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小鹏:我的工作是旅行

标签:
旅游 |
他,是中国第一位职业旅行者;
他,是新媒体时代的旅行作家;
他,背包十年,游历五洲;
他,叫小鹏。
http://s6/mw690/3db87670zx6BSMz1xM955&690
小鹏原名张金鹏。今年九月底,在“陪着盲人去听海”的一段从北京到北戴河的旅途中,我认识了他。当时,小鹏是那次活动的志愿者,我是随行记者,采访19位盲人朋友在志愿者们的陪伴下去北戴河“看”海的故事。
回来之后,十月的一个周末,小鹏邀我参加他的生日宴。那天晚上,我拿到了小鹏出版的第四本新书《我们为什么要旅行》,还看到了他的一个小短片,当我看到小鹏拍摄的美丽极光,听到极光的声音,一刹那,被感动得不能自已。
也许,我们在小的时候,都心怀着一个周游世界的梦想,可是当我们逐渐长大,梦想逐渐被温水煮青蛙的现实给煮熟了。可是,小鹏,他却做到了。现在的他足迹已经遍及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了《我把欧洲塞进背包》、《莲花之上》、《背包十年》等旅行著作。
趁年轻,去流浪
十岁那年,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结束,暑假近在眼前。姑姑问小鹏,夏天去哪儿玩呀?巴黎、伦敦、纽约……一长串地名脱口而出,就像报菜名一样。姑姑笑了。那时候,没人会相信这个孩子日后会把这些地方都走了个遍。
2001年,小鹏从南开大学毕业,和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对人生、事业充满了迷惘,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但大四那年的毕业旅行激起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在完成大学毕业论文、等待毕业典礼的十几天间隙里,他去了阳朔。那时,他觉得当地的小老板过着神仙般的日子,每天就是喝酒、喝茶、看书、晒太阳。他们也不上班,就经营着小店,赚半年钱,然后去香格里拉等地旅行,每次都会带回来一些能侃侃而谈的资本。他特别羡慕这种生活状态。
在法国旅行时,小鹏曾遇见一位老人,他谈起自己年轻时的旅行经历,说有太多的事情没见过,“为什么不能趁着年轻的时候去闯呢?人生就这么几十年,老了的时候就没有这种体验的机会了。”这位老人的话,给了他巨大的鼓励。
旅途中的这些际遇,让小鹏意识到仅仅依靠休假外出旅行只能走马观花,于是他辞去固定工作,开始全职背包旅行。
“第一次辞职时,我挺兴奋,觉得自己终于解脱了。”不久,小鹏考取了托福,去荷兰攻读MBA。在荷兰期间,他把所有的假期都用来旅行,“我把从伙食费里节省下来的钱都贡献给了欧洲的交通业,几乎探访了在欧洲的所有同学。”论文答辩过后,漫长的假期让他用来完成了一次欧洲自助游。
在路上,成长着
在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的梵高美术馆里,小鹏看到了梵高250多幅油画作品和400多幅素描作品。展室内柔和的光线安静地照耀着梵高悲剧性的一生。小鹏思考着: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梵高在死后成了大师?
小鹏在展室间穿行,他看到鸢尾花、橄榄树、向日葵、葡萄园、老磨房、麦田、星空……他看到大块大块色彩的自由涂抹,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没人相信这是一个悲伤的人在创作,画画时的梵高应该是快乐的。”他说。而在路上的他,也是快乐的。
几年后,小鹏去了法国的圣雷米和阿尔勒。圣雷米有一条以梵高名字命名的小路。小路通往一间教堂医院,梵高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在这里度过。小鹏一直追随着梵高的脚步,因为他把梵高看成自己的一位隔代老师。他让小鹏明白了:世俗的眼光不重要,自己内心的声音才重要。他教会小鹏要去细致观察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视角。
因为没赶上从哥本哈根开往德国汉堡的直达特快,小鹏不得不在一个叫做奥登塞的小城中转,那里是安徒生的故乡。小城延续了哥本哈根的建筑风格,紫红外墙搭配绿色尖顶,就像安徒生童话里发生的场景。
小鹏至今对《丑小鸭》中的一句话感触很深:“只要你曾在天鹅蛋里待过,就算生在养鸭场也没有关系。”《丑小鸭》写的是安徒生的自传,说的却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是金子早晚都会闪光的。而这正是小鹏战胜生活磨难的底牌。
在从丹麦返回荷兰的列车上,无法抑制内心感受的小鹏决定写本书来纪念这段欧洲之旅,于是他完成了处女作《我把欧洲塞进背包》,这本书很快得到赏识并顺利出版。
旅行对小鹏来说几乎成了一种信仰,他从此走在朝圣的路上。
因为梦,所以追
其实以小鹏的经历和学位,在欧洲找份不错的工作并不难,但朝九晚五的生活令他厌恶,于是他放弃了。回国后,小鹏一度在北京生活,那时他陷入了困窘之中。
2005年7月,为了筹备下一趟旅行,小鹏决定试试去王府井乞讨。在国外旅行时,他经常看到路边的街头艺人,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赚钱不是目的,而是要体验不同的人生。然而小鹏并没有任何才艺可以展示。
星期六的早上10点的王府井,人潮汹涌。小鹏仅有的两样道具是他的背包和一张A4纸,纸上用中文和英文写着:我需要钱继续旅行,I
来往的行人很多,大多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但是几乎没有人注意他身前的纸上写了什么。不一会儿,保安走到他跟前,神色傲慢地说,干什么的?这里不许乞讨。
最后,小鹏来到王府井书店门前,讽刺的是,半年前,他刚在这里签售新书。来来往往的更多是周末来买书的家长和孩子。这是小鹏第一次被人围观,一个拿着相机戴着墨镜的胖男人在远处拍他,小鹏用手挡住脸,然后对他说,五块五块。
小鹏讨到的钱少得可怜,显然这样的方式很难凑够旅行的钱。也许,很多人觉得他是骗子;也许,有的人觉得凭什么给你钱让你去玩?
就在小鹏为自己下一趟旅行一筹莫展时,突然接到一条短信。原来,法国旅游局有一个邀约旅行者到法国旅行并撰写文章进行旅游宣传的项目。本来对方有“御用撰稿人”,但因为突然有事不能成行,需要一个替代者,而小鹏成了这个幸运儿。
那条短信的意义在于,它打开了小鹏的思路:原来除了自己花钱旅行外,还有一条和各个国家旅游局合作的路。
从此,小鹏的旅行生活彻底改变了——当年出版第一本书时,他就幻想能通过稿费赚取旅行费,但那次的钱只支撑了几个月。直到现在,小鹏仍然和很多旅游局保持合作。旅游局给小鹏提供吃住行的花销,有时国内的旅游管理部门还给额外的现金。
最近三年小鹏所有的旅行都是别人“请”的,基本不必自己花钱。“百分之八十都是我想去哪儿,就和旅游局谈,让他们赞助。百分之二十的行程是各个旅游局安排。”
在小鹏的新书《我们为什么旅行》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总是太在意自己别人眼中的样子,何不痛痛快快地活一次给自己看看?”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不见得每个梦想都被尊重。当我们被嘲笑、被打击、被质疑的时候,往往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在小鹏把环游世界作为梦想之初,日子过得并不轻松。而真正的人生谷底,并不是最穷的时候,而是最彷徨的时候。那时他跟自己说,谷底不是名词,而是一种“正在经过谷底”的状态,反正明天不肯能更坏,那就坚持到明天看看再说。如果这招不管用,他就使出杀手锏,严肃地问自己,“如果不去听那些让你心烦意乱的声音,你后悔做这件事吗?”然后也就有了答案。
如今,旅行成为了小鹏的人生主题,他不在旅行的路上,就在为下一趟远行做准备。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小鹏去了云南香格里拉,开始了另一段旅程……
——————————————————————————————————————
你的人生是你的,没有人对此负责,除了你自己。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关注微信帐号:owenonroad
或者扫描二维码
http://s14/mw690/3db87670zx6BSMsQLN3b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