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阅饼,悦饼?
石出
这是罗莎月饼店打出的广告,意在攻关,目的是推销月饼。有用吗?或许,我独曰:未必然。理由何在?听我说说心里话。
先说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过节那天,再忙,再手头不“活泛”,月饼是要买的。过任何节日,只是小孩子看来热闹,对父母来说,过节只是一种风俗,一串日子中的一个节奏。到时候即照章办事。有一种心态测试法:如果你每个节日都感到欣喜,你的心理年龄还很年轻;你认为不过如此,那就是老了。
在过中秋节由父母操办,我们欣喜盼望的时候,月饼是一种薄饼。或许是我们没见到过如今这种相棋状,菊花形的月饼。每个中秋节都是吃的薄月饼,馅里有冰糖•猪油•白糖,外面沾上黑白芝麻。吃起来香•甜•脆,一嚼还嘎吱嘎吱脆响。名叫“冰薄饼”,如今,我的老家已把它作为土特产品保留了下来,老家有人来成都,每次都会捎几封来。吃几口就不吃了。我嫌那冰糖硌牙,吃起来不顺溜。后来,月饼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吃起来松软了,但,油性也大了,一次最多吃一个,两个的,吃多了不好消化。单位分月饼量都比较多,吃不完的,只好拿来就着稀饭当早餐。有同事跟我说:“宁可啃馒头,也不吃月饼。”可见,月饼只能拿来过节应景,当饭吃就不实用了。
次说阅饼。
阅饼,顾名思义,就是拿来看着玩。月饼虽说用来吃不实用,但用作看的功能,不说没有,很小。最多只在个头大小、造形上做点文章,得个“精致”或“别致”的喝彩。如果真把月饼用来看着玩,可以收藏,那可就推陈出新,大大丰富月饼的种类了。以国家分,有“中国月饼”、“西洋月饼”;以民族分,可以有“汉族月饼”、“藏族月饼”••••••,以技法分,可以有“山水”、“花鸟”、“人物”月饼;以流派分,可以有“抽象派”、“印象派”、“写意派”等等。可,那是月饼吗?肯定不是,那是“画饼”。看来,月饼之作为看的功能是不能强调的。
但,月饼商人确实在“看”的功能上下过不少的功夫。月饼的包装越来越奢豪就是铁证。包装由软袋而硬盒,由纸盒而铁盒,印制越来越美,因此,月饼的价格也一路飚升上去,由几元、十几元,而上百、上千元。我们到底是在买月饼,还是在买珠宝玉器?这样奇高的价格有几个人买得起?那些吃“低保”的还过不过中秋节?因此,“消协”不得不出来呼吁:反对对月饼作过度包装。可是,任你年年喊“减精”,月饼包装仍年年豪华不减。
再说悦饼。
月饼既然只能用来过节应景,不能当饭吃,价钱又贵,过完节,把它遗忘了,这是自然。月饼也同夫妻关系一个道理:夫妻二人都应牢记一个原则,要想叫人舍不得你,必须让人觉得离不开你。一个连馒头都比不上的傢伙,让人很快遗忘了,冤枉哉?不冤也。
更有个别商人受利益驱使,为了多赚钱,不怕昧了良心,往月饼料里掺假使坏,传得最多的,是往月饼馅里掺和隔年发了霉的陈馅。这种消息每年都有。虽说过节吃着月饼,心里还得防着:可别中了毒什么的,把过节的好心情搅得十分“狗血”。今年八月份又有消息传出来,仍有个别月饼商家使用去年剩下的月饼馅做月饼。这如何得了!这月饼还让我喜欢得起来吗?
所以,月饼就是月饼,它是众多小吃中的一种,是过中秋节的应景果点。需要是需要,但谈不上十分的爱悦,更谈不上珍贵,如此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