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企业生命论 |
按语:《企业生命论》写于1990~1992)(作者笔名仁立墨人,博士论文(32万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中国社科院编辑的《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评价《企业生命论》:“我国学者仁立墨人(笔名)深入地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问题。1993年其博士学位论文《企业生命论》出版,把我国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推向高潮。总的来看,《企业生命论》集系统性和深刻性于一体,是我国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重要著作。”
连载十五
企业本质论第一篇(续)
那么,企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有哪些特点呢?我们分析如下:
1、企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是在矛盾过程的基础上产生和自我完成的。
毛泽东曾指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
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接着又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相互依
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3)企业也不
例外,企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就是建立在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矛盾对立与统
一的基础上的,这一对矛盾构成了企业自我运动的源泉。企业的增殖功能使
得企业不断获得货币资本,从而为企业生命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企
业的内部机制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企业运用货币资本从外界购买原
材料,辅助材料等,经过企业有机体内的内循环,将其消化、吸收做为企业
内部的生产要素的过程,就是同化过程。与之相对应的,企业将原材料吸收
消化后,生产出合格产品并废弃其边角废料的过程就是异化过程。同化作用
与异化作用是对立的,前一个是把外界物质同化为自己的组成要素,后一个
是把自己的组成要素异化为外界物质。一个是投入吸收,一个是产出,彼此
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
存的,并通过矛盾的斗争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投入是为了产出,产出是
为了更好地投入。产出通过资金转换为投入,投入经过体内循环变成产出。
而且总是产出大于投入。总之,没有同化就无所异化;没有异化,也就无同
化而言。所以两者是互为条件的。这种相互转化一刻也不能停止,如果停止,
生命现象也就停止了。企业这种自我更新,是原来的自我,又不是原来的自
我,从静止的观点看是原来的企业,从运动的观点看又是一个新的自我。这
种自我更新作用,是由企业有机体本身的构造以及企业经营机制的特殊结构
决定的,它是企业本身所固有的、创建伊始就具备的,一种自我完成的过程。
反过来说,我们研究今天的企业怎样有活力──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就必须
研究企业的经营机制,使其一开始就具备这种能力。
2、企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是建立在与社会环境条件特殊联系的基础上
的。
由于企业具有新陈代谢即自我更新,便使得企业与社会环境条件发生密
切的联系。这种联系,首先表现在企业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并有其积极性
和选择性。如一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要求社会稳定、国家
政权稳定,有较发达的完善的市场体系等等,而且企业对其环境还有选择性,
以适应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至于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在后几章中有专门讨
论。我们可以这样说,企业要求一定的生存条件是企业的一种本性,是一种
积极的选择性。其次,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还表现为,企业与环境的联系是企
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企业脱离生存条件就难以存在。企业就是通过与
外界环境条件不断进行新陈代谢才得以生存的,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个
性增殖,维系自身的发展。这是一个积极的、自我更新的过程,也是以外界
环境条件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过程。
3、企业生命活力的存在基础──以自负盈亏为核心的企业经营机制。
企业为什么能够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而且有生命现象呢?
这个问题并不神秘,因为它有一定的存在基础。它与构成企业有机体的构造
有关。在前一章我们已经谈到企业的结构本质是具有生命力的人机结构,我
们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就是人机结构的核心。企业经营机制是企业生命力的
体现者,是企业生命力的载体。企业有机体具有了象企业经营机制这种表现
人机结构核心的形式,企业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使企业一系列的生命
特征得以实现,并适应外界条件而存在。对于企业经营机制的研究我们要放
在第三篇中专门讨论。
至此我们可以把企业的生命力表述为:能够吸收增殖功能所提供营养的
主要由企业经营机制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人机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