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语:《企业生命论》写于1990~1992)(作者笔名仁立墨人,博士论文(32万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中国社科院编辑的《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评价《企业生命论》:“我国学者仁立墨人(笔名)深入地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问题。1993年其博士学位论文《企业生命论》出版,把我国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推向高潮。总的来看,《企业生命论》集系统性和深刻性于一体,是我国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重要著作。”
连载十三
导论(续完)
(二)在同一社会中企业也具有不同的类内本质
企业的类内本质也是多方面的。社会本质是其主要的方面。但企业类内
本质由于所有制形成的不同,生产组织规模的差异、法律形式、行业特点等
形式的不同,企业还可以分成许多类型。企业按生产的终极产品的性质也可
以分成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企业。这些分类都是大家所熟悉的,这里就不
多加赘述了。
注释
(1)凡勃仑:《企业论》,商务印书馆1959年中译本,第11页。
(2)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
年中译本,第3页。
(3)同上书,第4页。
(4)尤金·菲莫:《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经济译文》1990年第2期。
(5)小艾尔费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商务印书馆1987年
中译本,第3页。
(6)同上书,第1页。
(7)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中译本,第1
页。
(8)同上书,第1页。
(9)Paul J. Mcnulty; "Role of the firm reconsidered", History
of policical Economy 16:2(1984)P25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29页注(250)
(11)《财经问题研究》1991年第10期。
(12)《经济问题》(太原)1988年第11期。
(1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研究》1990年第2期,北京市体改委
编。
(14)塞风:《工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第45—48页。
(15)吴家骏:《中日企业比较研究》《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2年第
3—4期,第3—5页。
(16)《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9页。
(17)《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3卷,第47页。
(18)同上,第48页。
(19)同上,第57页。
(20)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7
页。
(21)骆耕漠:《马克思的生产理论》,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一章。
(22)《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3页。
(23)《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3卷,第4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