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东证期货_(糖棉猪油粕豆)_农产品数据周报__20220504
(2022-05-05 10:27:24)
(转发)东证期货_(糖棉猪 油粕豆)_农产品数据周报__20220504
增强13301066923
豆一:小长假前一周,豆一主力合约先跌后涨,总体仍在区间震荡。现货市场上,东北大豆现货价总体平稳。中储粮收购大豆将进入尾声,产区进入春播农忙阶段,农户卖粮积极性一般;但国储拍卖国产大豆仍然保持一周两次的频率,增加市场供应。需求端,夏季为豆制品需求淡季,且新冠疫情继续影响餐饮业,下游需求低迷。缺乏明显利好提振,预计豆一仍将偏弱震荡。
豆粕:国际市场:上周CBOT大豆保持震荡,本周国内小长假期间外盘下跌。由于美国中西部湿冷,最新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5月1日当周美豆播种率8%,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分别为22%和13%,玉米种植率和出苗率也明显落后。不过下周天气形势转好,且有观点认为因玉米播种窗口早于大豆关闭,玉米种植进度缓慢可能导致最终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出口方面,上周出口销售报告和本周出口检验报告数字均符合市场预期,美豆21/22年度出口装船和销售订单不断接近去年同期水平,22/23年度销售订单同比增62%,且上周USDA2次公布私人出口商向中国销售大豆。市场的确注意到,巴西4月出口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611.5万吨,ANEC预估5月出口可能仅800多万吨,巴西出口下降是其减产及中国等主要进口国需求疲弱所致。不过近期我国猪价有所上涨,且目前相较于需求,更重要的交易点还是在于美国产区天气及最终产量。综上我们仍不看跌美豆,预计暂时还将高位震荡。
国内市场:小长假期间外盘下跌,国内开盘豆粕将补跌。上周巴西CNF升贴水有所下跌,但由于人民币贬值,国内进口巴西豆成本变化不大。现货供需上,国内持续每周抛储50万吨大豆增加市场供应,随着进口大豆到港增加,上周油厂压榨量回升至177万吨以上,预计本周开机率还将继续上升。油厂大豆和豆粕库存双双上升,现货基差或继续回落。
豆油:节前一周,因印尼植物油出口禁令加剧全球植物油贸易流供应紧张的格局,大连豆油在五一节前跟随棕榈油上涨。五一假期期间,由于担忧需求,CBOT大豆有所回落。美豆新作种植已经展开,前期播种进度落后于五年均值。美国中西部的降雨加剧了市场对美玉米种植延迟的担忧,且肥料运输也受到铁路物流不畅的影响,这些可能迫使农户转而种植大豆,进而对美豆带来一定的利空影响。但南美大豆的减产令21/22年度美豆及全球大豆陷入供应紧张的状况,而21/22年度美豆出口签约进度已达出口预估的100%,USDA后续有可能继续上调本年度美豆出口预估、下调期末库存预估;同时22/23年度美豆出口签约形势为历史同期最好,在期初结转库存偏低的背景下,下年度新作种植生产不容有失,而美豆新作面临着玉米种植的激烈争地,未来6-8月美豆关键生长期还存在着天气风险,CBOT大豆下方空间有限,将维持高位运行,进而将从成本端支撑豆油价格。此外,印尼出口禁令使得全球植物油供应紧张加剧,而俄乌战争还在持续,黑海地区葵油出口供应受阻,乌克兰葵籽新作播种面积可能大幅减少,且俄乌问题影响全球化肥供应和成本,油料新作单产面临威胁,全球植物油市场目前基本面处于偏多氛围中,但需警惕印尼出口政策的变化以及通胀压力下美国生柴政策是否会有所松动。国内方面,据 Mysteel 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 2022 年4月22日,全国重点地区 豆油商业库存约80.94万吨,较上周增加2.75万吨,仍处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国内疫情对消费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除,终端维持刚需随用随采,4-5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期较大,油厂开机率将逐步回升,国内豆油库存或自低位继续缓慢回升,现货基差预计将受到制约。结合豆油、棕榈油国内外基本面情况,大连豆油短期或将维持高位运行,但追涨需谨慎,警惕植物油产地政策面变数。
菜油:加拿大菜籽减产令21/22年度全球菜籽供应紧张,而新作方面,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报告,尽管全球油籽需求高企,但2022年加拿大油菜籽播种面积预计将下滑7%至2090万英亩,因天气及中欧需求不确定令农户优先种植小麦,叠加全球植物油贸易流紧张的局面,ICE加拿大菜籽期货将维持高位运行。国内方面,现货市场供需两弱,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截至2022年4月29日,华东菜油主要油厂商业库存为20.41万 吨,较上周增加0.63万吨。菜油进口持续倒挂,且由于全球菜籽供应紧张,菜籽进口成本高企,进口难放量,预计菜油整体还是缓慢去库为主。弱现实、强预期的影响下,结合棕榈油、豆油基本面情况,菜油短期料维持高位震荡格局,后续需关注菜籽菜油买船到港情况、需求及去库存节奏。
棕榈油:节前一周,BMD马棕及大连棕榈油价格高位继续上行,领涨三大油脂,因印尼宣布扩大植物油出口禁令覆盖范围,将毛棕榈油和精炼棕榈油等产品均包括在内。在南美大豆减产制约豆油供应、俄乌冲突久拖不决限制着黑海葵花籽油的出口及乌克兰葵籽新作种植面积预计大降的背景下,印尼该举措无疑将加剧全球植物油贸易流供应紧张的格局。印尼棕榈油出口占全球出口贸易的56%,而马来西亚出口占30.5%,印尼棕榈油出口禁令给国际植物油贸易流带来的供应缺口,马来西亚可能无法填补。虽然马棕生产进入增产周期,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仍对产量的恢复有着制约作用。当前马来政府开放国家边界,预计马来劳工问题会逐渐改善,从而令马棕产量恢复加快,但即便如此,预计仍难以满足全球需求,且有消息称,印度可能下调食用油进口关税。
国内方面,截至4月25日当周,全国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为31.85万吨,较上周下降3.45万吨,仍为过去五年同期最低,且创本年度库存新低。由于印尼4月28日起禁止棕榈油出口,这或导致部分印尼棕榈油无法发货,国内5-6月份棕榈油实际到港量预计将减少,期货盘面近月合约表现更为强劲,近远月合约价差、主力基差进一步拉大,国内低库存、高基差的格局进一步加剧。
结合国内国际市场基本面情况,印尼植物油出口禁令令全球植物油供应紧张加剧,国内外棕榈油价格料维持高位运行,但由于印尼政策多变,需警惕高位波动的风险。考虑到印尼国内仅能消化40%左右的产量,且储存能力有限,出口禁运数周或给印尼棕榈油存储带来麻烦、进而可能影响到鲜果串的加工,且限制出口也将影响到印尼B30生柴补贴基金、进而可能扰乱生柴政策的运行,再加上国际市场的施压,印尼政策仍然存在变数,持续性可能不强,行业人士认为印尼出口禁令不太可能持续超过一个月,后续需密切关注产地产业政策面动态、俄乌局势发展以及宏观面风险。
白糖:ICE糖价近期快速下滑,主力7月合约跌至18.5美分一线,主要受印度糖出口强劲、国际原油价格走弱以及ICE5月原糖交割地量显示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Unica公布的数据显示,巴西中南部4月上半月甘蔗压榨量同比大幅减少67%,糖产量同比大幅减少80%至12.7万吨,不及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多数糖厂尚未开榨,且生产重心更多向乙醇倾斜。目前巴西含水乙醇折糖价仍大幅高于糖价,但目前仅处于巴西压榨前期,压榨量还很少,且当前巴西乙醇汽油比价已升至70%的临界位置之上,乙醇消费缺乏竞争优势或影响其销售,而随着后续开榨糖厂数增多,乙醇供应也将增加,再加上国际油价止涨走弱,未来压榨高峰期糖厂是否还会加大用甘蔗生产乙醇的比重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印度超预期的产糖形势下,大量的出口也令国际糖价承压,但随着价格跌至18.5美分的印度糖出口门槛位置,继续下行空间或有限。
国内方面,随着期货的下滑,4月下旬产区现货销售偏淡,预计4月广西销量40-45万吨左右,与去年同期相当,关注即将公布的4月产销数据。4月下旬主力期货价格下跌近200点,而产区现货价格下调80点左右,目前集团报价5800左右,基差明显走强。当前销区物流还未完全通常,物流及需求仍受到制约,但疫情形势正逐渐改善,销区库存薄弱以及夏季冷饮消费旺季即将来临,这或将在疫情后带来补库需求,后期需关注销区终端消费情况。此外,虽然外盘已回落至18.5美分左右,但由于人民币的快速贬值,当前外盘折配额外进口成本仍在6400-6500元/吨高位水平,配额外进口亏损拉大。结合外盘分析,郑糖继续下行的空间预计已不大。
棉花:ICE棉价再上一个台阶,主力合约升至150美分/磅一线,上周公布的美棉周度出口签约数据环比回升,本年度美陆地棉出口签约进度104%,USDA后续存在上调本年度美棉出口需求、下调期末库存预估的可能。此外,虽然目前美新棉种植进度正常,但主产区得州干旱情况仍令人担忧。印度国内棉价继续创新高,市场传言印度将出台临时棉花出口禁令,若属实,则或将给市场情绪带来一定利多影响,但考虑到印度棉花依然较低的性价比,出口禁令的实际影响有限。ICE7月合约上还有大量ON-CALL未点价订单,在本年度美棉、印棉供应紧张,叠加美棉主产区干旱忧虑下,投机基金作用下易形成逼仓行情。不过,亚洲纺织企业普遍陷入亏损,企业对原料采购谨慎,当前高棉价向下传导不畅,且高棉价下北半球扩种的预期较强。外盘短期料还将维持高位坚挺表现,但上涨持续性和空间存疑,关注宏观面的风险。
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整体表现相对平稳、成交有所好转,轧花厂出货意愿提升,由于盘面期货价格的走高,基差销售大幅减少,“一口价”销售成市场主流,现货基差报价走弱。下游纺企采购积极性仍不高,以刚需采购为主,整体成交量还是不大。目前轧花厂销售进度同比下降逾4成,库存压力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贷压力将增加,销售也将更加被动。国内新疆新棉播种进度较快,目前已达7-8成,天气方面总体尚可,但仍需警惕后续是否会有不利天气出现。
下游纱布市场在节前一周延续弱势,虽然物流及成交有所改善,但幅度有限,纺织企业产成品库存继续高位累积,纺企生产依旧处于大幅亏损状态,由于五一放假,企业开机率下滑,放假企业较往年明显增多,部分工厂放假时间有所延长,由于新增订单不佳,节后市场恢复或有限。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渐改善,5月物流及市场或有所改善,再加上美国正考虑降低对华关税,国内纺织或出现“淡季不淡”,但考虑到原料成本高企、汇率波动加大以及海运费、疫情问题等,5-6月淡季可能也很难出现明显的转机。
综合来看,内外棉、内外纱深度倒挂,外盘高位运行将对国内市场形成有力支撑。但国内下游纺织企业产成品库存高位持续累积,纱布行情偏弱,纺企生产大幅亏损,下游产业低迷令其对原料采购低迷,而轧花厂库存压力大、还贷压力也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郑棉上行阻力也较大,料维持高位震荡格局,市场或将延续外强内弱。
生猪:上周主力合约以震荡为主。据卓创资讯监测,国内外三元交易周均价14.62元/公斤,周环比上涨5.94%。饲料原料价格方面,伴随主产区物流问题缓解以及饲料和深加工企业采购积极性回暖,全国玉米价格上涨明显;豆粕现价维持偏弱走势。养殖利润方面,饲料价格微跌0.61%,当前自繁自养亏损为33.23元/头,周环比亏损减少103.72元;外购仔猪育肥平均盈利138.54元/头,周环比盈利增加65.97元/头。
据涌益咨询反馈,出栏方面,华南部分集团场继续缩量出栏,同时带动散户压栏情绪上扬,周度出栏均重微降至117.13公斤。补栏方面,4月以来受养殖户季节性补栏影响,仔猪价格涨幅显著高于母猪价格,周内15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578元/头、1,674元/头,分别较上周上涨72元/头、38元/头。需求方面,上周日均屠宰量周环比下跌13.73%,白条走货低迷自下而上传导至屠宰端毛利收窄。
需求端,猪价反弹的同时,屠宰企业压价难度大、下游走货平平,故毛利收窄进而可能主动减少宰量。供给端,随着气温升高,养殖端压栏边际收益下降,后市应当能看到出栏节奏得以恢复正常。同样,我们不排除价格上涨不及预期后养殖端集中性抛售前期压栏猪导致猪价超跌的可能。另外,短期仍需关注广东省调运政策对养殖情绪的影响。策略上,建议暂时观望为主,关注出栏节奏变化与预期调整后LH2209合约18,000-18,500元/吨上方套保压力位。
豆粕:国际市场:上周CBOT大豆保持震荡,本周国内小长假期间外盘下跌。由于美国中西部湿冷,最新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5月1日当周美豆播种率8%,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分别为22%和13%,玉米种植率和出苗率也明显落后。不过下周天气形势转好,且有观点认为因玉米播种窗口早于大豆关闭,玉米种植进度缓慢可能导致最终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出口方面,上周出口销售报告和本周出口检验报告数字均符合市场预期,美豆21/22年度出口装船和销售订单不断接近去年同期水平,22/23年度销售订单同比增62%,且上周USDA2次公布私人出口商向中国销售大豆。市场的确注意到,巴西4月出口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611.5万吨,ANEC预估5月出口可能仅800多万吨,巴西出口下降是其减产及中国等主要进口国需求疲弱所致。不过近期我国猪价有所上涨,且目前相较于需求,更重要的交易点还是在于美国产区天气及最终产量。综上我们仍不看跌美豆,预计暂时还将高位震荡。
国内市场:小长假期间外盘下跌,国内开盘豆粕将补跌。上周巴西CNF升贴水有所下跌,但由于人民币贬值,国内进口巴西豆成本变化不大。现货供需上,国内持续每周抛储50万吨大豆增加市场供应,随着进口大豆到港增加,上周油厂压榨量回升至177万吨以上,预计本周开机率还将继续上升。油厂大豆和豆粕库存双双上升,现货基差或继续回落。
豆油:节前一周,因印尼植物油出口禁令加剧全球植物油贸易流供应紧张的格局,大连豆油在五一节前跟随棕榈油上涨。五一假期期间,由于担忧需求,CBOT大豆有所回落。美豆新作种植已经展开,前期播种进度落后于五年均值。美国中西部的降雨加剧了市场对美玉米种植延迟的担忧,且肥料运输也受到铁路物流不畅的影响,这些可能迫使农户转而种植大豆,进而对美豆带来一定的利空影响。但南美大豆的减产令21/22年度美豆及全球大豆陷入供应紧张的状况,而21/22年度美豆出口签约进度已达出口预估的100%,USDA后续有可能继续上调本年度美豆出口预估、下调期末库存预估;同时22/23年度美豆出口签约形势为历史同期最好,在期初结转库存偏低的背景下,下年度新作种植生产不容有失,而美豆新作面临着玉米种植的激烈争地,未来6-8月美豆关键生长期还存在着天气风险,CBOT大豆下方空间有限,将维持高位运行,进而将从成本端支撑豆油价格。此外,印尼出口禁令使得全球植物油供应紧张加剧,而俄乌战争还在持续,黑海地区葵油出口供应受阻,乌克兰葵籽新作播种面积可能大幅减少,且俄乌问题影响全球化肥供应和成本,油料新作单产面临威胁,全球植物油市场目前基本面处于偏多氛围中,但需警惕印尼出口政策的变化以及通胀压力下美国生柴政策是否会有所松动。国内方面,据 Mysteel 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 2022 年4月22日,全国重点地区 豆油商业库存约80.94万吨,较上周增加2.75万吨,仍处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国内疫情对消费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除,终端维持刚需随用随采,4-5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期较大,油厂开机率将逐步回升,国内豆油库存或自低位继续缓慢回升,现货基差预计将受到制约。结合豆油、棕榈油国内外基本面情况,大连豆油短期或将维持高位运行,但追涨需谨慎,警惕植物油产地政策面变数。
菜油:加拿大菜籽减产令21/22年度全球菜籽供应紧张,而新作方面,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报告,尽管全球油籽需求高企,但2022年加拿大油菜籽播种面积预计将下滑7%至2090万英亩,因天气及中欧需求不确定令农户优先种植小麦,叠加全球植物油贸易流紧张的局面,ICE加拿大菜籽期货将维持高位运行。国内方面,现货市场供需两弱,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截至2022年4月29日,华东菜油主要油厂商业库存为20.41万 吨,较上周增加0.63万吨。菜油进口持续倒挂,且由于全球菜籽供应紧张,菜籽进口成本高企,进口难放量,预计菜油整体还是缓慢去库为主。弱现实、强预期的影响下,结合棕榈油、豆油基本面情况,菜油短期料维持高位震荡格局,后续需关注菜籽菜油买船到港情况、需求及去库存节奏。
棕榈油:节前一周,BMD马棕及大连棕榈油价格高位继续上行,领涨三大油脂,因印尼宣布扩大植物油出口禁令覆盖范围,将毛棕榈油和精炼棕榈油等产品均包括在内。在南美大豆减产制约豆油供应、俄乌冲突久拖不决限制着黑海葵花籽油的出口及乌克兰葵籽新作种植面积预计大降的背景下,印尼该举措无疑将加剧全球植物油贸易流供应紧张的格局。印尼棕榈油出口占全球出口贸易的56%,而马来西亚出口占30.5%,印尼棕榈油出口禁令给国际植物油贸易流带来的供应缺口,马来西亚可能无法填补。虽然马棕生产进入增产周期,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仍对产量的恢复有着制约作用。当前马来政府开放国家边界,预计马来劳工问题会逐渐改善,从而令马棕产量恢复加快,但即便如此,预计仍难以满足全球需求,且有消息称,印度可能下调食用油进口关税。
国内方面,截至4月25日当周,全国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为31.85万吨,较上周下降3.45万吨,仍为过去五年同期最低,且创本年度库存新低。由于印尼4月28日起禁止棕榈油出口,这或导致部分印尼棕榈油无法发货,国内5-6月份棕榈油实际到港量预计将减少,期货盘面近月合约表现更为强劲,近远月合约价差、主力基差进一步拉大,国内低库存、高基差的格局进一步加剧。
结合国内国际市场基本面情况,印尼植物油出口禁令令全球植物油供应紧张加剧,国内外棕榈油价格料维持高位运行,但由于印尼政策多变,需警惕高位波动的风险。考虑到印尼国内仅能消化40%左右的产量,且储存能力有限,出口禁运数周或给印尼棕榈油存储带来麻烦、进而可能影响到鲜果串的加工,且限制出口也将影响到印尼B30生柴补贴基金、进而可能扰乱生柴政策的运行,再加上国际市场的施压,印尼政策仍然存在变数,持续性可能不强,行业人士认为印尼出口禁令不太可能持续超过一个月,后续需密切关注产地产业政策面动态、俄乌局势发展以及宏观面风险。
白糖:ICE糖价近期快速下滑,主力7月合约跌至18.5美分一线,主要受印度糖出口强劲、国际原油价格走弱以及ICE5月原糖交割地量显示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Unica公布的数据显示,巴西中南部4月上半月甘蔗压榨量同比大幅减少67%,糖产量同比大幅减少80%至12.7万吨,不及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多数糖厂尚未开榨,且生产重心更多向乙醇倾斜。目前巴西含水乙醇折糖价仍大幅高于糖价,但目前仅处于巴西压榨前期,压榨量还很少,且当前巴西乙醇汽油比价已升至70%的临界位置之上,乙醇消费缺乏竞争优势或影响其销售,而随着后续开榨糖厂数增多,乙醇供应也将增加,再加上国际油价止涨走弱,未来压榨高峰期糖厂是否还会加大用甘蔗生产乙醇的比重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印度超预期的产糖形势下,大量的出口也令国际糖价承压,但随着价格跌至18.5美分的印度糖出口门槛位置,继续下行空间或有限。
国内方面,随着期货的下滑,4月下旬产区现货销售偏淡,预计4月广西销量40-45万吨左右,与去年同期相当,关注即将公布的4月产销数据。4月下旬主力期货价格下跌近200点,而产区现货价格下调80点左右,目前集团报价5800左右,基差明显走强。当前销区物流还未完全通常,物流及需求仍受到制约,但疫情形势正逐渐改善,销区库存薄弱以及夏季冷饮消费旺季即将来临,这或将在疫情后带来补库需求,后期需关注销区终端消费情况。此外,虽然外盘已回落至18.5美分左右,但由于人民币的快速贬值,当前外盘折配额外进口成本仍在6400-6500元/吨高位水平,配额外进口亏损拉大。结合外盘分析,郑糖继续下行的空间预计已不大。
棉花:ICE棉价再上一个台阶,主力合约升至150美分/磅一线,上周公布的美棉周度出口签约数据环比回升,本年度美陆地棉出口签约进度104%,USDA后续存在上调本年度美棉出口需求、下调期末库存预估的可能。此外,虽然目前美新棉种植进度正常,但主产区得州干旱情况仍令人担忧。印度国内棉价继续创新高,市场传言印度将出台临时棉花出口禁令,若属实,则或将给市场情绪带来一定利多影响,但考虑到印度棉花依然较低的性价比,出口禁令的实际影响有限。ICE7月合约上还有大量ON-CALL未点价订单,在本年度美棉、印棉供应紧张,叠加美棉主产区干旱忧虑下,投机基金作用下易形成逼仓行情。不过,亚洲纺织企业普遍陷入亏损,企业对原料采购谨慎,当前高棉价向下传导不畅,且高棉价下北半球扩种的预期较强。外盘短期料还将维持高位坚挺表现,但上涨持续性和空间存疑,关注宏观面的风险。
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整体表现相对平稳、成交有所好转,轧花厂出货意愿提升,由于盘面期货价格的走高,基差销售大幅减少,“一口价”销售成市场主流,现货基差报价走弱。下游纺企采购积极性仍不高,以刚需采购为主,整体成交量还是不大。目前轧花厂销售进度同比下降逾4成,库存压力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贷压力将增加,销售也将更加被动。国内新疆新棉播种进度较快,目前已达7-8成,天气方面总体尚可,但仍需警惕后续是否会有不利天气出现。
下游纱布市场在节前一周延续弱势,虽然物流及成交有所改善,但幅度有限,纺织企业产成品库存继续高位累积,纺企生产依旧处于大幅亏损状态,由于五一放假,企业开机率下滑,放假企业较往年明显增多,部分工厂放假时间有所延长,由于新增订单不佳,节后市场恢复或有限。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渐改善,5月物流及市场或有所改善,再加上美国正考虑降低对华关税,国内纺织或出现“淡季不淡”,但考虑到原料成本高企、汇率波动加大以及海运费、疫情问题等,5-6月淡季可能也很难出现明显的转机。
综合来看,内外棉、内外纱深度倒挂,外盘高位运行将对国内市场形成有力支撑。但国内下游纺织企业产成品库存高位持续累积,纱布行情偏弱,纺企生产大幅亏损,下游产业低迷令其对原料采购低迷,而轧花厂库存压力大、还贷压力也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郑棉上行阻力也较大,料维持高位震荡格局,市场或将延续外强内弱。
生猪:上周主力合约以震荡为主。据卓创资讯监测,国内外三元交易周均价14.62元/公斤,周环比上涨5.94%。饲料原料价格方面,伴随主产区物流问题缓解以及饲料和深加工企业采购积极性回暖,全国玉米价格上涨明显;豆粕现价维持偏弱走势。养殖利润方面,饲料价格微跌0.61%,当前自繁自养亏损为33.23元/头,周环比亏损减少103.72元;外购仔猪育肥平均盈利138.54元/头,周环比盈利增加65.97元/头。
据涌益咨询反馈,出栏方面,华南部分集团场继续缩量出栏,同时带动散户压栏情绪上扬,周度出栏均重微降至117.13公斤。补栏方面,4月以来受养殖户季节性补栏影响,仔猪价格涨幅显著高于母猪价格,周内15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578元/头、1,674元/头,分别较上周上涨72元/头、38元/头。需求方面,上周日均屠宰量周环比下跌13.73%,白条走货低迷自下而上传导至屠宰端毛利收窄。
需求端,猪价反弹的同时,屠宰企业压价难度大、下游走货平平,故毛利收窄进而可能主动减少宰量。供给端,随着气温升高,养殖端压栏边际收益下降,后市应当能看到出栏节奏得以恢复正常。同样,我们不排除价格上涨不及预期后养殖端集中性抛售前期压栏猪导致猪价超跌的可能。另外,短期仍需关注广东省调运政策对养殖情绪的影响。策略上,建议暂时观望为主,关注出栏节奏变化与预期调整后LH2209合约18,000-18,500元/吨上方套保压力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