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体备课——大班科学活动:《滚动的轮子》

(2013-11-29 14:27:59)
分类: 大段教研组活动
集体备课——大班科学活动:《滚动的轮子》

集体备课——大班科学活动:《滚动的轮子》

泰顺县育才幼儿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一)

时间:2013.9.16               地点:大三班教室

研讨题目

大班科学活动:《滚动的轮子》

主备教师

王雯

参加人员

大班全段教师

设计意图

生活中孩子们都在享受着轮子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每天乘着爸爸妈妈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来幼儿园又快又省力,然而孩子们却熟视无睹。设计本活动,旨在引起幼儿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轮子的关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探究欲望,激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关注。

活动目标

1、感知方便与省力的多种方法。

2、通过自身探索与实践,知道轮子会滚动,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四个装有重物的大箱子。

2、滑板。

 

第一次活动设计:

活动过程:

一、出现问题,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1、幼儿尝试搬箱子。

师:这是什么啊?(箱子)放在这里太不好了,谁愿意来把它搬开?(请一个幼儿尝试、搬不动)

提问:你为什么搬不动?有什么感觉?那怎么办呢? (教师与幼儿一起搬箱子)

2、组织幼儿集中交谈。

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把箱子搬开的?那你们在移动箱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轻松点,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呢?(请力气大的大人来帮忙,大家一起抬……)

3、出示滑板,尝试这个方便、省力的方法。

二、通过尝试明白轮子能省力。

1、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

2、小结:你们觉得我们刚才用了滑板,感觉怎样?(又方便又省力)

三、联系生活进行知识经验的迁移

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它有什么用处?

1、幼儿讲述。(启发幼儿讲述生活中所见的一些有轮子的东西。)

2、欣赏图片。(餐车、汽车、自行车、旅行箱、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溜冰鞋、滑板车、黑板、钢琴……)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发明一些有轮子的东西呢?

四、发明创造有轮子的东西

有多种方式供幼儿选择:

①画: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②做:用多种材料制作。

③说: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和其他人听。

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夏华庆:我认为目标第一条可以再具体一些,加上“在操作尝试过程中”,然后再是“感知方便与省力的多种方法”。

陶小云:因为是科学活动,又是大班孩子,我认为应在第三条目标中增加一点“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

蒋海颖:我认为活动中第一环节让幼儿感知箱子很重,不应该是只有一个孩子,而应当让很多孩子去试一试,抬一抬,更有说服力。

章晓衍:在讨论“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轻松点,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时,我认为可以多提供一些工具让孩子们去尝试。

杨翁梅:我有同感,这里老师只是提供了滑板,比较单一,孩子没有比较,得不出“哪个更省力、哪个更方便”的结论。

曾丽艳:我认为可以提供绳子、圆木棍、木板、积木、锁链、大块布,让幼儿去试一试。

陈雅景:听各位老师一说,我茅塞顿开,的确,生活中是有许多东西可以让幼儿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比较得出的结论更准确。

包彬彬:我认为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用相机把小朋友的方法记录下来,在总结的时候一一展示。

吴希茜:是的,我认为黄老师所说的方法很好,有利于幼儿边看边讨论,比较直观具体。

龚秋红:我觉得最后一个环节可以一直延伸到课后的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发挥创造性。

王雯:还有我认为不光要出示图片让幼儿看看有轮子的东西,我们还可以找一找生活中有轮子的实物让幼儿亲眼看一看,动手试一试,体验它的方便和省力。

 

 

 

 

 

泰顺县育才幼儿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二)

时间: 2013.9.23           地点:大三班教室

研讨题目

大班科学活动:《滚动的轮子》

主备教师

王雯

参加人员

大班全段教师

设计意图

生活中孩子们都在享受着轮子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每天乘着爸爸妈妈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来幼儿园又快又省力,然而孩子们却熟视无睹。设计本活动,旨在引起幼儿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轮子的关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探究欲望,激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关注。

活动

目标

1、在操作尝试过程中感知方便与省力的多种方法。

2、通过自身探索与实践,知道轮子会滚动,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

 

第二次活动设计:

活动准备:

1、四个装有重物的大箱子。

2、绳子、滑板、圆木棍、木板、大筐、积木、锁链、大块布、梯子、圆木桶、竹子、鼓棒、扁担、竹梯。

活动流程:

一、出现问题,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1 幼儿尝试搬箱子。

师:这是什么啊?(箱子)放在这里太不好了,谁愿意来把它搬开?(请多个幼儿逐个尝试,搬不动)

提问:为什么搬不动?有什么感觉?那怎么办呢?

2、幼儿与教师共同搬箱子

3、组织幼儿集中交谈。

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把箱子搬开的?那你们在移动箱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轻松点,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呢?

4、出示工具,尝试寻找方便、省力的方法。

教师:这里也有些工具的,有绳子、大筐、木棍、布块、滑板……他们能不能派上用场,让我们轻松的把箱子移到更远的地方去呢?让我们试试吧!

二、通过尝试比较,明白轮子能省力。

1、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并用相机把小朋友的方法记录下来。

2、一起看照片,集体交流。

逐张照片请幼儿来介绍。

3、小结:你们觉得我们刚才用的方法,那种方法最省力?(滑板)为什么滑板又方便又省力?

三、联系生活进行知识经验的迁移

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它有什么用处?

1、幼儿讲述。(启发幼儿讲述生活中所见的一些有轮子的东西。教师还可以介绍几种,如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等)

2、欣赏图片,并出示一些实物,让幼儿体验。(如餐车、汽车、自行车、旅行箱、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溜冰鞋、滑板车、黑板、钢琴……)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发明一些有轮子的东西呢?

四、发明创造有轮子的东西

有多种方式供幼儿选择:

①画: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②做:用多种材料制作。

③说: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和其他人听。

 

 

 

 

 

 

 

 

泰顺县育才幼儿园集体备课课后反思

时间:2013.10.9     执笔者:王雯      地点:大三班教室

研讨题目

大班科学活动:《滚动的轮子》

优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探索轮子的兴趣。我给幼儿提供了绳子、大筐、木棍、布块、滑板等工具,让幼儿自由选择工具来更快更省力的搬箱子。这一环节我给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探索感知使用轮子是可以省力的。活动中我设计了这个问题“你们选择什么工具搬家?使用大筐和玩具车哪一种会省力方便?”让幼儿交流自己选择工具的感受,共同探索省力的原因。通过幼儿自身探索与实践,知道轮子是圆的,会滚动,是最省力的工具。
三、与幼儿讨论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并提问: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使用到轮子,你知道那些东西装上轮子?有什么用?通过让幼儿观察生活中有轮子的物品。让幼儿了解轮子在我们生活中密切关系。从而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大胆想像轮子另外的运用。在活动中幼儿的观察能力,创造思维都得到发展。

不足:

1、课前准备的箱子太少、太轻,还需要新调整。
2
、在活动中还应给予孩子更多的表扬。

 

 

 

育才幼儿园公开课评议记录表

执教教师

王雯

科学

授课班级

大三班

教学内容

大班科学活动:《滚动的轮子》

授课日期

2013.10.7

评议记录:  

夏华庆:教师能够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幼儿生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尤其是让幼儿自由选择工具来更快更省力的搬箱子,这一环节安排的恰到好处。

陶小云:教师通过探索感知使用轮子是可以省力的,并且共同探究省力的原因。做到了实践出真知,加深了印象。

吴希茜:与幼儿讨论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幼儿了解轮子在我们生活中密切关系。从而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大胆想像轮子另外的运用。在活动中幼儿的观察能力,创造思维都得到发展。

蒋海颖:教师在开课前几分钟稍微有点紧张,不过很快调整了状态。

陈雅景:从课堂操作来看,课前准备的箱子太少、太轻,还需要新调整。
杨翁梅:在活动中如果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表扬就更好了。

包彬彬: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很好的落实了教学目标。

       

参与听课、评课教师: 

夏华庆、陶小云、蒋海颖、

章晓衍、杨翁梅、曾丽艳、

陈雅景、包彬彬、吴希茜、

龚秋红、季庆妹

组长签名: 王雯

 时间:  2013.1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