前,英国手工工场的发展就很可观了。一般的手工工场有几十至几百工人,

个别的如凯瑟克的熔炼工场,雇佣工人达四千多人。在封建社会末期,英国

的不少呢绒商受到封建行会的排挤,就到农村发展毛纺织业手工工场。但是,

这时还仅仅是原始企业的诞生。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在英国的封建社会末期

还未占统治地位,社会经济的基本生产单位仍然是家庭生产单位。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特征,就是少数比较大的作坊与数

量巨大的小作坊之同时并存。”(48)原始企业是企业的原始形态。它是在封

建社会内部孕育而成长的。它与当时与之并存的非企业形态──家庭生产制

有着不同之处。前者生产目的变成了为卖而买,具有了占有、创造和实现财

富增殖的简单功能,企业有了自己的老板──企业财富(资本)的所有者;后

者是小商品生产者,并不具有增殖财富的功能,即使是生产商品,也是为了

在市场换取自己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前者具有了人机结构的形式,

出现雇佣制,以工资形式支付劳动力价值;后者的组织形式是家庭式的,以

自己的技艺为主,雇少数帮工或学徒组织在一起。前者劳动分工已十分明显;

后者还不明显。前者生产规模大了,效率提高了;后者一般规模较小,效率

也很低。前者的企业主已成为组织管理者;后者则首先是劳动者,其次是作

为简单的管理者。前者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单元而孕育

成长出来的;后者仅能适应简单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作为基本生产单位而存在。

因此,我们说,手工业工场具备了组织的一般特征,也初步具备了企业轮廓

而成为原始企业的最初形态。

  注释:

  (1)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商务印书馆 1987年P译本,第6—8页。

  (2)同上,第4—5页。

  (3)哈罗德·孔茨等:《管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牨987年中译

本,第44页。

  (4)同上,第4—5页。

  (5)同上,第6—8页。

  (6)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 1983年中译本,

第24页。

  (7)《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591—592页。

  (8)《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161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10)《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162页。

  (11)同上,第188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1015—

1017页。

  (13)《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企业管理出版社 1984年版,第1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783页。

  (15)同上,第784页。

  (16)同上,第397页。

  (17)同上,第397页。

  (18)同上书 第25卷,第376页。

  (19)同上书,第23卷,第314页。

  (20)《新史学通讯》,1955年12月号。

  (21)《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165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18页。

  (23)Start Bruckey:“The colomial merchout”, New York,1966。

  (24)《马克思恩格斯》第23卷,第167页。

  (25)同上书,第25卷,第366页。

  (26)弗雷德德里克·克莱姆:《西方技术史》,纽约,查尔斯·斯克里

布纳父子公司,1959年,第28页。

! (27)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牐,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中译本,第45页。

  (28)罗杰·D·科隆斯:《工厂生产──公元元年》,牸{美国《管理学

院杂志》,第14卷第2期,1971年6月,第270—273页。

  (29)《列宁选集》第一卷,第162页。

  (30)孔经伟:“中国封建社会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新史学通

讯》 1955年12月号。

  (31)《列宁选集》第一卷,第361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09页。

  (33)同上,第907—908页。

  (34)同上,第949页。

  (35)同上书,第25卷,第1019页。

  (36)项忠:《抚流民疏》,见《明经世文编》卷四六,影印本,第一册,

第359页。

  (37)《列宁选集》第一卷,第188页。

  (38)蒋从化《西台漫记》卷四。

  (39)《列宁选集》第一卷,第189页。

  (40)同注释(27),第21页。

  (41)Victors Clark,“History of Manufacture”,Vol.牨607—

1860 (NewYork,1929)PP438—440.

  (42)San Bass Warner,“The Private City Cphiladelphia”,1968,

PP.5—6.

  (43)Albert Gallatin,“Report on Manufacturers Communicated

to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April19,1810,11th Cong,

2d,sess.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71页。

  (45)列宁:《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人民出版社 1972年中译本,牭Z

324页。

  (46)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人民出版社 1955年中译本,第111—121页。

! (47)《酉阳杂俎续集》,卷三。

  (48)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出版社 1955年中译本,第

396—397页。

《企业生命论》连载二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二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二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二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二十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