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书籍的几种类型

(2012-05-30 09:59:00)
标签:

杂谈

    感谢花落水影的总结,使我对各种教育书籍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http://a.xiaoyu12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210&extra=page=1&filter=typeid&typeid=93&typeid=93 

教育书籍大体有4种类型:不正常型的,正常型的,灯塔型的和科学型的。不正常型的、正常型的都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作者大多是在教育一线从事具体教学工作的。灯塔型的和科学型的都是从理论中走出来的,即使有跟踪研究,也是为了检验理论,去观察孩子的表现,更近似实验法。

1、不正常型的教育书籍

如《夏山学校》,这个校长,过于强调孩子自主和自我成长发挥的作用。我倒是觉得在这学校中最关键的人物是他。没有他的心理干预,这些孩子还是问题孩子。但这个校长写书的时候,却又一直贬低心理干预的影响和作用。把一切归功于孩子们的自由。而且他分析孩子们问题的时候,离不开性和爱的需求这两点。他一直说心理干预不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我看完后,反而觉得唯有心理干预是最值得考究的。这很像目前中国的非主流学校特点。

因为到了夏山学校的孩子,都是当时被社会排斥的孩子,即所谓的问题儿童,那些不能适应通常教育方法的孩子。而且,夏山学校的孩子大多是中产家庭,既不是贵族,也不是平民。平民进不去,交不起学费,贵族不屑进去。进去的多半是问题儿童。没问题的也不会进去。所谓病急乱投医,到那里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跟夏山学校一样的还有蒙特梭利的蒙氏教育、黑柳彻子学习过的巴学园、雷夫的第56间教室,以及列文博士的破茧而出。他们都是在一线直接教育孩子的,但都是接触那些“不正常”的孩子。所以这些人的书,看的时候要用躲陷阱的方法来看,否则你会神经紧张,自己吓自己。

2、正常型的教育书籍

如帕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执教33年的学校。他从二战后就到这所学校当老师。前苏联是9年制,他基本上带了3届以上,从一年级到9年级,都是到这些孩子继续进修或者参加工作的。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取样是中性的、持续的,而且还跟踪到孩子们工作很久,比较有建设性意义。

同样,霍夫曼的多元智能,也是正常的。不过那家伙极罗嗦,絮絮叨叨搞了砖头似的好几本,就说了一件事,啥样都是正常的,把我气坏了,要知道,他的书薄的也有400多页。这些写“正常”孩子的书,是可以用追求的方法看的,看了以后要明白,可以达到哪些目标,什么样的浮动是正常的。

3、灯塔型的教育书籍

《理想国》、《爱弥儿》和杜威,描述的是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方向,是灯塔,是教育界的哲学。但你要每天按照书里的东西操作,非得撞墙不可。所以这三本,是要过段时间拿来照一下的,但不能天天照。

4、科学型的教育书籍

科学型,顾名思义,就是要发掘出教育里的科学性,并用科学方法检验它的科学性。所以这部分书都偏心理学研究。比如皮亚杰、罗杰斯、斯金纳、维果茨基、埃里克森……一连串闪耀的名字。既然是科学,不是拍脑袋,就要把理论跟实践想结合,随时随地能掏出来用,至少要能拿出来吓人吧。

有人要问,《卡尔威特的教育》、《哈佛女孩刘亦婷》、《我的职业是父亲》属于哪类书?我告诉你,这几本书只能算是某个家长的日记,当作故事看看罢了。

用科学型的书武装自己,沿着“正常孩子”的路走,躲开导致“不正常”的陷阱,朝着灯塔的方向,不断前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谈人的需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