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它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形环护,宛如在九条巨龙的拥立之下。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因此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势而巧妙布局,错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点缀期间,环境极为优美。
潭柘寺规模宏大,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故宫的缩影,据说明朝初期修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建筑至今还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观丰富,而且自然景观也十分优美,春夏秋冬各有美景,晨午晚夜情趣各异,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经名扬京华。




从九五年自己做公司开始至今,每年的正月初一和八月十五我都会和老婆一起去潭柘寺烧香,已经坚持了十多个年头,我虽然不敢说自己有多么的虔诚,但是每年的这两个日子却从未间断过,这已然成为了我们春节与中秋的主要节目之一。现在前往寺里上香的人是越来越多,去年在山下排队等候了一个多小时,今年凌晨四点多从家里出发,顺利的到达山上时天光还没放亮仍是漆黑一片,但寺里已是人头攒动、香火熊熊、烟雾缭绕。




如今烧香拜佛已然成为众多人们心中的寄托,无论是贫富贵贱,也无论是男女老少,人们通过烧香拜佛的形式,更多是为了在心里能够为自己的家人朋友、为自己祈福。当手持高香跪拜在佛前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里虔诚的祷告,寄望于佛祖菩萨可以保佑自己和亲朋好友们可以出入平安、幸福吉祥。当然佛法无边,绝不是善与缘这么简单,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清楚积善成德、善缘因果的关系,烧香拜佛只是一种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在平日的生活工作中,净化心灵、多行善事、广积善缘,我们虽做不到无欲无求,但却要努力做到有所求有所不求,也正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