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婆婆
(2008-10-04 00:00:49)
标签:
婆婆老公孙女语言沟通韩国感恩孩子教育杂谈育儿 |
分类: 笑脸的事 |
来韩国,很多变化让我不能适应,没有了婆婆,家里空空的感觉,再没有人会算计好我们下飞机后到家的时间,来给我们做正好入口的汤;再没有虽然彼此说不大明白,但居然可以坐在一起聊天的景象;再也没有看到我带的礼物,然后说不用带礼物直接给钱更合她意;也再也没有宠爱孙女而背着我给她们喜欢的垃圾的食品,而我需要装作不知道。
我的婆婆前年离开的时候,我是怀着我家小三,所以没有来韩国送她,老公回来安慰我说家里人悲伤过后,知道婆婆去了更好的地方---天国,心理觉得很多安慰。
不过,对于婆婆的离开,我还是很伤心,直到现在还时常想念她。
我的婆婆不同于很多人观念里的韩国婆婆。她很大气,也很体谅晚辈。也许因为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妇女的关系吧。
老公是她最小的儿子,近四十岁时生的,婆婆对他的宠爱也爱屋及乌到了我,所以我们的关系不像是婆媳,她待我更像是待孙女。刚结婚的时候还叫过妈妈,后来都随老公侄子侄女们叫奶奶了,她也乐得答应而丝毫不介意。
我和她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天津机场,她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非常鲜艳的衣服,看上去根本不像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当时中国和韩国刚刚建交不久,从韩国到北京飞机需要到天津。)
婆婆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我和她的第一次见面,她送我的是一个十字架的项链,我现在还好好保存着,而且会一直保存着纪念她。婆婆的信仰生活很努力,对教会的侍奉非常热心。
因为我和老公决定要结婚了,所以婆婆来北京拜访我的父母。我早就有婆婆难缠的观念,更何况这次让我赶上个韩国婆婆,紧张的心情可想而知。但见到她后,她的热情让我轻松了很多。虽然我根本就听不懂她在讲什么,但她还是一个劲地和我说话。
接下来的日子,我依然听不懂她,她还是照样一个劲地和我说,不管她说什么,我都是微笑着对她。后来,我渐渐能知道一些韩文的单词,我们虽然还不能彼此用语言沟通,但居然有我们独特的交流方式,也能交流出哪个东西适合在韩国买,哪个东西中国更便宜的话题了。
她虽然非常希望我学习说韩国语,但从没有要求过我,这点让我觉得她很尊重我。
没结婚时,我妈总是说我“你这个样子,不知道以后谁家会倒霉”,而我都会回敬她“你放心,不会砸在你手里的”。
不过我确实是个十足的懒媳妇,没有孩子的时候,每天要睡到十点左右自然醒,婆婆都是把早饭做好,等到十点看我还没有起来的意思,就来敲我的门,居然让我吃完饭再接着睡,说饿着肚子睡觉对身体不好。而我前一天晚上洗澡换下的衣服,婆婆已经给我洗好了。现在想想,如果将来对我的儿媳妇,我是绝对不可能为她做这些的。
婆婆很大的幸福和乐趣就是给我们做饭,然后坐在旁边看我们香香的吃。老公的饭量很大,我总是说,婆婆就是我们公社的饲养员,把老公的胃口都撑大了。
婆婆很讲究体面,除了衣服一定要光鲜亮丽外,即使是在家不外出,每天也是必定要化妆的,而且吃过东西还一定会补妆。这是我非常不理解的,化妆需要二三十分钟,然后,卸妆再需要二三十分钟,中间还要补妆,每天不干别的了,在脸上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
婆婆很爱生活,在七十多岁时,她的腿不太健康,心脏也不好,但她几乎还是不停地去旅行,去美国,去埃及、以色列、欧洲。即便来北京,住不过三个星期肯定要走,过不了多久,说想我们然后又来。
每次来北京,婆婆总是说也许是最后一次了,但还是过不了多久会再来,不过前年初的那次真地变成最后一次了。我和老公对她的总结是,婆婆就喜欢出关、入关、登机的这些过程。我对她说,身体这么不好就不要去远处了,她说正因为身体不好,所以才要多出去走走看看,不能就在家里等着死了。
这个观念对我影响很大,我想我也会尽量让自己活着的日子充实和有色彩。
我和婆婆一直相处的很好,但如果我和老公闹别扭冷战,她就会对我说,女人要包容男人、谦让男人,让我主动和老公和好。这哪是咱的传统啊!只有等着老公道歉的时候,哪有咱先示弱的道理。不过,我都是微笑着对她说“对对,我知道了”,不过就是不做。然后心理抱怨她不向着我,不让老公快点给我道歉,关键时刻还是向着自己的儿子。
很喜欢看老公和婆婆在一起的样子,一幅慈母加孝子的温馨场面,老公一米八二的大个子,在街上搂着婆婆的肩膀,或是婆婆挎着老公的胳膊,婆婆满脸自豪的样子。我就是看到这幅画面,才决心了也一定要有个儿子,到我老的时候,被他搂着,可以靠着他宽大的肩膀,可以挎着他温暖的臂弯。
纪念我的婆婆,请她相信我们一定会更加幸福,也愿她在天国享受主的荣光。
2008年10月1日汉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