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企业生命论 |



按语:《企业生命论》写于1990~1992)(作者笔名仁立墨人,博士论文(32万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中国社科院编辑的《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评价《企业生命论》:“我国学者仁立墨人(笔名)深入地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问题。1993年其博士学位论文《企业生命论》出版,把我国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推向高潮。总的来看,《企业生命论》集系统性和深刻性于一体,是我国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重要著作。”
连载十八
第二篇 企业进化论(续一)
企业的进化(Evolution),是指从非企业演变为原始企业、牻|代企业到
现代企业的过程,即是企业不断变化发展的意思。企业的进化一直为人们所
关心和注意,现已成为企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企业生命论研究的
起点。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企业是一个历史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于人
类社会的。大约1200年前才出现了个别原始企业。原始企业一开始规模是很
小的,组织结构也很简单。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特
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在不断地分化、发展。
一部分企业不断老化以致于被淘汰,更多的企业不断进化发展,成为现代大
企业。目前世界上的企业有成千上万,企业的种类也相当多。企业的进化不
仅表现在某种类和数量上,而且也表现在其组织结构趋于复杂、规模趋于庞
大和不断完善。
企业从何而来,它是怎样演变和进化的,为什么有的企业生存能力很强?
如美国的柯达公司、可口可乐公司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且从一个小企业
开始,发展为今天的世界大企业,经久不衰。而有的企业很快被淘汰?如美
国第二银行,却昙花一现。各个时代的人都提出过类似的问题。特别是近几
十年来学术界更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思想。本篇就是通
过概述有关企业进化的不同观点,进一步系统地研究企业进化理论,试图回
答企业进化(或演变)的几个主要问题。企业进化的起点──研究企业的起
源、形成机制。企业进化的过程──进化的主要阶段。企业进化的因素
──研究企业类型、适应、变异、自然选择、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及其产生的
原因和方式。企业进化的机制──研究企业进化的方向、速度、动力、条
件等。企业进化的历史。
第三章 企业起源机制
企业的起源,是企业进化的起点。它是企业生命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
古希腊伟大的辩证法学者赫拉克里特(Heraklectus, 公元前535—475)犜x说
过,只有认识事物起源和发展的人,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可见,企业的起4应该成为企业生命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企业起源又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
领域。它是社会发展史、经济史、企业史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过去的社会
发展史学家们注意的是社会矛盾的演化过程,而忽视了对于占用、创造和实
现社会财富的基本单位及其地位的研究。经济学家们全神贯注的是政治经济
学和工商业的非管理方面。亚当·斯密关心的是增进一国财富的措施,李嘉
图所强调的是财富在各生产要素间的分配,马歇尔等人所精心研究的是在竞
争和垄断的市场条件下的某些边际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几乎没有对某
一单一企业的起源及成长进行过描述。在1930年以前,许多基本经济理论还
是基于如下假设:受市场看不见的手所调节的传统小企业乃是或至少应该是
生产和分配过程的管理者。依这些理论,完全竞争只存在于单一单位的企业
之间,并且依然是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经济资源最有效的方式。现代多单位
企业通过其协调和管理的行动,只会带来不完全竞争和资源的误置。因为许
多经济学家长期认为现代工商企业为歪门邪道,甚至是一种弊端,所以很少
有人会自惹麻烦去考察其起源。这与西方的文化有关,如阿里斯多德(Ari
stotle)把买卖描绘成一种“不正当”的赚钱行为。亚当·犓9密有贬低工商
业者的议论,拿破仑(Napoleon)则斥责英国是“店小二之国”,甚至到了上
个世纪,工商业在西方还被那些有文化教养的人看成是一种多少有点不光彩
的职业。只是在近半个世纪内,工商业者在西方才开始取得受人尊重的地位。
历史学家们被企业家所吸引,却甚少注意这些企业家所创立的企业本身,其
管理方式和所实现的功能,以及在创立的企业家退出这个舞台后其企业继续
竞争和成长的方式。近年来,经济学者和历史学者对现代企业机构给予了愈
来愈多的注意。经济学者如爱德华、梅森、卡普兰、加尔布雷思、威廉森、
鲍莫尔、马里斯、彭罗斯和艾夫里特、蒙森等人,跟在小伯利和米恩斯的开
拓性工作之后,研究了现代工商企业的营运和活动。但他们很少涉及其起源
和历史发展。公司基本依然被看作是一生产单位,因而公司的理论即生产的
理论。经济学家们至今还未能集中精力对任一特定企业的历史发展作出详尽
的分析。所以先入为主的成见,直到近年来还在阻碍着经济学家对意义重
大的企业经济学的理论进行考察。科斯虽然在开创企业研究方面具有突出
的贡献,但科斯主要是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论述企业形成的原因和存在理由的,
尚未涉及企业的起源。而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一书主要填补了现代工商s业起源理论的空白。因此此书已出版6个版本,并获得Pulitzer和Bancroft
两项书奖。作者通过对美国食品工业、烟草工业、化学工业、橡胶工业、石
油工业、机器制造业和肉类加工业中的大量史料,论证了现代大型联合工商
业的起源乃是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凡是进行大批量生产和
大批量分配相结合并在产品流程中可以协调的那些工业,必然会产生现代的
这种工商企业,因为管理协调的“看得见的手”比亚当·斯密所谓的市场的
“看不见的手”更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增强资本家的竞争能
力;现代工商企业的管理体制取代了市场机制而协调着货物从原料供应,经
过生产和分配,直至最终消费的整个流程。作者认为该书是试图通过集中研
究一特定时期和一组特定企业而填补这一空白的。所以该书重点放在19世纪
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这个时期还是美国的农业经济和乡村经济转变为工
业经济和城市经济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