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人与外地人

(2011-02-22 11:18:25)
标签:

杂谈

 

2000年的冬天,我弃学来到北京找工作,那时我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她,也没有二十四小时热水的家。那年的我年少气盛,觉得北京是个骄傲而且排外的城市,当时也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在这座城市混得好一点,挤公车时不会被人呼来喝去,那时我找的工作离我住的地方几十公里,要坐公车换两次地铁再换公车,来回要四个小时。偶尔打一下一块二的车,要花60多块钱。那时觉得北京真大,真要在这儿生活下来,可不像来旅游那么容易。

在这座城市呆久了,我发现我误解了北京,因为骄傲与排外只是她的表象,她是大度而且包容的,她包容得像一个人尽可夫的伟大女性,我都开始爱上她了。

怎么说呢,说出来就俗了,什么南北文化核心呀,古今中外文明交汇啊,但实际意义是,只要你有钱有梦想,谁都可以来,有钱的来这做生意,来这炒房子,有梦想的来这里打拼追逐梦想,于是人口越来越多,房价越来越高,交通越来越堵,空气越来越差,政府觉得人太多了所以08奥运时听说清了清,但是后来越清越多。这座城市外地人越来越多,农民工也越来越多,他们不但要盖房子修路建设这个城市,有些还要完成出唱片的梦想。

但是根据满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理论,大部分农民工是买不起房子的,大部分北京人是自己有房子的,所以真正买房子的人都是不怎么需要房子的人。

2005年开始,炒房团看中了这块宝地,在他们的拉动内需之下,房价迅速在一年内翻了一番又一番,加之股市空前红火,很多人错误地觉得我们已经提前进入小康社会。我不懂经济,但我知道股市房价神马的都是浮云。

后来,我们英名的政府看穿了这一点,于是推出限购政策。导致很多人对北京和北京人产生敌意,但是北京作为一个城市,真的是没有错的。

我前几天在微博上写,//@崔恕 北京无罪 有罪的是我们 我们不该来 要不咱们外地人集体搬走吧还一个宁静清澈安逸自然的北京给他们。//很多朋友以为我说反话,其实我说的很诚恳。在那座城市工作与生活也是一种供需关系,如果这种供需关系失衡的话又何必勉强?比如你明明月入5000,要你买3万一平米的房子,你不吃不喝10年只能买一个洗手间……但是对于日进斗金月入百万的人来说,这当然是消费得起的。

于是我又写了一篇微博解释://@崔恕 和现在的北京相比 我更喜欢十年前的北京 那时房价是现在的十分之一 正常人都买得起但也不会买几套放着 因为房子是用来住的 不是用来炒的 炒房团抬高了房价 贪官和富商破坏了这座城市的供求关系 所以政策都是用来限制穷人的正如当时脑残的单双号限行制度让每个有钱人都多有借囗多买一部车//

单双号制度和现在的限购政策是一个道理,都是用来限制穷人的。于是北京的交通压力非但没有减轻,又多了一倍。于是我们英名的政府又想出了摇号这一项政策。但是,依然我听到很多有办法的朋友要买新车的消息,人家说的好,政策,就是用来限制没办法的人的。

看到有朋友说限购政策目的是要压低房价,我开始宁愿相信这是真的了,但是,真的能够压低房价吗?是从三万压低到两万八的话会有多少改观?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有办法的人,他们会想办法去买北京户口。虽然户口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但是我们的政策总是在催逼着那些有办法的人想出对策。听说补交五年的纳税要八万元,对于他们来讲,还不是几个LV的事儿吗?

我不是仇富,也不是嫉妒,我只是觉得北京这座城市越来越不能以北京人和外地人划分了,几十年前或许可以,50万年前更可以,那时候除了有北京人,还有山顶洞人。

所以请允许我以月收入来衡量北京的常住人口,而不论有没有北京户口。这真的是北京的隐患。现在的北京依然包容,依然是一个人尽可夫的伟大女性,但是多了一个有钱的前提。

每当我看到被霓虹灯装点得五颜六色的文物古迹,我都在祈祷北京的传统文化别那么快消失。北京越来越不像北京,对谁都没有好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