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东证期货_(油粕豆糖棉猪)_农产品数据周报__20220612
(2022-06-14 08:34:59)
(转发)东证期货_(油粕豆糖棉猪)_农产品数据周报__20220612
增强13301066923
豆一:市场缺乏主要矛盾。夏季是豆制品消费淡季,且新年度大豆种植基本结束,预计种植面积将有所增加;但基层余粮偏少,进口大豆成本高昂,且国产大豆拍卖全部成交,继续对价格形成较强支撑。总体而言预计豆一期价仍将以震荡为主。
豆粕:国际市场:美豆出口强劲,6月供需报告中USDA将美国旧作出口上调0.3亿蒲至21.7亿蒲,其余产需数据未做调整,旧作及新作期末库存分别下调0.3亿蒲至2.05亿蒲和2.8亿蒲,低于市场平均预估。不过巴西和阿根廷21/22年度大豆产量上调超预期,全球旧作及新作期末库存高于市场预估,报告公布后CBOT大豆有所回落。目前美国出口仍保持良好态势,上周USDA报告私人出口商销售大豆,同时旧作新增订单周环增加、较四周均值增加。新作方面,种植率及出苗率仍落后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但作物尚处于生长初期,且产区干旱比例不大。展望后市,短时市场缺乏明显利空,美豆仍将继续偏强运行。接下来的重要报告是6月30日的种植面积报告,同时继续关注产区天气形势,进入7月美豆走势将对天气高度敏感。
国内市场:外盘强势,CNF升贴水持稳,国内进口大豆成本上行,豆粕期价跟随而表现偏强。供需面上,上周油厂大豆压榨量降至162.65万吨,但下游提货意愿也不佳,截至6月3日油厂豆粕库存由89.6万吨升至96.28万吨,现货累库压力仍在,现货基差继续弱势运行。
豆油:USDA6月供需报告将21/22、22/23年度美豆期末库存预估分别下调至2.05亿蒲和2.8亿蒲,低于市场预期水平;但将22/23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估有所上调,并高于市场此前预期水平。报告再度凸显美豆陈作供应紧张的状况,对新作产需未作调整,但新作期末库存预估处于低位水平显示出新作生产不容有失,这将支撑美豆价格总体维持高位水平,进而在成本端为豆油价格提供支撑。不过,由于报告前市场对美豆陈作已有出口上调、库存下调的预期,CBOT大豆价格上周也一度创出近10年新高,报告公布后,市场获利了结回落。目前美豆新作进度良好,截至6月5日当周,美豆种植率78%,五年均值为79%,6月上中旬产区天气总体仍有利于美豆种植,且土壤条件理想,这提升了美豆产出潜力,令天气炒作难以发挥,后续需继续关注天气及作物优良率情况。若一直未有不利天气,则高位上行也将缺乏持续动力。国内方面,据 Mysteel 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 2022 年6月2日,全国重点地区 豆油商业库存约93.29万吨,环比增加1.18万吨。油厂开机率及压榨量上周有所下降,油厂豆粕胀库现象令油厂开机下调,豆油生产供应放缓,加之随着疫情解封,需求预期好转,豆油累库预计将有所放缓,油厂挺油的意愿较强。结合豆油、棕榈油国内外基本面情况,大连豆油短期或高位震荡为主,关注油脂油料产地天气、生产及政策面情况。
菜油:加拿大菜籽减产令21/22年度全球菜籽供应紧张,而新季菜籽种植及产量前景还存在不确定性,这为菜籽市场提供底部支撑,后续需关注产地天气变化情况。国内方面,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截至2022年6月10日,华东菜油主要油厂商业库存为21.8万 吨,较前一周增加0.88万吨,库存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国产新菜籽上市,大榨利润良好,压榨供应增加,对沿海菜油出货有一定影响,沿海去库缓慢。菜油市场缺乏明确驱动,结合棕榈油、豆油基本面情况,菜油短期料维持高位震荡格局,后续需关注菜籽菜油买船到港情况、国产菜籽大榨利润情况等。
棕榈油:因印尼启动加速出口计划以减少该国高企的库存,BMD马棕及大连棕榈油价格上周大幅下挫,豆棕价差快速拉升。此前印尼为期三周的出口禁令解除后,采取了保障供应的“国内市场义务(DMO)”政策,但由于政策细则和程序等问题导致出口恢复缓慢,该国产区一些棕榈加工厂已达到储存能力上限,并已停止从农民手中购买棕榈果。因此政府在DMO出口配额之外公布了加速出口方案。为了加快出口,印尼政府允许那些没有加入国内销售计划的公司出口,只要他们在出口关税和专项税之外额外支付200美元/吨的附加税。为了鼓励出口,印尼还将出口税(出口关税+出口专项税)上限从575美元/吨下调至488美元/吨。且印尼还将允许企业在出口禁令后的“过渡期”内,出口五倍其在国内销售的棕榈油数量,高于之前的三倍。该规定将立即生效,且加速计划的有效期到7月31日。加速出口方案和DMO出口配额顺利实施的话,印尼7月初步估计可以出口近250万吨棕榈油,接近正常时期印尼每月250-300万吨棕榈油出口销售的水平。
MPOB公布的供需报告显示,5月马棕产量环比小幅下滑0.7%至146万吨,出口环比跳升26.67%至136万吨,截至5月底马棕库存环比减少7.37%至152万吨,基本符合市场此前预期,报告影响中性。目前东南亚棕榈油生产处于增产期,6月份马棕产量预计将再度恢复增长,而6月马棕出口预计将难以维持强劲的步伐,因印尼开始放松出口,尤其是6月下半月及以后的马棕出口或将受到较大影响,马棕库存预计将增加。不过考虑到印尼近期取消了向马来派遣工人的计划,意味着劳工紧张的问题持续时间比预期更长,对生产制约下,马棕库存低位恢复的速度或也将受到影响。
国内低库存、高基差的状况还在持续,下游多刚需采购为主,成交偏清淡。截至5月30日当周,全国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延续下滑至27.6万吨,仍处于过去5年同期低位。近期进口利润有所改善,进口需求增加或令后期港口库存企稳缓慢回升,关注未来买船到港情况与库存变化。
综合来看,印尼在库存压力下加快出口,而东南亚棕榈油正处于增产周期种,棕榈油价格仍将面临高位下行压力,但考虑到劳工问题对马棕生产的制约,或对下行节奏仍有影响,后市需关注印尼出口及马棕生产情况。
白糖:ICE原糖上周震荡走弱,巴西雷亚尔的大幅贬值为盘面带来利空影响,且市场关注于印度糖产量增加及巴西可能调降燃料税的相关情况。目前国际市场仍在等待巴西燃料减税政策的明朗,该国若调降燃料税可能导致乙醇价格的下降,进而拖累糖价。此外,UNICA公布的数据显示,巴西中南部5月下半月甘蔗压榨量和糖产量均高于预期。巴西正逐步进入压榨生产高峰期,新糖上市供应量将较大。而印度方面,ISMA将21/22年度全国糖产量预估进一步上调至3600万吨,印度政府正考虑在本年度1000万吨的出口配额基础上再增加100万吨。外盘上方面临着压力,考虑到国际油价高位坚挺,ICE原糖下方空间也将受到一定的限制,总体料维持震荡格局,后续需密切关注巴西压榨情况、产地天气及巴西产业政策情况等。
国内方面,全国及各产区5月产销数据已公布,其中广西5月单月销糖量超预期,全国单月销量93.61万吨,与去年同期接近;截至5月底全国工业库存降至415.39万吨,同比减少61.4万吨,低于过去十年及五年均值,累计销糖率56.4%,同比小幅增加,接近过去十年及五年均值。国产糖产销率已过半、工业库存已降至中等略偏下水平,后续面临着疫情后销区补库及消费的好转、夏季冷饮消费旺季,接着是中秋国庆双节备货期,糖厂库存销售压力不大。不过,5月进口糖预期偏多,随着原糖加工厂开工增多,目前北方加工糖与广西糖价差缩至200元/吨以下,广西糖竞争优势不足,这或对糖价的上涨形成制约。目前国内期现货价格进入高价位区间,结合国内国际糖市情况,郑糖上方空间有限,总体料维持震荡格局。
棉花:ICE棉花上周冲高回落、周收盘上涨,远月合约相对更弱;而郑盘继续横盘整理,走势相对弱于外盘。上周公布的美棉周度出口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当周,本年度美棉周度出口签约及装运仍处于较高水平,下年度美棉周度出口签约至中国量也较大,良好的需求状况一度为外盘提供利多支持,7月合约临近交割依然表现坚挺,但影响已有限,市场关注于12月合约,涨幅相对小于近月。截至6月5日,美新棉播种进度已逾8成,大幅领先于去年同期,也高于五年均值;作物生长进度也略快于五年均值;优良率48%,也好于去年同期。数据显示出美棉新作种植进度及生长状况整体良好,较快的种植进度或意味着美棉种植面积可能要高于USDA3月意向报告面积水平。近期美棉主产区迎来有利降水,得州旱情略有改善,但干旱监测指数仍处于高位水平,天气风险仍然存在,后续需继续关注天气情况及其对作物生长及优良率的影响。USDA6月供需报告未对22/23年度及21/22年度美棉供需预估作出调整,将22/23年度全球产量预估微幅调高、消费预估微幅调降,但由于期初结转库存下调,故22/23年度全球期末库存预估也没有大的调整,库销比提升至68.11%,同比接近,报告影响中性。但印度、巴基斯坦存在较强扩种预期,北半球种植面积或高于USDA报告预期,而需求方面,目前亚洲纺织行业生产形势仍不乐观,部分东南亚国家纺织企业减停产,且美国5月通胀超预期或令美联储维持较快的加息步伐,叠加美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历史最低,引发市场对美国及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ICE棉价仍面临着下行压力。
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上周呈现弱稳态势,整体成交清淡。目前轧花厂销售缓慢、库存压力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双结零”逐步临近,轧花厂还贷压力将加大,但当前轧花厂对政策面扶持(如收储)寄有一定的期望,企业多被动观望等待政策的明朗,后续需密切关注政策面动态。下游市场延续弱势,纺织企业“高产品库存、低负荷”的状况仍在持续,织厂新增订单仍显不足,纺企即期生产亏损幅度较上周有所扩大,产品出货情况不佳,企业对原料采购谨慎、随用随采为主。结合国内外基本面形势,对郑棉仍维持震荡偏空的观点,建议操作上以逢高沽空思路为主。
生猪:7日,多头减仓离场带动盘面大幅下跌,自周初跌后上周盘面继续震荡走势。据涌益咨询、钢联农产品所跟踪样本数据,能繁母猪存栏5月较4月环比上升(涌益+1.23%,钢联+1.86%)。从数据分项来看,能繁母猪环比增量主要由散户带动,猪价偏强运行将进一步削弱产能去化积极性。
据卓创资讯监测,国内外三元交易周均价15.79元/公斤,周环比微涨0.13%。饲料原料价格方面,玉米现价呈地区分化走势,其中东北地区以下滑为主,华北地区上涨;豆粕现价小幅上涨。养殖利润改善放缓,饲料价格环比微降0.21%,当前自繁自养头均盈利114.15元,周环比减少0.73元/头;外购仔猪育肥头均盈利164.72元/头,周环比减少30.16元/头。
据涌益咨询监测,出栏方面,周度出栏均重继续上涨至122.85公斤,散户出栏体重处于偏大状态,集团场6月计划出栏较5月实际出栏环比降0.43%;伴随气温升高,养殖端出栏肥猪积极性提高,预计后市增重压力将陆续释放。补栏方面,种苗价格稳定略降,周内15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650元/头、1,825元/头,分别较上周下降34元/头、5元/头。需求方面,上周日均屠宰量周环比下跌1.28%,终端市场难有提振,走货阻力较大。
短期,出栏均重反弹较为明显,由出栏量下降带来的利好或部分被体重削弱。叠加夏季高温猪肉消费偏淡,市场偏好转向标猪,压栏风险增高,或进一步刺激养殖户出栏前期压栏大猪。此外,养殖端已开启为四季度腾出育肥栏舍阶段,出于栏舍调整原因将主动减少压栏。综合来看,近月压力或优先集中于6、7月释放,给出现价回调空间。
豆粕:国际市场:美豆出口强劲,6月供需报告中USDA将美国旧作出口上调0.3亿蒲至21.7亿蒲,其余产需数据未做调整,旧作及新作期末库存分别下调0.3亿蒲至2.05亿蒲和2.8亿蒲,低于市场平均预估。不过巴西和阿根廷21/22年度大豆产量上调超预期,全球旧作及新作期末库存高于市场预估,报告公布后CBOT大豆有所回落。目前美国出口仍保持良好态势,上周USDA报告私人出口商销售大豆,同时旧作新增订单周环增加、较四周均值增加。新作方面,种植率及出苗率仍落后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但作物尚处于生长初期,且产区干旱比例不大。展望后市,短时市场缺乏明显利空,美豆仍将继续偏强运行。接下来的重要报告是6月30日的种植面积报告,同时继续关注产区天气形势,进入7月美豆走势将对天气高度敏感。
国内市场:外盘强势,CNF升贴水持稳,国内进口大豆成本上行,豆粕期价跟随而表现偏强。供需面上,上周油厂大豆压榨量降至162.65万吨,但下游提货意愿也不佳,截至6月3日油厂豆粕库存由89.6万吨升至96.28万吨,现货累库压力仍在,现货基差继续弱势运行。
豆油:USDA6月供需报告将21/22、22/23年度美豆期末库存预估分别下调至2.05亿蒲和2.8亿蒲,低于市场预期水平;但将22/23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估有所上调,并高于市场此前预期水平。报告再度凸显美豆陈作供应紧张的状况,对新作产需未作调整,但新作期末库存预估处于低位水平显示出新作生产不容有失,这将支撑美豆价格总体维持高位水平,进而在成本端为豆油价格提供支撑。不过,由于报告前市场对美豆陈作已有出口上调、库存下调的预期,CBOT大豆价格上周也一度创出近10年新高,报告公布后,市场获利了结回落。目前美豆新作进度良好,截至6月5日当周,美豆种植率78%,五年均值为79%,6月上中旬产区天气总体仍有利于美豆种植,且土壤条件理想,这提升了美豆产出潜力,令天气炒作难以发挥,后续需继续关注天气及作物优良率情况。若一直未有不利天气,则高位上行也将缺乏持续动力。国内方面,据 Mysteel 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 2022 年6月2日,全国重点地区 豆油商业库存约93.29万吨,环比增加1.18万吨。油厂开机率及压榨量上周有所下降,油厂豆粕胀库现象令油厂开机下调,豆油生产供应放缓,加之随着疫情解封,需求预期好转,豆油累库预计将有所放缓,油厂挺油的意愿较强。结合豆油、棕榈油国内外基本面情况,大连豆油短期或高位震荡为主,关注油脂油料产地天气、生产及政策面情况。
菜油:加拿大菜籽减产令21/22年度全球菜籽供应紧张,而新季菜籽种植及产量前景还存在不确定性,这为菜籽市场提供底部支撑,后续需关注产地天气变化情况。国内方面,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截至2022年6月10日,华东菜油主要油厂商业库存为21.8万 吨,较前一周增加0.88万吨,库存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国产新菜籽上市,大榨利润良好,压榨供应增加,对沿海菜油出货有一定影响,沿海去库缓慢。菜油市场缺乏明确驱动,结合棕榈油、豆油基本面情况,菜油短期料维持高位震荡格局,后续需关注菜籽菜油买船到港情况、国产菜籽大榨利润情况等。
棕榈油:因印尼启动加速出口计划以减少该国高企的库存,BMD马棕及大连棕榈油价格上周大幅下挫,豆棕价差快速拉升。此前印尼为期三周的出口禁令解除后,采取了保障供应的“国内市场义务(DMO)”政策,但由于政策细则和程序等问题导致出口恢复缓慢,该国产区一些棕榈加工厂已达到储存能力上限,并已停止从农民手中购买棕榈果。因此政府在DMO出口配额之外公布了加速出口方案。为了加快出口,印尼政府允许那些没有加入国内销售计划的公司出口,只要他们在出口关税和专项税之外额外支付200美元/吨的附加税。为了鼓励出口,印尼还将出口税(出口关税+出口专项税)上限从575美元/吨下调至488美元/吨。且印尼还将允许企业在出口禁令后的“过渡期”内,出口五倍其在国内销售的棕榈油数量,高于之前的三倍。该规定将立即生效,且加速计划的有效期到7月31日。加速出口方案和DMO出口配额顺利实施的话,印尼7月初步估计可以出口近250万吨棕榈油,接近正常时期印尼每月250-300万吨棕榈油出口销售的水平。
MPOB公布的供需报告显示,5月马棕产量环比小幅下滑0.7%至146万吨,出口环比跳升26.67%至136万吨,截至5月底马棕库存环比减少7.37%至152万吨,基本符合市场此前预期,报告影响中性。目前东南亚棕榈油生产处于增产期,6月份马棕产量预计将再度恢复增长,而6月马棕出口预计将难以维持强劲的步伐,因印尼开始放松出口,尤其是6月下半月及以后的马棕出口或将受到较大影响,马棕库存预计将增加。不过考虑到印尼近期取消了向马来派遣工人的计划,意味着劳工紧张的问题持续时间比预期更长,对生产制约下,马棕库存低位恢复的速度或也将受到影响。
国内低库存、高基差的状况还在持续,下游多刚需采购为主,成交偏清淡。截至5月30日当周,全国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延续下滑至27.6万吨,仍处于过去5年同期低位。近期进口利润有所改善,进口需求增加或令后期港口库存企稳缓慢回升,关注未来买船到港情况与库存变化。
综合来看,印尼在库存压力下加快出口,而东南亚棕榈油正处于增产周期种,棕榈油价格仍将面临高位下行压力,但考虑到劳工问题对马棕生产的制约,或对下行节奏仍有影响,后市需关注印尼出口及马棕生产情况。
白糖:ICE原糖上周震荡走弱,巴西雷亚尔的大幅贬值为盘面带来利空影响,且市场关注于印度糖产量增加及巴西可能调降燃料税的相关情况。目前国际市场仍在等待巴西燃料减税政策的明朗,该国若调降燃料税可能导致乙醇价格的下降,进而拖累糖价。此外,UNICA公布的数据显示,巴西中南部5月下半月甘蔗压榨量和糖产量均高于预期。巴西正逐步进入压榨生产高峰期,新糖上市供应量将较大。而印度方面,ISMA将21/22年度全国糖产量预估进一步上调至3600万吨,印度政府正考虑在本年度1000万吨的出口配额基础上再增加100万吨。外盘上方面临着压力,考虑到国际油价高位坚挺,ICE原糖下方空间也将受到一定的限制,总体料维持震荡格局,后续需密切关注巴西压榨情况、产地天气及巴西产业政策情况等。
国内方面,全国及各产区5月产销数据已公布,其中广西5月单月销糖量超预期,全国单月销量93.61万吨,与去年同期接近;截至5月底全国工业库存降至415.39万吨,同比减少61.4万吨,低于过去十年及五年均值,累计销糖率56.4%,同比小幅增加,接近过去十年及五年均值。国产糖产销率已过半、工业库存已降至中等略偏下水平,后续面临着疫情后销区补库及消费的好转、夏季冷饮消费旺季,接着是中秋国庆双节备货期,糖厂库存销售压力不大。不过,5月进口糖预期偏多,随着原糖加工厂开工增多,目前北方加工糖与广西糖价差缩至200元/吨以下,广西糖竞争优势不足,这或对糖价的上涨形成制约。目前国内期现货价格进入高价位区间,结合国内国际糖市情况,郑糖上方空间有限,总体料维持震荡格局。
棉花:ICE棉花上周冲高回落、周收盘上涨,远月合约相对更弱;而郑盘继续横盘整理,走势相对弱于外盘。上周公布的美棉周度出口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当周,本年度美棉周度出口签约及装运仍处于较高水平,下年度美棉周度出口签约至中国量也较大,良好的需求状况一度为外盘提供利多支持,7月合约临近交割依然表现坚挺,但影响已有限,市场关注于12月合约,涨幅相对小于近月。截至6月5日,美新棉播种进度已逾8成,大幅领先于去年同期,也高于五年均值;作物生长进度也略快于五年均值;优良率48%,也好于去年同期。数据显示出美棉新作种植进度及生长状况整体良好,较快的种植进度或意味着美棉种植面积可能要高于USDA3月意向报告面积水平。近期美棉主产区迎来有利降水,得州旱情略有改善,但干旱监测指数仍处于高位水平,天气风险仍然存在,后续需继续关注天气情况及其对作物生长及优良率的影响。USDA6月供需报告未对22/23年度及21/22年度美棉供需预估作出调整,将22/23年度全球产量预估微幅调高、消费预估微幅调降,但由于期初结转库存下调,故22/23年度全球期末库存预估也没有大的调整,库销比提升至68.11%,同比接近,报告影响中性。但印度、巴基斯坦存在较强扩种预期,北半球种植面积或高于USDA报告预期,而需求方面,目前亚洲纺织行业生产形势仍不乐观,部分东南亚国家纺织企业减停产,且美国5月通胀超预期或令美联储维持较快的加息步伐,叠加美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历史最低,引发市场对美国及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ICE棉价仍面临着下行压力。
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上周呈现弱稳态势,整体成交清淡。目前轧花厂销售缓慢、库存压力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双结零”逐步临近,轧花厂还贷压力将加大,但当前轧花厂对政策面扶持(如收储)寄有一定的期望,企业多被动观望等待政策的明朗,后续需密切关注政策面动态。下游市场延续弱势,纺织企业“高产品库存、低负荷”的状况仍在持续,织厂新增订单仍显不足,纺企即期生产亏损幅度较上周有所扩大,产品出货情况不佳,企业对原料采购谨慎、随用随采为主。结合国内外基本面形势,对郑棉仍维持震荡偏空的观点,建议操作上以逢高沽空思路为主。
生猪:7日,多头减仓离场带动盘面大幅下跌,自周初跌后上周盘面继续震荡走势。据涌益咨询、钢联农产品所跟踪样本数据,能繁母猪存栏5月较4月环比上升(涌益+1.23%,钢联+1.86%)。从数据分项来看,能繁母猪环比增量主要由散户带动,猪价偏强运行将进一步削弱产能去化积极性。
据卓创资讯监测,国内外三元交易周均价15.79元/公斤,周环比微涨0.13%。饲料原料价格方面,玉米现价呈地区分化走势,其中东北地区以下滑为主,华北地区上涨;豆粕现价小幅上涨。养殖利润改善放缓,饲料价格环比微降0.21%,当前自繁自养头均盈利114.15元,周环比减少0.73元/头;外购仔猪育肥头均盈利164.72元/头,周环比减少30.16元/头。
据涌益咨询监测,出栏方面,周度出栏均重继续上涨至122.85公斤,散户出栏体重处于偏大状态,集团场6月计划出栏较5月实际出栏环比降0.43%;伴随气温升高,养殖端出栏肥猪积极性提高,预计后市增重压力将陆续释放。补栏方面,种苗价格稳定略降,周内15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650元/头、1,825元/头,分别较上周下降34元/头、5元/头。需求方面,上周日均屠宰量周环比下跌1.28%,终端市场难有提振,走货阻力较大。
短期,出栏均重反弹较为明显,由出栏量下降带来的利好或部分被体重削弱。叠加夏季高温猪肉消费偏淡,市场偏好转向标猪,压栏风险增高,或进一步刺激养殖户出栏前期压栏大猪。此外,养殖端已开启为四季度腾出育肥栏舍阶段,出于栏舍调整原因将主动减少压栏。综合来看,近月压力或优先集中于6、7月释放,给出现价回调空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