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鬼火”:超酷的视觉体验

(2009-08-11 12:36:43)
标签:

视幻觉

视觉系

色觉

鬼火

博文

杂谈

分类: 看图不说话
     本篇博文转载自我的好友“视觉系大师”。今天看到这个图片,真的感觉很不错。看到“视觉系大师”已经做了非常透彻的介绍,所以我就直接转载过来了。感谢“视觉系大师”的详细解读。“视觉系大师”将其命名为“鬼火”,图如其名,请大家一起分享。

“鬼火”:超酷的视觉体验

图片观察方法是:稍微贴近图片,眼睛注视中间的十字中心,不要转动眼球,精力集中、全神贯注,用余光注意周边那些红色晕染的圆圈,同时注意那个循环转圈的闪光点……坚持看几十秒……见证奇迹的时刻:那个闪动转圈的小点变成了绿色,而周边那些红色的小点竟然慢慢消失了!最后只剩一个绿色的小点在围绕十字中心旋转……

看出来了嘛?是不是觉得很神奇?是不是有点“鬼火”的感觉。哈哈,体验到神奇之后,就要晓得“奇迹”是如何发生的丫,下面听我专业讲解:

这个图片包含两个视幻觉原理,一个是注视微动,一个是色觉后效应。

其实,这张图片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有引用到,在讲注视移动与“目不转睛”的时候,用到了当时动画的一祯静态图。那里有详细介绍。简单来说就是当眼睛集中注视的时候,眼睛的注视微动可以一定程度降低,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周边视野会有一些选择性的缺失,尤其是这种周围晕染的渐进色。

至于为什么交替闪灭的红点会变成绿点呢?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色觉后效应。每种颜色都有其相应的互补色,比如蓝和黄、红和绿……互补的色光组合变成白光,互补的染料混合会变成黑色(根据是激发光还是反射光不同而不同)。人的眼底视网膜被红色的光源刺激之后,如果光源马上消失,因为眼底生物电的代偿机制,短暂时间视网膜会感觉其互补颜色,也就是绿色。具体可以参见“色差与色觉后效应”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发现,视幻觉常见的机理就那么几个,理解每个机制的原理,对一些复杂视幻觉的分析也就迎刃而解了。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视觉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