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国际化和地球村

(2012-04-22 08:53:33)
标签:

国际化

地球村

托夫勒

钱伟长

互联网

美国

英国

韩国

重庆

成都

分类: 锦江随笔
      在八十年代,那时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未来学家托夫勒发表巜第三次浪潮>>,国内科学家钱伟长等到成都作科学报告,等等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引领着当时青年的我们这一代人,憧憬着地球村和国际化。
      九十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应用普遍,出版传媒迅速告别铅与火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快速缩短了人们沟通的距离,和信息传播的时间。二十一世纪头十年,手机网络及宽频的发展,还有高速铁路和民航的便利,让我们开展模糊人际间的地理距离。不是吗?在美国在澳大利亚在欧洲在非洲在俄罗斯读书抑或经商的亲人,我们通过手机视频通过QQ视频聊天叙旧,与在国内北京上海哈尔滨乌鲁木齐䓁任何地方的情形,心理上的感受完全一样!如果想与真身见面也就一两天内的事儿!反正我儿子在佛罗里达学习侄女在英国学习与他们在德阳在北京学习的情况,我的感受完全相同了。想起八十年代我来成都工作了,回一趟老家少则三天多则五六天,真觉得太遥远。猜度一下那时我的父母,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最近中国政治生活里发生的事情,更能让人感受这种巨变。一个英国人死在中国西部某大都市的某个宾馆里,引发一高官到美国驻中国西部另一大都市的领馆探讨避难与保护的问题,继而引发一位二品大员被免职。这位二品大员在美国著名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儿子很快又被美方政府保护起来。这种地球村和国际化的感受,国人皆有。
      近日,参与审理一起民事纠纷案件。一个大韩民国公民来中国经商,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展览,需要成都双流一民营企业提供的展櫃,共九万余元交易款。展览结束了却拖欠付款一年多,甚至拒绝见债主。这个韩国人的老婆又是黒龙江某地的中国公民。案件审理中,这个韩国商人还拒绝出庭。这个案件使我又一次亲身感受了国际化与地球村过程出现的新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