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东证期货煤焦钢矿_黑色产业链数据周报_20220410
(2022-04-11 08:16:41)
(转发)东证期货
煤焦钢矿_黑色产业链数据周报_20220410
增强13301066923
钢材:
本周钢材期现货价格震荡运行,期价表现偏弱,基差略有走强。螺纹及热卷5-10价差均有所回升,而盘面利润仍继续下降。
受到疫情和清明假期的双重影响,需求继续走弱。本周Mysteel五大品种的累库速度有所加快,螺纹周表观消费量回落到300万吨以下,同比降幅接近35%。目前来看,由于上海疫情尚未看到拐点迹象,华东地区需求依然受到压制,而上海疫情得到明显控制很有可能在5月以后。虽然华南和华北地区陆续解封,需求提升的幅度依然比较有限。同时,本轮疫情的高传播性使得各地防疫政策都有加严的可能性,后续需求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供应方面,随着唐山逐渐解封,铁水日产和成材产量均开始回升。虽然疫情导致华东钢厂原料补库和废钢到货仍受较大影响,但总体而言,供应预计不会进一步下滑。
整体来看,市场的核心逻辑仍在于弱现实、强预期。由于控制疫情的难度加大,压制需求的时间也会超出此前市场的预期。而供应受到的影响相对低于需求,未来几周去库形势也并不乐观。下游弱需求仍难以支持钢价的持续上涨,阶段性市场会存在回调风险。不过由于现实需求的弱势,政策发力的预期依然难以转变,因此预计价格回调的幅度也会相对有限。
铁矿石:
节后第一周,随着疫情演变,市场情绪转向谨慎,矿价高位回落。
此轮疫情再度打乱钢材复产节奏,此前市场多预判疫情结束后需求回补,供应中断。但随着疫情演变,终端复工拐点不确定性增强。时间拉长后,现货实际遭受的流动性风险不断堆积。本周螺纹表需较上一周基本持平,同比增速-30%。成材短期难以推涨,钢厂利润非常微薄,原料端继续推涨乏力。
但从中长期来看,考虑粗钢供应端迟迟未能恢复,疫情对废钢回收和运输造成较大损伤。趋势性回落尚不具备条件。就矿价自身基本面来看,当前需求全部来自于铁水修复的钢厂刚需。供应端因3月份美金矿到港太多进口亏损,4月份港口铁矿大概率去库。短期矿价调整更多源自疫情拉长带来的现货流动性风险。考虑高炉成本约4900-5000元,若双焦未见明显下移,整体成本端支撑下短期回调空间受限。
矿价短期回调,中长期仍然偏强。可少量短空,或暂时观望,等待流动性风险释放后择机买入。黑色走势受疫情影响较大,建议密切关注疫情变化。
焦煤、焦炭:
本周双焦盘面价格震荡走势,双焦接近平水,5-9价差走扩。
焦煤供应方面,国产开工率小幅下降,近期各地疫情较多,煤矿开工小幅影响。进口方面,蒙煤方面,近期甘其毛都口岸通关200车左右,贸易商对后市持乐观态度,拉运积极性增加,带动短盘运费有所上涨。库存方面,焦煤总库存低位继续去化,下游库存下降,港口库存继续去化,等待进口煤补充。
焦炭方面,现货价格持稳,第五轮提涨落地。焦企开工率稳定,近期由于疫情再度趋紧,运输受限,多地运输效率较慢。下游高炉开工增加,钢厂焦炭持续补库。
后期来看,黑色系整体仍是弱现实、强预期市场。目前由于多地出现疫情散发,抗疫形势趋紧,下游需求未起,导致钢材去库一般,高炉开工暂未起来,因此在弱现实情况下,虽然焦煤基本面偏紧,但高价格难以向下游传导,且目前盘面透支预期。市场疫情后下游需求仍有恢复预期,因此双焦价格高位震荡为主。
动力煤:
随着国内日耗季节性走弱,整体煤炭供需阶段性转向宽松。港口库存积累加快,煤价从前一周1350回落至1280元/吨。
供需层面,4月份以来日耗增速继续下滑。叠加疫情因素,整体日耗下滑速度有所加快。CCTD25省份电厂库存天数从3月末16天左右回升至18天。供应端维持高位开工,整体开工率维持100%。但考虑3月末开始的全国安监大检查,实际产能利用率释放略有受阻。
海外层面,欧洲继续宣布禁止俄罗斯煤进口。受汇率和物流影响,俄罗斯煤3月份以来出口量明显下降。日韩、印度等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海外煤炭市场预计阶段性平稳。但考虑俄罗斯煤缺口持续,主要买家都集中印尼煤和澳煤,海外煤价易涨难跌。
短期需求季节性回落,建议暂时观望,等待下游补库。
集装箱运价:
中国出口集装箱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运价本周小幅回落。
吉林疫情环比改善,但上海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华南等多地疫情陆续发酵,全国防疫管控继续收紧。由于道路交通限制,内陆运输面临挑战,跨省、跨市运输不畅导致出口货物和进口原料难以及时抵达港口和工厂,预计4月出口环比将继续走弱。
港口方面,美西港口等泊集装箱船维持70艘左右的水平,拥堵改善趋势放缓,近期美湾和美东港口拥堵仍在恶化。虽然近期受国内疫情影响,亚洲地区集装箱发运量环比回落,美国港口拥堵恶化速度或出现放缓。但5月美西码头谈判引发的市场担忧仍然存在,美国零售商提前备货的需求会随着中国疫情改善进行集中释放,供应端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中国方面,港口基本维持正常运营,虽然港口提箱和送箱受到较大影响,但码头装卸基本维持正常,关注跳港和航次取消的情况。
短期受疫情冲击影响,运价短期仍有回调可能,但供需预期偏紧,运价中长期仍维持偏强震荡。
本周钢材期现货价格震荡运行,期价表现偏弱,基差略有走强。螺纹及热卷5-10价差均有所回升,而盘面利润仍继续下降。
受到疫情和清明假期的双重影响,需求继续走弱。本周Mysteel五大品种的累库速度有所加快,螺纹周表观消费量回落到300万吨以下,同比降幅接近35%。目前来看,由于上海疫情尚未看到拐点迹象,华东地区需求依然受到压制,而上海疫情得到明显控制很有可能在5月以后。虽然华南和华北地区陆续解封,需求提升的幅度依然比较有限。同时,本轮疫情的高传播性使得各地防疫政策都有加严的可能性,后续需求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供应方面,随着唐山逐渐解封,铁水日产和成材产量均开始回升。虽然疫情导致华东钢厂原料补库和废钢到货仍受较大影响,但总体而言,供应预计不会进一步下滑。
整体来看,市场的核心逻辑仍在于弱现实、强预期。由于控制疫情的难度加大,压制需求的时间也会超出此前市场的预期。而供应受到的影响相对低于需求,未来几周去库形势也并不乐观。下游弱需求仍难以支持钢价的持续上涨,阶段性市场会存在回调风险。不过由于现实需求的弱势,政策发力的预期依然难以转变,因此预计价格回调的幅度也会相对有限。
铁矿石:
节后第一周,随着疫情演变,市场情绪转向谨慎,矿价高位回落。
此轮疫情再度打乱钢材复产节奏,此前市场多预判疫情结束后需求回补,供应中断。但随着疫情演变,终端复工拐点不确定性增强。时间拉长后,现货实际遭受的流动性风险不断堆积。本周螺纹表需较上一周基本持平,同比增速-30%。成材短期难以推涨,钢厂利润非常微薄,原料端继续推涨乏力。
但从中长期来看,考虑粗钢供应端迟迟未能恢复,疫情对废钢回收和运输造成较大损伤。趋势性回落尚不具备条件。就矿价自身基本面来看,当前需求全部来自于铁水修复的钢厂刚需。供应端因3月份美金矿到港太多进口亏损,4月份港口铁矿大概率去库。短期矿价调整更多源自疫情拉长带来的现货流动性风险。考虑高炉成本约4900-5000元,若双焦未见明显下移,整体成本端支撑下短期回调空间受限。
矿价短期回调,中长期仍然偏强。可少量短空,或暂时观望,等待流动性风险释放后择机买入。黑色走势受疫情影响较大,建议密切关注疫情变化。
焦煤、焦炭:
本周双焦盘面价格震荡走势,双焦接近平水,5-9价差走扩。
焦煤供应方面,国产开工率小幅下降,近期各地疫情较多,煤矿开工小幅影响。进口方面,蒙煤方面,近期甘其毛都口岸通关200车左右,贸易商对后市持乐观态度,拉运积极性增加,带动短盘运费有所上涨。库存方面,焦煤总库存低位继续去化,下游库存下降,港口库存继续去化,等待进口煤补充。
焦炭方面,现货价格持稳,第五轮提涨落地。焦企开工率稳定,近期由于疫情再度趋紧,运输受限,多地运输效率较慢。下游高炉开工增加,钢厂焦炭持续补库。
后期来看,黑色系整体仍是弱现实、强预期市场。目前由于多地出现疫情散发,抗疫形势趋紧,下游需求未起,导致钢材去库一般,高炉开工暂未起来,因此在弱现实情况下,虽然焦煤基本面偏紧,但高价格难以向下游传导,且目前盘面透支预期。市场疫情后下游需求仍有恢复预期,因此双焦价格高位震荡为主。
动力煤:
随着国内日耗季节性走弱,整体煤炭供需阶段性转向宽松。港口库存积累加快,煤价从前一周1350回落至1280元/吨。
供需层面,4月份以来日耗增速继续下滑。叠加疫情因素,整体日耗下滑速度有所加快。CCTD25省份电厂库存天数从3月末16天左右回升至18天。供应端维持高位开工,整体开工率维持100%。但考虑3月末开始的全国安监大检查,实际产能利用率释放略有受阻。
海外层面,欧洲继续宣布禁止俄罗斯煤进口。受汇率和物流影响,俄罗斯煤3月份以来出口量明显下降。日韩、印度等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海外煤炭市场预计阶段性平稳。但考虑俄罗斯煤缺口持续,主要买家都集中印尼煤和澳煤,海外煤价易涨难跌。
短期需求季节性回落,建议暂时观望,等待下游补库。
集装箱运价:
中国出口集装箱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运价本周小幅回落。
吉林疫情环比改善,但上海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华南等多地疫情陆续发酵,全国防疫管控继续收紧。由于道路交通限制,内陆运输面临挑战,跨省、跨市运输不畅导致出口货物和进口原料难以及时抵达港口和工厂,预计4月出口环比将继续走弱。
港口方面,美西港口等泊集装箱船维持70艘左右的水平,拥堵改善趋势放缓,近期美湾和美东港口拥堵仍在恶化。虽然近期受国内疫情影响,亚洲地区集装箱发运量环比回落,美国港口拥堵恶化速度或出现放缓。但5月美西码头谈判引发的市场担忧仍然存在,美国零售商提前备货的需求会随着中国疫情改善进行集中释放,供应端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中国方面,港口基本维持正常运营,虽然港口提箱和送箱受到较大影响,但码头装卸基本维持正常,关注跳港和航次取消的情况。
短期受疫情冲击影响,运价短期仍有回调可能,但供需预期偏紧,运价中长期仍维持偏强震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