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东证期货_油粕豆糖棉猪_农产品数据周报__20220424
(2022-04-25 08:17:58)
(转发)东证期货_油粕豆糖棉猪_农产品数据周报__20220424
增强13301066923
豆一:上周豆一主力期价偏弱震荡。现货市场上,东北大豆现货价平稳。中储粮收购大豆将进入尾声,产区进入春播农忙阶段,农户卖粮积极性一般。需求端,夏季为豆制品需求淡季,且新冠疫情继续影响餐饮业,下游需求低迷。预计现货价仍将持稳,豆一期价震荡为主。
豆粕:国际市场:上周CBOT大豆继续上涨,周五明显回落,但总体仍保持强势。南美方面,巴西收获完成87.1%,其中南里奥格兰德完成34%;阿根廷截至4月20日收获完成30.8%,但大豆优良率继续下降至18%。美国方面,国内大豆榨利仍旧超高,压榨周报显示上周榨利升至4.21美元/蒲,对比之下去年同期仅2.12美元/蒲。上周五印尼政府宣布自4月28日起禁止食用油及其原材料出口,利好植物油市场,美豆油走强也将间接利好美豆。美豆出口强劲,周度出口销售报告中旧作销售订单46.02万吨,符合市场预期,新作出口销售净增124万吨,超出市场预期。美国新作已经开始播种,截至4月17日种植率1%,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分别为3%和2%。目前美豆产区干旱面积占比略高于去年同期,未来继续关注天气形势。短期几乎看不到供需面出现明显利空的可能,预计美豆继续偏强运行。
国内市场:CBOT大豆高位运行,巴西CNF升贴水总体持稳,国内进口大豆成本居高不下。现货供需上,4月22日进口大豆抛储成交率78.63%,4月29日将继续拍卖50万吨进口大豆。进口大豆到港增加,上周油厂压榨量迅速回升至165.23万吨,预计本周开机率还将继续上升,豆粕供给相应增加。预计4-5月油厂库存见底回升,现货基差还有继续回落的空间。不过目前国内6月及以后买船不足,关注国内买船及油厂开机情况。
豆油:CBOT大豆上周冲高回落,在1700一线波动。南美大豆的减产令21/22年度美豆及全球大豆陷入供应紧张的状况,这奠定了豆类市场偏多的基调。新作种植已展开,美国中西部寒冷天气对播种不利,新作种植初期进度稍慢,且面临着玉米对于土地的激烈竞争,这将支撑美豆维持高位,从成本端支撑豆油价格。再加上俄乌战争还未结束,黑海地区葵油供应受阻、乌克兰葵籽新作种植预计也将受到影响,且印尼宣布限制食用油出口,国际豆油乃至整个植物油市场将维持高位坚挺局面,CBOT豆油已再创新高。国内方面,据 Mysteel 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 2022 年4月15日,全国重点地区 豆油商业库存约78.19万吨,较上周增加1.54万吨,仍处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4-5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期较大,油厂开机率将逐步回升,国内豆油库存或自低位有缓慢回升,现货基差预计将受到制约。结合豆油、棕榈油国内外基本面情况,大连豆油短期或将维持高位坚挺的局面。
菜油:加拿大菜籽减产令21/22年度全球菜籽供应紧张,而新作方面,加拿大平原天气寒冷潮湿可能导致种植推迟,再加上俄乌冲突仍在持续,乌克兰菜籽新作种植或将受到影响,出口物流也在持续受阻,且印尼限制食用油出口也将提振菜油的替代需求,ICE加拿大油菜籽期货飙升至纪录高位。国内方面,现货市场供需两弱,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截至2022年4月22日,华东菜油主要油厂商业库存为19.78万 吨,较上周减少0.43万吨。产地菜油CNF报价走高,进口倒挂仍维持高位;4月菜籽预报到港量少,原料供应偏紧,预计沿海港口菜油继续缓慢去库存。由于全球菜籽供应紧张,菜籽进口成本高企,进口难放量,沿海油厂开机率整体依旧偏低,且菜油进口利润也处于严重倒挂的状态,而国产菜籽余量已经很少,预计菜油大趋势还是去库,二季度国内菜油供应可能趋紧的。弱现实、强预期的影响下,结合棕榈油、豆油基本面情况,菜油短期料维持高位震荡或略偏强格局,后续需重点关注菜籽菜油买船到港情况、需求及去库存节奏。
棕榈油:上周BMD马棕及大连棕榈油价格高位震荡,俄乌局势持续紧张,市场对全球植物油供应紧张的担忧挥之不去,为盘面提供支撑。
生产方面,马棕协会MPOA公布,马棕4月1-20日产量较上月同期增长7.24%;PPOMA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1-20日马棕产量较上月同期增长7%,增幅有所扩大。东南亚棕榈油生产已进入增产周期,4月产量将环比进一步回升,目前马来官方正在采取措施加快外来劳工的入境审批程序,未来劳工问题对生产的制约作用预计将逐步减弱。出口方面,船运机构Amspec Agri、ITS、SGS公布,4月1-20日马棕出口较上月同期下降12.6%-18%,降幅较上半月有所收窄。印尼政策多变,受3月中旬印尼取消出口限制规定,4月马棕出口料有所下滑。但上周五印尼宣布从4月28日起,将停止出口包括棕榈油在内的食用油及其原料,以控制不断飙升的国内价格。印度尼西亚占全球棕榈油供应量的一半以上,也是全球最大的植物油出口国。在南美大豆减产制约豆油供应、俄乌冲突久拖不决限制着黑海葵花籽油的出口,而现在印尼再度实施包括棕榈油在内的食用油出口限制政策,无疑将加剧全球植物油贸易流供应紧张的格局。
国内方面,截至4月18日当周,全国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为35.3万吨,较上周下降0.25万吨,仍为过去五年同期最低。疫情影响下,油脂消费低迷,下游采购心态谨慎,市场仅零星成交。结合国际市场基本面情况,棕榈油价格料维持高位坚挺的局面,印尼再度限制食用油出口可能进一步推升油脂价格,但需警惕高位波动的风险,考虑到印尼国内仅能消化35%-40%左右的产量,出口禁运数周或给印尼棕榈油存储带来麻烦、进而可能影响到鲜果串的加工,且限制出口也将影响到印尼B30生柴补贴基金、进而可能扰乱生柴政策的运行,再加上国际市场的施压,印尼政策仍然存在变数,持续性可能不强,后续仍需关注俄乌局势发展、产地产业政策面动态以及宏观面风险。
白糖:上周ICE糖价自高位大幅回落,因印度糖出口供应压力、美联储将加大货币政策收紧力度令巴西雷亚尔出现大幅贬值以及油价大跌影响。巴西新榨季开榨偏慢,天气状况尚可令市场对新榨季巴西糖产量预期温和增长。巴西含水乙醇折糖价已接近24美分一线,与糖价价差进一步拉大,据Archer Consulting,巴西糖厂已在期货盘面对冲超过2000万吨糖用于出口,糖厂对22/23榨季出口糖的对冲进度达到约85%,虽低于去年同期的86%,但高于16/17至20/21年间52%的平均对冲进度。关注在当前醇糖价差巨大的情况下,糖厂是否会出现washout(回购期货)的情况。此外,截至4月15日,印度累计产糖3299.1万吨,印度糖协ISMA将21/22年度印度糖产量预估进一步上调至3500万吨;根据市场报告及港口信息,截至目前印度已经签订了大约800万吨糖出口合同,ISMA将21/22年度印度糖出口预估也上调至900万吨。印度超预期的产量,可能导致21/22年度全球糖供应出现小幅过剩。且若6-9月份西南季风降水正常,印度下年度产量预计还将维持高位水平,可供出口量或仍较大。印度大量出口供应前景令国际糖市上方空间受限,但巴西醇糖价差较大令新榨季糖厂制糖比存在变数,这也将限制糖价下方空间,ICE糖价料震荡为主,下方支撑位18.5-19美分。
国内方面,3月食糖进口量同比大幅减少至12万吨,但糖浆3月进口量较高,同比增加7.98万吨。广西制糖集团报价上周下调10-30元/吨,至5810-5860元/吨,整体销售情况有所转弱。广西甘蔗压榨基本结束,销区因疫情影响运输及销售情况不佳,3月到4月中旬的销售多为糖厂库存转移至贸易商手中,后期需关注销区终端消费情况能否出现改善。国内基本面驱动短期不足,目前配额外进口亏损较大,在外盘影响下,郑糖短期料震荡为主。
棉花:ICE棉价上周自高位有所回落,受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美元走强及周边商品下跌等因素影响。上周公布的美棉周度出口数据疲软,截至4月14日当周,21/22年度美陆地棉周度签约量进一步下滑,较四周均值低70%,创本年度新低;出口装运量也低于四周均值。疲软的销售数据令市场担心需求,尤其是中国需求。目前国际棉价仍处于高位,下游亚洲纺织企业对原料采购维持谨慎,部分企业延迟采购或转向混纺,原料高价向下传导不畅。此外,北半球新作种植期展开,各国扩种的预期较强。但鉴于当前美棉西南主产区仍偏旱,叠加21/22年度美国及印度陈棉供应紧张,外盘下方空间或仍受限,总体还将维持高位运行,关注宏观面的风险。
国内棉花现货上周价格平稳、成交走淡,因下游纺织企业采购意愿仍偏低,一些大厂刚需采购为主,量不大。据国家棉花监测系统对60家大中型棉花加工企业的调查,截至4月21日,全国销售率为48.1%,同比下降43.2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下降27.8个百分点,其中新疆销售率45.3%,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下降29.4个百分点。新疆轧花厂库存压力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贷压力将增加,销售也将更加被动。
下游棉纱价格延续偏弱,纺企出货意愿增强,低价令部分地区走货有所加快,整体成交略有好转,但幅度有限,纺企库存高位仍有进一步的累积,棉纱生产仍处于大幅亏损状态。坯布市场延续清淡,新增订单依旧不足,织厂产成品库存高位继续累积,纺织企业负荷继续下调,临近五一节,预计中小纺织企业放假较多,企业整体信心不足。
综合来看,内外棉、内外纱深度倒挂,外盘高位运行将对国内市场形成支撑。但国内下游纺织企业产成品库存高位持续累积,纱布行情偏弱,纺企生产大幅亏损,产业情况较差令其对原料采购低迷,而轧花厂库存压力大、还贷压力也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郑棉上行阻力较大,料维持高位震荡格局。
生猪:上周主力合约已切换至LH2209,新设交割库落地。短期,受广东省调运政策、收储、屠宰端补库等政策影响,集团场带动散户压栏挺价,供应量缩减显著,给予现货价格上涨支撑。同时,在情绪面、资金面影响下,期货盘面价格迎来大幅拉涨,临近周末小幅回调,目前仍处高位震荡。
据卓创资讯监测,国内外三元交易周均价13.8元/公斤,周环比上涨11.2%。饲料原料价格方面,伴随主产区物流问题缓解,全国玉米价格小幅上涨;美豆播种进度不及预期,外盘美豆期货上涨对国内豆粕期价起到提振作用,但因开机率增加,豆粕现价反表现偏弱。养殖利润方面,饲料价格微跌0.07%,当前自繁自养亏损为136.95元/头,周环比亏损减少163.46元;外购仔猪育肥实现扭亏为盈,平均盈利72.57元/头,周环比亏损减少109.01元/头。
据涌益咨询反馈,出栏方面,部分厂家推迟出栏计划,周度出栏均重微涨至117.23公斤。补栏方面,周内15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506元/头、1,636元/头,分别较上周上涨62元/头、25元/头;卓创方面监测50kg二元后备母猪、7kg仔猪价格延续回暖趋势,补栏情绪回升,从仔猪、母猪价格走势来看,养殖端相对优先看好下半年猪价。需求方面,上周日均屠宰量周环比增加6.14%,周末因终端市场白条走货难度大而缩量。
近期猪价上涨原因存在一定非理性因素干扰,后续待出栏节奏回归理性,短期价格将面临阶段性回调。策略上,当前盘面看涨情绪坚挺,建议暂时观望为主,或短线轻仓逢低做多,关注上方1,8000元/吨套保压力位。
豆粕:国际市场:上周CBOT大豆继续上涨,周五明显回落,但总体仍保持强势。南美方面,巴西收获完成87.1%,其中南里奥格兰德完成34%;阿根廷截至4月20日收获完成30.8%,但大豆优良率继续下降至18%。美国方面,国内大豆榨利仍旧超高,压榨周报显示上周榨利升至4.21美元/蒲,对比之下去年同期仅2.12美元/蒲。上周五印尼政府宣布自4月28日起禁止食用油及其原材料出口,利好植物油市场,美豆油走强也将间接利好美豆。美豆出口强劲,周度出口销售报告中旧作销售订单46.02万吨,符合市场预期,新作出口销售净增124万吨,超出市场预期。美国新作已经开始播种,截至4月17日种植率1%,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分别为3%和2%。目前美豆产区干旱面积占比略高于去年同期,未来继续关注天气形势。短期几乎看不到供需面出现明显利空的可能,预计美豆继续偏强运行。
国内市场:CBOT大豆高位运行,巴西CNF升贴水总体持稳,国内进口大豆成本居高不下。现货供需上,4月22日进口大豆抛储成交率78.63%,4月29日将继续拍卖50万吨进口大豆。进口大豆到港增加,上周油厂压榨量迅速回升至165.23万吨,预计本周开机率还将继续上升,豆粕供给相应增加。预计4-5月油厂库存见底回升,现货基差还有继续回落的空间。不过目前国内6月及以后买船不足,关注国内买船及油厂开机情况。
豆油:CBOT大豆上周冲高回落,在1700一线波动。南美大豆的减产令21/22年度美豆及全球大豆陷入供应紧张的状况,这奠定了豆类市场偏多的基调。新作种植已展开,美国中西部寒冷天气对播种不利,新作种植初期进度稍慢,且面临着玉米对于土地的激烈竞争,这将支撑美豆维持高位,从成本端支撑豆油价格。再加上俄乌战争还未结束,黑海地区葵油供应受阻、乌克兰葵籽新作种植预计也将受到影响,且印尼宣布限制食用油出口,国际豆油乃至整个植物油市场将维持高位坚挺局面,CBOT豆油已再创新高。国内方面,据 Mysteel 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 2022 年4月15日,全国重点地区 豆油商业库存约78.19万吨,较上周增加1.54万吨,仍处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4-5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期较大,油厂开机率将逐步回升,国内豆油库存或自低位有缓慢回升,现货基差预计将受到制约。结合豆油、棕榈油国内外基本面情况,大连豆油短期或将维持高位坚挺的局面。
菜油:加拿大菜籽减产令21/22年度全球菜籽供应紧张,而新作方面,加拿大平原天气寒冷潮湿可能导致种植推迟,再加上俄乌冲突仍在持续,乌克兰菜籽新作种植或将受到影响,出口物流也在持续受阻,且印尼限制食用油出口也将提振菜油的替代需求,ICE加拿大油菜籽期货飙升至纪录高位。国内方面,现货市场供需两弱,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截至2022年4月22日,华东菜油主要油厂商业库存为19.78万 吨,较上周减少0.43万吨。产地菜油CNF报价走高,进口倒挂仍维持高位;4月菜籽预报到港量少,原料供应偏紧,预计沿海港口菜油继续缓慢去库存。由于全球菜籽供应紧张,菜籽进口成本高企,进口难放量,沿海油厂开机率整体依旧偏低,且菜油进口利润也处于严重倒挂的状态,而国产菜籽余量已经很少,预计菜油大趋势还是去库,二季度国内菜油供应可能趋紧的。弱现实、强预期的影响下,结合棕榈油、豆油基本面情况,菜油短期料维持高位震荡或略偏强格局,后续需重点关注菜籽菜油买船到港情况、需求及去库存节奏。
棕榈油:上周BMD马棕及大连棕榈油价格高位震荡,俄乌局势持续紧张,市场对全球植物油供应紧张的担忧挥之不去,为盘面提供支撑。
生产方面,马棕协会MPOA公布,马棕4月1-20日产量较上月同期增长7.24%;PPOMA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1-20日马棕产量较上月同期增长7%,增幅有所扩大。东南亚棕榈油生产已进入增产周期,4月产量将环比进一步回升,目前马来官方正在采取措施加快外来劳工的入境审批程序,未来劳工问题对生产的制约作用预计将逐步减弱。出口方面,船运机构Amspec Agri、ITS、SGS公布,4月1-20日马棕出口较上月同期下降12.6%-18%,降幅较上半月有所收窄。印尼政策多变,受3月中旬印尼取消出口限制规定,4月马棕出口料有所下滑。但上周五印尼宣布从4月28日起,将停止出口包括棕榈油在内的食用油及其原料,以控制不断飙升的国内价格。印度尼西亚占全球棕榈油供应量的一半以上,也是全球最大的植物油出口国。在南美大豆减产制约豆油供应、俄乌冲突久拖不决限制着黑海葵花籽油的出口,而现在印尼再度实施包括棕榈油在内的食用油出口限制政策,无疑将加剧全球植物油贸易流供应紧张的格局。
国内方面,截至4月18日当周,全国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为35.3万吨,较上周下降0.25万吨,仍为过去五年同期最低。疫情影响下,油脂消费低迷,下游采购心态谨慎,市场仅零星成交。结合国际市场基本面情况,棕榈油价格料维持高位坚挺的局面,印尼再度限制食用油出口可能进一步推升油脂价格,但需警惕高位波动的风险,考虑到印尼国内仅能消化35%-40%左右的产量,出口禁运数周或给印尼棕榈油存储带来麻烦、进而可能影响到鲜果串的加工,且限制出口也将影响到印尼B30生柴补贴基金、进而可能扰乱生柴政策的运行,再加上国际市场的施压,印尼政策仍然存在变数,持续性可能不强,后续仍需关注俄乌局势发展、产地产业政策面动态以及宏观面风险。
白糖:上周ICE糖价自高位大幅回落,因印度糖出口供应压力、美联储将加大货币政策收紧力度令巴西雷亚尔出现大幅贬值以及油价大跌影响。巴西新榨季开榨偏慢,天气状况尚可令市场对新榨季巴西糖产量预期温和增长。巴西含水乙醇折糖价已接近24美分一线,与糖价价差进一步拉大,据Archer Consulting,巴西糖厂已在期货盘面对冲超过2000万吨糖用于出口,糖厂对22/23榨季出口糖的对冲进度达到约85%,虽低于去年同期的86%,但高于16/17至20/21年间52%的平均对冲进度。关注在当前醇糖价差巨大的情况下,糖厂是否会出现washout(回购期货)的情况。此外,截至4月15日,印度累计产糖3299.1万吨,印度糖协ISMA将21/22年度印度糖产量预估进一步上调至3500万吨;根据市场报告及港口信息,截至目前印度已经签订了大约800万吨糖出口合同,ISMA将21/22年度印度糖出口预估也上调至900万吨。印度超预期的产量,可能导致21/22年度全球糖供应出现小幅过剩。且若6-9月份西南季风降水正常,印度下年度产量预计还将维持高位水平,可供出口量或仍较大。印度大量出口供应前景令国际糖市上方空间受限,但巴西醇糖价差较大令新榨季糖厂制糖比存在变数,这也将限制糖价下方空间,ICE糖价料震荡为主,下方支撑位18.5-19美分。
国内方面,3月食糖进口量同比大幅减少至12万吨,但糖浆3月进口量较高,同比增加7.98万吨。广西制糖集团报价上周下调10-30元/吨,至5810-5860元/吨,整体销售情况有所转弱。广西甘蔗压榨基本结束,销区因疫情影响运输及销售情况不佳,3月到4月中旬的销售多为糖厂库存转移至贸易商手中,后期需关注销区终端消费情况能否出现改善。国内基本面驱动短期不足,目前配额外进口亏损较大,在外盘影响下,郑糖短期料震荡为主。
棉花:ICE棉价上周自高位有所回落,受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美元走强及周边商品下跌等因素影响。上周公布的美棉周度出口数据疲软,截至4月14日当周,21/22年度美陆地棉周度签约量进一步下滑,较四周均值低70%,创本年度新低;出口装运量也低于四周均值。疲软的销售数据令市场担心需求,尤其是中国需求。目前国际棉价仍处于高位,下游亚洲纺织企业对原料采购维持谨慎,部分企业延迟采购或转向混纺,原料高价向下传导不畅。此外,北半球新作种植期展开,各国扩种的预期较强。但鉴于当前美棉西南主产区仍偏旱,叠加21/22年度美国及印度陈棉供应紧张,外盘下方空间或仍受限,总体还将维持高位运行,关注宏观面的风险。
国内棉花现货上周价格平稳、成交走淡,因下游纺织企业采购意愿仍偏低,一些大厂刚需采购为主,量不大。据国家棉花监测系统对60家大中型棉花加工企业的调查,截至4月21日,全国销售率为48.1%,同比下降43.2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下降27.8个百分点,其中新疆销售率45.3%,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下降29.4个百分点。新疆轧花厂库存压力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贷压力将增加,销售也将更加被动。
下游棉纱价格延续偏弱,纺企出货意愿增强,低价令部分地区走货有所加快,整体成交略有好转,但幅度有限,纺企库存高位仍有进一步的累积,棉纱生产仍处于大幅亏损状态。坯布市场延续清淡,新增订单依旧不足,织厂产成品库存高位继续累积,纺织企业负荷继续下调,临近五一节,预计中小纺织企业放假较多,企业整体信心不足。
综合来看,内外棉、内外纱深度倒挂,外盘高位运行将对国内市场形成支撑。但国内下游纺织企业产成品库存高位持续累积,纱布行情偏弱,纺企生产大幅亏损,产业情况较差令其对原料采购低迷,而轧花厂库存压力大、还贷压力也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郑棉上行阻力较大,料维持高位震荡格局。
生猪:上周主力合约已切换至LH2209,新设交割库落地。短期,受广东省调运政策、收储、屠宰端补库等政策影响,集团场带动散户压栏挺价,供应量缩减显著,给予现货价格上涨支撑。同时,在情绪面、资金面影响下,期货盘面价格迎来大幅拉涨,临近周末小幅回调,目前仍处高位震荡。
据卓创资讯监测,国内外三元交易周均价13.8元/公斤,周环比上涨11.2%。饲料原料价格方面,伴随主产区物流问题缓解,全国玉米价格小幅上涨;美豆播种进度不及预期,外盘美豆期货上涨对国内豆粕期价起到提振作用,但因开机率增加,豆粕现价反表现偏弱。养殖利润方面,饲料价格微跌0.07%,当前自繁自养亏损为136.95元/头,周环比亏损减少163.46元;外购仔猪育肥实现扭亏为盈,平均盈利72.57元/头,周环比亏损减少109.01元/头。
据涌益咨询反馈,出栏方面,部分厂家推迟出栏计划,周度出栏均重微涨至117.23公斤。补栏方面,周内15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506元/头、1,636元/头,分别较上周上涨62元/头、25元/头;卓创方面监测50kg二元后备母猪、7kg仔猪价格延续回暖趋势,补栏情绪回升,从仔猪、母猪价格走势来看,养殖端相对优先看好下半年猪价。需求方面,上周日均屠宰量周环比增加6.14%,周末因终端市场白条走货难度大而缩量。
近期猪价上涨原因存在一定非理性因素干扰,后续待出栏节奏回归理性,短期价格将面临阶段性回调。策略上,当前盘面看涨情绪坚挺,建议暂时观望为主,或短线轻仓逢低做多,关注上方1,8000元/吨套保压力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