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2019-01-16 08:07:55)
标签:

杂谈

分类: 企业生命论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null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null

 《企业生命论》写于1990~1992)(作者笔名仁立墨人,博士论文(32万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

连载五

导论(续)

 二、我国企业理论的发展

  我国对社会主义企业的研究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沉寂之后,在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又重新活跃起来,并取得了可喜成果。特别是1984年《中共中

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决定》的发表,为开展企业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

础。我国十多年来对企业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的。

一是从微观经济学角度,研究企业的经济运行规律,借鉴西方经济学厂商理

论,以形成中国的“厂商理论”。二是从企业行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规律

的企业行为理论。三是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力图建立企业学这门学科。为此,我们针对这三种不同的研究方向作些概括

和说明。

  (一)企业经济理论

  这种理论是以揭示企业的经济运行规律为其主要任务的。目前进行这方

面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张健君、周开达、阮元确等人。该理论主要以合理

地调整企业的生产关系和组织企业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目的在于建立中国式

的微观经济学。所以其理论渊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微观经济理论、西方微观

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它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商品经济的单个单位的经济活

动规律。大约自1986年开始,我国经济学界开始特别注意微观经济问题,在

此之前很长一段时期,人们较为重视的是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研究。重视

微观经济研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理论界提出的客观要求。随着城市经

济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个环节几乎都

与微观经济结构密切相关。为此人们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如张健君等人所著

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学》一书在阐明社会主义价格论后,考察社会主义企

业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学中的成

本理论、利润理论、投入决策理论和竞争理论。在分析企业如何从市场中获

得各种生产要素及要素的报酬问题时形成了劳动力市场理论、资金市场理论、

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和利息决定理论,最后研究了企业行为理论。(36)周开达

主编的《企业经济学》主要从社会主义企业和资金、企业生产要素的结构和

—10—w通、企业的生产、企业产品的流通、企业的收入分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企业经济运转的外部条件来形成体系的。(37)阮方确等人在《企业经济学》

一书中则是从制度、运营、文化三大方面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分析,揭示其

供、产、销等运行规律,以合理调整企业的生产关系和合理地组织企业生产

力为主要内容,研究企业内部生产力诸要素的科学组合,企业生产关系诸方

面的合理调整,而且还研究属于上层建筑方面的企业文化问题,试图以马克

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原理,研究社会主义企业的内部结构,探索社会主义企业

本质、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38)

  (二)企业行为理论

  社会主义企业行为学是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行为运行规律的一门学

科,其研究对象是企业行为。主要代表人物有陈永忠等人。这种理论认为,

研究企业行为运行的规律,就是要发现和认识企业行为运行过程中的本质联

系和必然趋势。其任务是揭示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行为的规律,以提高行为

效益为中心,解决好企业行为中的上层建筑问题,生产关系问题和生产力的

合理组织问题,实现企业行为合理化。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行为和所有制的

关系,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生产、

交换、分配、消费行为,厂长行为,企业活力,企业行为合理化,企业行为

与经济体制,企业行为效益等。(39)此外,还有黄泰岩、张庆能、胡永明、

张少杰、马建堂等人对企业行为进行过典型研究。他们在进行企业行为理论

研究中其思路是先定义企业行为,然后解释企业行为的成因机理、描述转轨

时期企业行为,最后提出企业行为合理化。在什么是企业行为的讨论中,其

中有人从企业行为直观现象给出定义,如认为企业行为是受企业生产经营目

的支配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有人从企业行为的形成机理解释企业行为是企业

对外部经济环境刺激的反应。牋在对企业行为成因机理解释时有人受科尔奈

《短期经济学》思想影响,把投资饥渴和消费饥渴概括为我国企业行为的特

征,企业财产关系的软化、预算的软约束被认为是企业行为不合理的主要根

源。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人主要集中于转轨时期企业行为机理的解释。认

为这一时期企业行为的主要特征为既有传统高度集权体制的痕迹,又有正在

发育的商品经济的色彩。其成因机理根源于宏观、微观经济体制的转轨。由

—11—K看来,我国对企业行为研究的企业理论重点是放在体制改革问题上。因为

企业行为是一个更接近现实层次的范畴,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企业行为不同

于日常的企业活动,而是企业生产、交换、分配等经营行为。所以决定和制

约企业行为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结构、包括动力、财产利益、目标、

分配、决策、刺激等结构;二是企业外部环境,主要是外部经营环境。前者

引发企业行为的动因和基础,后者则影响和制约企业行为方式。而企业行为

动因和行为方式,正是企业内部结构交互作用下引发和实现的。孙祁祥认为,

企业行为是企业行为目标、行为手段、行为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改革

中企业行为手段的不合理是由于企业行为目标、行为环境造成的。要有效地

约束企业行为手段的不合理,必须校正企业行为目标,改善企业行为环境。(40)

在研究方法上,这些学者大都侧重于实证性、历史性、经验性的描述和分析,

目的在于揭示特定环境下企业的行为动机、行为倾向、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

我们从众多的企业行为研究的文章中可以发现,从企业行为研究企业的最大

特点是它更接近于现实,具有很浓的“生活气息”。

  (三)以企业整体为对象的企业理论

  这种理论是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它的特性、内外关系及其

发展规律。在我国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蒋一苇、吴家骏。最先倡导企业学研

究的是童大林。较为系统地开展企业学研究的有周三多、陈佳贵、李占祥等

人。蒋一苇自1979年提出“企业本位论”以后的十年来,经过系统研究把企

业本位论理论概括为“一、四、五”,即一个目标:企业应当成为“社会主

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四个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利税分开、

投贷分开;五项制度:所有制、经营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领导制度。

我们说蒋一苇的企业本位论对社会主义企业理论的最重要贡献就在于确立了

企业地位。(41)吴家骏在最近的研究中提出了企业理论应重视的最基本问题

──什么是企业。他认为什么是企业,绝不是简单定义或法律条文问题,而

是涉及到企业的作用、功能和行为机制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在中国必须建设

真正企业的论断。(42)有人认为改革十年来在企业理论方面有十大建树,这

就是企业本位论、两级按劳分配论、企业竞争论、企业素质论、厂长中心论、

企业行为论、企业活力论、两权适当分离论、企业破产论、企业文化与企业

精神论。周三多认为社会主义企业是研究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

—12—g会主义企业运动和发展的科学,其研究内容有四个方面:关于社会主义

企业本身特性的研究;关于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关于企业内部要素的

研究;关于社会主义企业行为和动力机制的研究。由此形成“企业特性—

—企业环境──企业要素──企业行为”的严密体系,这就形成了社会主义

企业学的基本框架。按照这一思路以周三多为首的专题小组完成了“六五”

期间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社会主义企业学》。该书的基本内容是企

业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企业的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企业的外部环境,

社会主义企业的素质和资源,社会主义企业的行为和动力。(43)陈佳贵博士

在其撰写的《社会主义企业论》论文中把企业学概括为七个方面的内容:企

业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企业性质、地位,社会主义企业的

组织体制和经营机制,企业的横向关系,企业的素质和活力,企业的成长与

企业规模,国家对企业的管理。(44)从以上介绍情况来看,这些学者都是把

企业学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新分支,综合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知

识,来研究企业在社会经济系统中运动发展规律的。它既不同于理论经济学

和部门经济学,又不同于企业管理学。前者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只把企业作

为经济系统中一个单元研究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运行机制。后者往往只

是研究企业内部微观经济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而企业学是把微

观和宏观结合起来,把经济学和管理学结合起来开展对企业研究的。所以这

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它既要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与社会经济

系统的相关性,又要研究企业内部各要素对企业发展的能动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近十多年来,我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为

对象的企业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且研究的问题触及到了一些根本

性问题,为形成我国的企业理论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无论是从何种角度来

对企业研究,大家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社会主义企业也是商品的生产者

和经营者,应该在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存在应有的地位,有其内在发展的规

律。而且存在不同于资本主义企业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企业理论应有自己

的体系和特色。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水平和涉猎的问题来看还有进一步探索和

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企业理论的基本问题仍未解决,换句话说经济理论

的根基是什么在西方经过长期的阵痛和实践最近才被认识到,在我国一些理

论研究的前提仍然是模糊的。无论是从厂商理论角度来分析企业,或者是从

—13—s业行为角度来研究企业,或者是以企业整体为对象来研究企业,一个最基

本的企业观──什么是企业,企业的性质和作用究竟是什么,仍然没有被说

清楚,换句话说,在中国还没有解决什么是真正的企业的情况下,去研究企

业如何实现科学化管理,如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如何实现企业行为合理

化,难以避免其理论大厦基础的倾斜。因为这些理论是在既定的生产关系、

经济体制框架和存在真正企业的前提下建立在几个假定条件的基础上:所有

企业都追求最大经济效益或追求最大管理效用或追求企业行为合理、犝型平

均成本曲线,既定的市场构造。在我国这几个基本前提本身尚未解决,还是

研究的对象。由此,我们认为我国企业理论的研究首先要解决这一基本问题,

即什么是企业?从而阐明企业的本质。第二,需要对我国企业进行系统考察,

最好是从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入手,在充分占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归纳,

从而描述出我国企业演变和成长的规律,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理论内容。

在这一方面我国研究的人尚少。第三,进行对比研究。无论是资本主义企业,

还是社会主义企业,就其企业自身范畴来看它有一个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

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中西企业的比较研究和国内各类型企业的比较研究,从

而分析、归纳出企业自身的进化、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

很薄弱,然而这却是一个空白领域,最近,吴家骏在中日企业的比较研究中

取得了重要成果,填补了这一空白。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null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null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null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null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null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null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null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null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null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null

《企业生命论》连载五

nul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