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山里的孩子为什么不近视?

(2013-08-15 08:49:00)
标签:

近视

近视预防

近视手术

近视病因

健康

分类: 爱眼护眼

    【博主导言】很多家长都非常关注近视的病因。事实上,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有很多因素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非常重要。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高度近视是与遗传因素有关系的,也就是说与基因有关。但是,轻中度近视的发展,还是很多是因为环境因素,也就是用眼习惯。大家都知道,同样是汉族人,在古代和现在,哪怕同样是新中国,60年代出生的孩子和90年代出生的孩子,发生近视的比率差别就是很大的,这里面,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孩子看近更多,预防近视,也应该更多地从用眼习惯着手。但我们平时得到的印象还缺乏很客观的数据来支持,今天,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觉得很有意义,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以下内容来自网络,感谢原文作者,感谢相关的研究人员付出的努力。

【转载】山里的孩子为什么不近视?

     【转载】日前,天津市眼科医院验光配镜中心的医生来到天津市蓟县九山顶和九龙山的两所学校扶贫,打算为这里的近视儿童免费验光配眼镜。经过3天对6000个孩子都进行了详细的视力检查之后,所有人都无法相信近视率仅为0.7%,带去的100副眼镜竟然只送出去42副,绝大多数山里的孩子根本不需要眼镜。这样的结果,引起了眼科专家们的关注,一项市区和山区少儿近视对比调查由此展开。根据市区、蓟县周边地区少儿近视对比调查显示,14岁以上少儿近视率市区高达53%、蓟县仅为9%,其中山区只有0.7%,如此巨大的差异,专家解析其中原委——

  

14岁以上53%与9%的差异

    这次对比调查中,市区选择在河北区进行,在该区社区中随机选择1万名0至15岁儿童进行入户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整群抽样调查方式,能代表本市市区该年龄段儿童的近视发病率。原本针对山区的调查此次扩展到蓟县县城,除此前扶贫的6000名学生外,县城及周边的4000名学生也加入了调查行列。对市区儿童和蓟县儿童采用了同样内容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自身健康状况、家庭成员视力状况及生活学习情况和视力检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市区8岁儿童近视率达到了19.29%,10岁儿童则达到了30.56%,到14岁后近视儿童比例为53.57%。这与此前全国性调查及其他省市同类调查结果相似。市区儿童发现视力减退的平均年龄为9岁,初次戴镜时间为10岁。蓟县8岁儿童近视率为6.77%,10岁为8.56%,14岁以上儿童近视率9.59%,他们发现视力减退平均年龄为14岁,初次戴镜时间为15岁。其中山区8至14岁儿童近视率仅为0.7%。市区33%的儿童父母、祖父母中有屈光不正者,且屈光不正儿童中有遗传倾向的只占12%。蓟县6%的儿童父母、祖父母中有屈光不正者,屈光不正儿童中60%有遗传倾向。

  

视力主导因素有巨大差异

    尽管市区和县城儿童在喂养方式和生活方式及居住环境上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差异,但根据调查内容,家庭和学校是可控的视力主要影响因素,如在校时间、近距离用眼时间、户外活动时间都存在巨大差异,应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关注。此次负责调查的天津市眼科医院验光配镜中心主任李丽华特意将近视发病率极低的蓟县山区儿童的生活学习方式与市区儿童进行了对比。

 

在校时间:市区儿童平均7到9小时,部分儿童甚至超过10小时,山区儿童平均为5至6小时。

    专家点评:近视诱导经典试验表明,将一只幼年猫关在仅有一扇窗户的笼中,3个月后,猫的视力发育明显滞后,其视力最远距离仅为笼子的宽度。孩子们长时间在教室内,视线范围严重局限,必定影响视力发育。

  

近距离用眼时间:市区儿童每天除上课外,平均写作业时间包括在校写作业时间3小时。操作计算机每周2到4次,每次1至2小时,玩游戏时间每周2至3次,每次1至2小时。山区儿童平均写作业时间0.5小时,操作计算机时间和每周玩游戏时间均为零。

    专家点评:儿童视力发育的最佳状态是每天阅读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看10分钟近,再看10分钟远,也就是说,看远看近的比例是1:1。这在市区绝不可能做到。但市区学校和家庭应当让儿童做到近距离阅读时间45分钟后,保证望远处10分钟,也能达到视力保护的效果。视频终端对儿童视力的伤害已经得到全球眼科医生公认,市区儿童家长应严格限定儿童看电视、使用电脑、玩游戏的时间,每次使用电脑20分钟必须连续眨眼20下,望远10分钟,以放松睫状肌,缓解视疲劳。

  

户外活动时间:市区儿童每天平均户外活动时间为0.15小时,山区儿童则为2.5小时。

    专家点评:市区儿童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山区儿童。但日常户外活动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市区与山区儿童身体素质明显不同。山区儿童每天有充足的睡眠,使眼睛整体处于非疲劳状态;经常户外活动则促进眼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市区儿童难以做到每天10小时睡眠,也应尽力保证8到9小时睡眠,而一些小学和初中毕业班儿童睡眠仅为6至7小时。市区儿童应尽量保证每天有1小时户外活动,年龄越小,户外活动时间应越长。

  

    此次调查还涵盖了儿童用眼环境的对比,包括照明、居住面积等儿童视力发育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市区家庭60%以上使用护眼灯,山区儿童没有人使用护眼灯,日常使用白炽灯、日光灯台灯。护眼灯和日光灯均有频闪,不能起到视力保护作用,无论市区还是山区儿童都应使用白炽灯台灯才能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此外,写作业时室内要开大灯,同时开台灯,灯光打在习惯用手的对面。使用白炽灯的台灯,灯光调在视线以下,避免过强的灯光照射眼睛,看电视也应开大灯,避免在黑暗中看电视,睡眠时要关灯。

 

   鉴于市区儿童望远受限,李丽华建议,市区儿童每天在家做两次晶体操,以增强眼部肌肉弹性,缓解视疲劳。具体做法是:家长将孩子喜欢的一页阅读物放大两种字号印刷,在5米处贴一张大字号的,另一张小字号的拿在手里,视线平齐举在距离眼睛33厘米处,让孩子阅读,先读一行远处,再读一行近处,反复进行,每天2次,每次15分钟。

 

来源:天津网

责任编辑:王元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