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说山西好风光"之——灵石资寿寺(十八罗汉失头像失而复得篇)

(2013-05-30 14:59:0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

    资寿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苏溪村(镇名和村名起的都很文雅),距离灵石县城约 8公里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西行5.7公里,在路边就可见半山坡上有一片红墙碧瓦掩映在绿树丛中,这便是因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而名扬海内外的千年古刹资寿寺。

    下图为11路公交车苏溪站下车后路边矗立的“资寿寺”标识,从这里走15分钟到达资寿寺。

http://s1/middle/3db915ebtddc3b8fd0e10&690

       据现存的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唐代咸通11(870)宋、元、明曾多次重修。以祈求圣佛赐福保佑庶民长寿而得名:资寿寺。所谓者,供给、赐予也。 资寿之名,源于祝帝道以遐昌,资群生于寿域,修寺意在期盼人人长寿。据说宋代寺中香火较为兴盛,每日朝钟暮鼓过堂上殿的僧徒,多达20余人。金代末年,寺院因周围林木失火而致毁。随之,众僧各奔东西,香火断绝。

    资寿寺山门

http://s2/middle/3db915ebtddc3b908e591&690

    大门

http://s7/middle/3db915ebtddc3b9158016&690

    相传,元泰定元年,一个名叫法海的远道僧人,往绵山抱腹寺访友路过此地,目击寺院坍塌,很是惋惜,遂留脚有日,在邻近几十个村舍,持钵沿门讲念经佛,意在激发当地村民复建寺院的志向。如此一举,甚为奏效。不日周围的乡绅、商号、村民等,纷纷捐助银两、财物,于泰定三年(132)动工重建寺宇。至明正德十六年(1521)又兴工进行了大规模的补茸完善,只是香火不及于前。好在后来的朝代里,虽屡有战乱,但寺院和佛像的损坏程度不大。天启二年(1622年)形成现有规模。现存的建筑,均为明代重修,寺院坐北朝南,南北长400,东西宽300。总占地面积达12000余平方米。古刹建筑群体,均为砖木结构。

    下图为进入大门后的甬道

http://s7/middle/3db915ebtddc3b8f82d76&690

     门楣上书“法王古刹”四个金色大字

http://s5/middle/3db915ebtddc3b9073e24&690

    寺院依山而建,前后15座大殿沿中轴线整齐排列,入寺有甬道直通后院大雄宝殿,有两进院落,每进院左右有廊房配置,边院有僧舍、禅堂和藏经楼。整个寺院建筑既参差错落,又浑然一体。前院沿中轴线有山门、仪门、金刚殿、天王殿,旁有钟鼓楼和东西配殿等建筑,后院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周围有弥陀殿、药师殿、地藏殿、二郎殿、弥勒殿、三大士殿。各殿内共有壁画248.34平方米和彩塑百尊。

http://s14/middle/3db915ebtddc3b917b36d&690

    上图正中的观音塑像,相好庄严,栩栩如生。

http://s9/middle/3db915ebtddc3b9730f58&690

    鼓楼

http://s8/middle/3db915ebtddc3b9195dd7&690

    寺内现存大型元明壁画,堪与名满华夏的永乐宫壁画相媲美。以十八罗汉为代表的明代彩塑更是匠心别具,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资寿寺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资寿寺以元明壁画、彩塑和药师殿藻井著称,并称为该寺“三绝”。

http://s14/middle/3db915ebtddc3b927aacd&690

      1993年,资寿寺修复开放不久,寺内十八罗汉头像一夜之间全部被盗,在流落海外5年之后,终于在1999329,被台湾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先生捐赠回乡,使之得以重附金身,再现佛容。由此传颂了一段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保护中华文物的佳话。

http://s12/middle/3db915ebtddc3b9b673bb&690

     1993年十八罗汉头像被盗后的照片

http://s8/middle/3db915ebtddc3b9bcff57&690

     历时6年(其间流失海外),1999年十八罗汉头像从台湾运回资寿寺,经修复复原后的实拍照片。

http://s8/middle/3db915ebtddc3b9911017&690

http://s11/middle/3db915ebtddc3b98ca30a&690

http://s7/middle/3db915ebtddc3b9a3f016&690

http://s14/middle/3db915ebtddc3b9865a2d&690

     1999年十八罗汉彩塑头像经台湾运往太原,当时空运时,为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特制的集装箱和包裹箱。

http://s2/middle/3db915ebtddc3b9a9e2e1&690

     每个包裹箱的箱盖上均拍摄有丢失的十八罗汉头像彩色照片

http://s5/middle/3db915ebtddc3b9c37964&690

     附:资寿寺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的曲折经历

    1985年至1993年,山西省文物局和灵石县人民政府先后投巨资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就在开放仅四个多月的1993年12月25日晚,由于防范措施的薄弱,十八罗汉之首级不幸全部被非法分子盗取,十八罗汉有身无头,惨不忍睹。

    灵石只是个小县城,经济不发达,文物保护与财力投入之间一直存在着很大矛盾:不保护不行,保护又没钱。文化遗产几乎变成了包袱。1994年7月,案件被临汾地区破获,据犯罪分子交代,18尊罗汉头像早已以15000元被广州文物犯罪分子走私海外,自此杳无音信。虽然李全才等四名罪犯相继落入法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十八罗汉头像却已分离四散,飘零海外。

    令人欣慰的是,截至1996年年底,台湾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先生先后在日本、台湾等地以重金将十八罗汉彩塑头像如数购得并捐献给国家。

    陈先生不仅是台湾百家大财团之一的震旦集团董事长,而且也是一位颇有声望的古董收藏家。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先生曾亲眼见到了罗汉头中的几个,仔细辨别,经查对《山西佛教彩塑》一书,确认这些头像来自山西灵石资寿寺后,便不惜重金,费尽周折,历经一年多时间,花费七十多万美金先后从台湾、日本、香港等地将16尊罗汉头像全部收集齐全。另外的两尊童子头像,当时已落入了东南亚某地一位古董商人手中,古董商见奇货可居,开出了天价,但陈先生还是“请”了回来。至于收集头像究竟用了多少资金,陈先生至今没有向外界透露。他说“做功德,论圆满,不谈金钱。”

    陈先生痛惜中华文物流失海外,不忍彩塑罗汉身首异处,毅然决定将耗巨资购得的彩塑头像捐归故里。陈先生还特写了《捐献意愿书》以表决心:“自为炎黄子孙,看到中华文化之宝贵文物被如此破坏并流落海外,实备感痛心”,“为使宝贵文物完璧归赵”,“本人自愿通过上海市台办,捐献该十八尊佛头,使之物归原主”。

但台湾有规定,凡是时间超过一百年以上的文物严禁出境。陈永泰致函台湾海基会,希望“惠予赐助,依循适当之途径,将此佛头送返原建塑地——山西省资寿寺”,一切的运输、保险资费,都由他来承担。而上海市台办也通过大陆海协会从中斡旋,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曾致函台湾海基会,请其协调台湾的有关方面,帮助陈永泰先生早日了此善愿;同时陈永泰先生本人亦致函海基会,委请代其处理此事。经过海峡两岸长达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峡两岸首次文物的捐赠返还。

    1999年3月29日,痛别家乡5年多的罗汉头像取道香港、上海,安全回到了故里资寿寺。三只装载18尊罗汉头像的红杉木箱顺利走完了千里回归之路,乡亲们擂鼓鸣锣,庆祝十八罗汉一夕受辱,今朝荣归。灵石县人民政府为十八罗汉之身首重合、“死而复生”,举行了隆重的重新开光仪式,资寿寺又焕发出了昔日的异彩。

    罗汉修复后,灵石县为感谢陈永泰先生仗义疏财、乐善仁慈,决定给他树碑立传,但被他婉言谢绝。陈先生只希望能与修复的罗汉合一张影。陈永泰先生作为一名实业家,热爱祖国,珍视文物值得我们敬重,“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他的这一义举,作为中国海峡两岸“文物互动”的典范,被列为1999年中国内地收藏十大新闻之首。

 

    最后感谢台湾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先生,不惜重金,从海外将十八罗汉头像全部购回。功德无量!

     (更多照片详见“相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