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四川:一段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2008-06-10 13:31:20)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地震

寻亲

志愿者

军人

温暖

杂谈

北京—四川:一段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北京—四川:一段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车窗外的风景)

 

  5月23日晚,我们“知心姐姐心理援助团”第一批成员一行6人踏上了从北京到四川德阳的旅程。
  在同事的帮忙和乘警的护送下,我们终于把整整12大箱救灾物资搬到了火车上。当我们刚把这些物资摆放好,乘警长马林朝我们走了过来,他听说我们是送救灾物资到德阳的,于是在笔记本上对我们所携带的物资做了详细登记。
  “你们放心,我会特别叮嘱我们的乘警,保证你们和物资的安全!”乘警长说。
  听到这句话,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想起了刚才上车前的一幕:听说德阳那边还经常有余震发生,我们一个小时前临时决定要买两顶帐篷带去备用,于是打电话给商店的人让他们把帐篷送到火车站给我们。在我们进检票口前的五分钟,一个大叔和一个女孩抱着帐篷朝我们跑了过来,俩人都气喘吁吁的,一脸的汗,他们是一路跑过来的。看我们东西多,俩人还非常热心地一直将我们送进了检票口……
  车开后,我们开了一个小会,同事们陆续去睡了,我睡不着,一个人坐在车厢过道的座位上看编辑部印发的《灾后心理干预手册》。一个女孩从我身边走过,“你们是知心姐姐杂志社的?”
  我微笑着点头。
  “太好了,我以前是河南五大湾手拉手希望小学的学生,有一年卢勤阿姨还去过我们学校,我还见过她呢!”女孩有些激动地说。
  “是吗?”我们俩开始聊了起来。她叫傅晓玲,刚毕业在北京参加工作不久,四川就发生了大地震。她于是通过网络召集了几个网友组成一个“爱感人间”寻亲志愿团。这个志愿团来自各行各业,有刚毕业的学生,有专业护理人员,有退伍军人,有个体户,还有做生意的小老板。他们原本互不相识,通过网络走到了一起。
  他们开会的时候,我也在一旁听着。为了这次寻亲行动,他们做了许多准备,写了非常详细的活动策划书,他们在策划书上写道:“一场地震,埋葬了许多童话;一场地震,使他们失去了家园。追忆起往日亲朋好友的笑脸,刺痛的感觉远远大于震痛!我们或许不曾经历失去生命的痛,更或许不曾经历失去家园的苦,但,我们一定经历过失去亲人、朋友那种锥心的感受。谁没有亲人,谁没有朋友?这次灾难中,很多人彼此失去了联系。他们中,有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能够幸存的都在彼此寻找着。奔赴第一线救人已经成为我们永远的遗憾,但,我们有能力,也有实力去帮助他们寻找失散的亲人。”
  虽然只是民间自发组成的志愿团,但是他们挑选队员的条件非常严格,比如要“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有上过高原的经验;有救援经验,懂得救援;心理医师,退伍军人;有驾驶经验;有数据管理统计经验,熟悉数据库制作;有团队意识,不擅自行动,服从组织纪律,听从灾区领导部门调遣……”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志愿者成为灾区的负担。
  他们的物品清单更是齐全,一看就是一支非常具有专业精神的志愿团:
  个人生活用品:(必须品)备用换洗小件衣物,重点保障你的鞋子和袜子,手套和口罩(必备、均需多件以备换用),着装推荐长衣长裤以避免蚊虫叮咬,手套、手机(话费充足)、所带物需的充电器、带个腰包或者小包、质量好点的封口袋,可以将重要证件和东西放入。现金、信用卡、身份证或者护照、对讲机、大量纸巾。(非必须品)帐篷(可以2-3人合备)、防水的户外服(保暖厚实快干)、口罩、雨衣、登山鞋(防水鞋)、登山绳、锁扣、鞋袜、睡袋、扣式雨衣、手电筒、胶布,安全帽、哨子、笔和纸、眼罩、红色衣物或国旗。
  个人医疗卫生用品:(基本药品)止泻药,抗生素(盘尼西林,阿莫西林,罗红霉素),云南白药,诺氟沙星,肠胃药,止疼药,创可贴,绷带,纱布,棉花,酒精(飞机禁带),消毒水,碘酒其他常用药品;以上基本药品不必配齐,尽可能携带即可。(卫生物品)毛巾,水杯,雨伞或雨衣,结实的厚垃圾袋(用于处理你的排泄物,由于灾区卫生状况不佳,人员粪便可能成为污染源,因此推荐袋装并密封) 
  费用:全部费用均需志愿者自理,我们目前无法提供任何补贴。基本费用包含车辆油费、车辆故障维修费、过路费。
  看到这里,我从心底生出一种钦佩感。从比较自私的角度去想的话,他们和那些在地震中和亲人失散的人们非亲非故,他们也不是什么相关的社会团体,他们只是因为心底里藏着一份同样的爱,同样的感受,才走到了一起。他们付出,并不希望求得什么回报,甚至可能还会遭到别人的误解和偏见,认为他们到灾区去只会给那边的人民添麻烦,认为他们怀有其他的目的。他们连这点都想到了,只救灾,不添乱,所以对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能他们的力量很小,但是千万个他们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暖流,温暖着这个被灾难冰冷的人间……
  这天晚上,我枕着火车的行进的“隆隆”声睡着了。嘴角边挂着浅浅的笑。
  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我们到河南境内了。
  洗漱时的时候,有一个在北京打工的绵阳女孩忘了带洗发水,正四处问着,我马上把自己带的借给了她。得知她是回绵阳的,身边的人都很非常关切地问她家里的情况。她说家里的房子都在地震中倒了,万幸的是家人都没事。大家都为她难过了一阵,然后安慰她:只要家人都还在,一切都会有办法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吃早餐的时候,那群寻亲志愿团的志愿者们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对讲机和一个小喇叭开始动员了,他们在车上进行广播,寻找那些单独行动的志愿者,邀请他们加入寻亲志愿团,一来可以强壮他们的队伍,二来也可以避免那些单独行动的志愿者成为灾区的负累。
  他们在列车上转了一圈,簇拥着一位军人回来了,好像收获颇丰的样子。据说这位军人从彭州一线回到北京没多久,现在马上又要赶往那里。解放军的手不小心划破了,志愿者们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云南白药。军人一副很难为情的样子,嘴上说着“不用了,不用了,这么点点上,不用了……”可是,那几个女孩不管他怎么推辞,还是亲自给他把药涂上了。
  这个小小的细节,又让我心里像通了电似的,暖暖的。
  一路上,我就这样被这一件件小事感动着。这一趟从北京开往成都的列车上,几乎所有旅客的身份都和灾区有关,除了像我们这样的援助团体和各种形式的志愿者之外,还有回家寻亲的外出打工者、前往灾区救援的部队官兵、支援灾区的医护人员……还有一个北京的建筑队自发到灾区义务为灾民建造一万间过渡期的木板房……
  那个叫傅晓玲的女孩拿出自己带的铁观音茶分给我们喝,我也泡上一杯。喝着这杯茶,心里被一种甜滋滋的甘流滋润着。
  我觉得经过这次汶川大地震,人们之间的情感变得微妙起来,变得特别团结特别友爱。在火车上这么一个狭小、绵长、密闭的空间里,每一个人都显得那么友好、亲切,虽然未曾相识但却彼此信任,彼此体悯。我想,是灾难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重建我们内心道德感的机会。以往,我们可能会对一些没有社会公德心的人和行为视而不见,可能对不道德的人和行为熟视无睹,但现在每个人都变得特别敏感,眼里容不得一点不干净的东西。任何不和谐的声音、任何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言行、任何缺乏人性和道德伦理的作法都会遭到一致的诟病和抵制。我们的精神空间反而变得纯净而美好起来,以前羞于表现的善良、友爱等等美好品质,现在全都集中表现出来了。
  我坐过那么多次火车,这次的感觉特别不一样,觉得一车的人都好像是一家人,很亲切,很亲近。
  火车朝西南方向一路前进,离震中汶川的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本文即将发表于《知心姐姐》重建心灵家园特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