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幼师化学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

(2017-11-23 16:01:46)

课题:第一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年级:一 ,课的类型:新授,课时:2   教师:赵菊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

的化学方程式。

3)知道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会鉴别碳酸钠、碳酸氢钠。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2)通过根据钠的相关性质实验现象分析归纳钠的性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过氧化钠的性质。

教具:课件;实验器材:(后面实验可能会用到前面的物品)

1-01、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镊子、小刀、滤纸、卫生纸、滴管、水

1-1、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小刀、镊子、滤纸

1-2、铁架台、铁夹、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1-3、烧杯、水、酚酞试液

1-4、铝箔、硬质玻璃管

1-5、小烧杯、Ba(OH)2NH4Cl、药匙

1-0 过氧化钠、水、有色布条2条(品红溶液,酸红碱橙棕色)、氢氧化钠溶液

1-03、过氧化钠、玻璃管、棉花

1-6NaCO3NaHCO32个气球

1-7、硬质大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澄清Ca(OH)2、木块

1-8、试管、CuSO4

教法学法:讲授、讲解、实验、讨论、合作 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入: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表演的魔术深受大家的欢迎,今天我也给大家表演一个。

【实验探究】1-01

化学小魔术“滴水生火”(用胶头滴管在包有金属钠的纸团上滴几滴水)。

【引 导】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现象的产生是钠的功劳,那么为什么能滴水燃纸呢?在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具有哪些性质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请大家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钠及其化合物》

【板书】第一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指导阅读】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存在、制法

【实验探究】1-1取一小块金属钠,擦士干表面煤油,用小刀切去金属钠的表层,切下绿豆大的钠,巡回展示,让同学观察钠表面的颜色、光泽。切去表层的金属钠放置于桌面的滤纸上,留等下面的实验用。(注重实验安全性及观察要点指导)

1.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2.煤油要用滤纸吸干;3.切割在玻璃片上进行;4.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5.观察小刀切割钠金属的难易程度,它的软硬质地如何?6.切面显示出的钠的颜色如何?

【讨论,归纳、讲解】金属钠的质地很软,很容易用刀来切割;切开钠的表层可以看到钠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此外,钠的密度0.97g/cm³比水小,比煤油大(0.8 g/cm³),是一种很轻的金属;熔点低,97.81°C,尚不足100摄氏度;沸点为882.9°C;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板书上】一、钠的性质

物理性质 银白色 有金属光泽 质软 密度小,熔、沸点低,导电、导热

【实验探究】1-2再次观察钠切面的光泽变化,设问为什么?发生的化学变化

【回顾初中知识,提问、板书】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钠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个电子很容易失去,所以性质比较活泼,空气中有氧气,也比较活泼,氧气就跟金属钠发生的反应。

【板书】1、钠与氧气的反应4Na+O2=2Na2O

【实验探究】1-2 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会燃烧吗?火焰颜色如何)

【讨论】在加热情况下,钠与氧气的反应加剧以致着火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点燃

【板书】2Na + O2    Na2O2

【实验探究】1-3: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盛有滴了几滴酚酞溶液的水的小烧杯中,盖上玻璃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中钠的状态、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及反应中颜色的变化这几方面进行观察)。

【演示实验】1-4检验钠与水反应所生成的气体

【讨论,归纳、讲解】1.钠投入水中时,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2.反应中钠为什么会熔成一个小球?(钠与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热,使钠熔化)

              3.闪亮的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并发出轻微的嘶嘶声,直至小球消失。(反应生成了气体,推动小球在水面游走产。)

              4.从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化及气体的爆鸣实验,可以说明反应后生成了什么?(反应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红,说明生成了碱性物质。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经检验说明是氢气)

【板书】2、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2O ==2NaOH + H2

【设问】为什么钠要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因为钠容易与空气里的氧气和水反应,因此需要保存存放在煤油或石蜡里,以使它与空气或石油隔绝)

【讨论论,归纳、讲解】钠与水反应,木炭、煤、氢气、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共同点(有热量放出)

【板书】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叫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放热反应。

【实验】1-5 Ba(OH)2·8H2ONH4Cl的吸热反应

【讨论,归纳、讲解】 1、为什么要将Ba(OH)2·8H2O磨成粉末?(增大接触面积,使它们能够留充分混合)

                     2、为什么要用玻璃棒快速搅拌?(加快反应速度,如果反应很慢,体系能从周围环境中慢慢的吸热,反应现象就不会这么明显)

      20g粉末Ba(OH)2·8H2O10gNH4Cl 在烧杯中充分反应,反应吸热,可使烧杯下的水凝结成冰,将烧杯与玻璃片粘结在一起。

 

【板书】Ba (OH)2 ·8H2O + 2NH4 Cl = Ba Cl +2 NH3·H2O +  8H2O

【应用】 燃料、制冷剂

【拓展】金属钠的用途与工业制法

用途 1、钠钾合金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2、钠单质作还原剂冶炼金属,如冶炼锆、铌、钛、钽等金属。

700—800°c

TiCl4 4Na ==== Ti + 4NaCl

3、可用作钠光源。(人眼对黄光最敏感;钠灯的长寿命,高光通,高光效,透雾性能佳等特性,常用于道路照明,泛光照明,广场照明等。)

4、制备钠的化合物。

钠的工业制法

【讲 解】同学们由于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给钠的制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世界上金属钠的生产多数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

电解

2NaCl ==== 2Na + Cl2

【总 结】归纳总结今天所学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进一步明确金属钠的结构、性质与用途。

 

                              第二课时

【引入】回忆钠的化学性质  存在→ 钠的化合物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为什么呢?化学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表现出还原性。

【过 渡】由于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决定了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板书】二、 钠的化合物

【讨论】请同学们举出一些钠的化合物。

【板书】 1、钠的氧化物

【展示】Na2O2 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其物理性质

【实验】1-011-02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将实验1-2中所得过氧化钠放入浸有有色布条的水中,观察布条颜色的变化。用带火星木条检验生成气体。

对比实验:将有色布条浸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布条颜色的变化,带火星木条变化。

【讨论】Na2O2 + 2H2O = 2Na OH + H2O2

                                                              ---H2O+O2

【实验】1-03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用嘴通过玻璃管对着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棉花吹气,观察现象。

【指出】棉花剧烈燃烧,说明有氧气产生;Na2O2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O2

【板书】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设问】根据过氧化钠的这一性质,过氧化钠的重要用途是什么?

【讨论、总结】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可以用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用做氧气来源。

【设问】过氧化钠如何保存?为什么不能长期存放在橡皮塞或玻璃塞广口瓶里?

【讨论、总结】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应密封。过氧化钠若遇到水蒸气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会生成氧气,具有氧化性,,组成橡皮塞的物质是不饱和烯烃,其中的碳双键比较活泼,会与氧气作用,最终导致橡皮塞被腐蚀,所以过氧化钠不能存放在橡皮塞广口瓶中。

不用玻璃瓶塞,因为空气中有水,过氧化钠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会腐蚀玻璃,将瓶塞与瓶子粘在一起。

【设问】如果实验室中不慎发生金属钠失火,应该采取什么方法灭火?

【讨论、总结】用沙土灭火,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剂等。

【板书】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出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样品,请同学们归纳出它们的物理性质。

介绍:在相同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要大。

【演示实验】1-6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反应。

实验要点为指导,课后习题五

1.试管底部应略高于试管口,避免反应产生的流向试管底部将试管炸裂;玻璃导管不能伸进试管底部,以免试管内固体粉末进入导管;2.先将试管均匀加热,以免试管底局部过热而炸裂;3.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以免先熄灯而发生倒吸。

请同学们归纳实验结论,板书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 1、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H2O

     NaHCO3  + HCl   NaCl +  CO2  H2O

【讨论】 1)如何理解碳酸钠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要慢?

【设问】该反应能否用于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呢?(通常不用)

【实验】1-7加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有无二氧化碳生成。.

【生板】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2、受热分解  (碳酸钠较稳定,碳酸氢钠受热不稳定:)         

     加热

2NaHCO3     Na2CO3  CO2   H2O

【讨论】 1、如何鉴别Na2CO3  NaHCO3  NaCl三种白色粉末?

2、共同完成下表:

 项目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名

苏打、纯碱

小苏打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无色晶体

溶解性

热稳定性

对热稳定

受热易分解

与酸反应

能、慢

能、快

与碱反应

不一定

用途

 

 

【设问】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因条件变化时,二者可否相互转化?

提示:Na2CO3 也具有CaCO3相似的性质:Na2CO3 CO2H2O2NaHCO3

                     加热

NaHCO3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质: 2NaHCO3  Na2CO3 CO2↑+H2O

【学生阅读】1、资料 化学发酵粉

2侯氏制碱法,学习他的钻研精神和爱国精神。

【练习】一、12;二;三

●【本节作业】一3、四、五

将本课所学所有化学方程式写作业本上,并在化学式下写上物质名称

【预习作业】第二节一,第三节一

【家庭作业】星期天回家后作课后17页的课外实验,用小苏打发一块面。

【拓展作业】用自己的话为幼儿简述侯德榜先生的故事,写下讲稿。

 

【拓展升华与思考】1、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掌握了湿法炼铜技术,其原理就是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活泼金属能够把不活泼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果将一小块金属钠(半米粒大小)投入到50ml左右的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产生?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

2、过氧化钠粉末投入盐酸中将会发生哪些反应?

1、【实验现象】除具有金属钠和水反应的现象以外,还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板 书】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思 考】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没有红色的铜生成,而是生成氢氧化铜,说明了什么?

【结 论】钠先与水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所以钠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

【思 考】如果钠与盐要发生置换反应,应该在什么条件下?

【学 生】无水条件下。

 

2、可以近似理解为过氧化钠先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 +O2 然后生成物再与盐酸反应: NaOH+HCl=NaCl+H2O 因此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方程式: 2Na2O2+4HCl=4NaCl+O2 ↑ +2H2O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的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两个特点:

1)课题的引入具有趋动性。课题的提出是每一节课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节课通过滴水燃火趣味小魔术来引入,从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由此引发学生你想了解钠的哪些知识的探究欲望。

2)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通过实验的指导、问题的归纳、思路的整理分析,引导学生初步的总结出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思路,即以结构为核心、以性质为重点,为以后学习其它元素化合物做好准备。

3)关注所有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学生程度不同,实施分层教学法。对程度较差的学生,给予较容易的任务;对程度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从对学生的调查中反映出这节课是成功的。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活跃;获得了从学法到知识的全方位收获;感到参与的乐趣。从反馈中也不难看出:学生注重的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将结论直接灌输给他们,希望老师的讲解能够使他们充满了继续研究和探究的欲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