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这个时候,王岳伦导演出了部作品,叫《十全九美》,至于为什么没叫《十全十美》,看完《熊猫大侠》,相信你就明白了。
我觉得《熊猫大侠》作为一部电影,是很不负责的,这一点与《大内密探灵灵狗》很相似,当电影只是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时候,就不能算是电影了。比如《三枪》的张艺谋把小沈阳吸纳进去,最后小沈阳还是小沈阳,只能演小品,当然要想演大片,你至少得叫来大沈阳。
《熊猫大侠》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剧本的问题。全世界的好电影都需要好的剧本,没有故事情节的电影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但以目前的形式来看好像中国的好编剧都死光了。《熊猫大侠》究竟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基本上无答案,我只知道贯穿全片有一个太白金星样式的白胡子老头一直在说:“你不是这块料!”最后发现人家是这块料后不禁感叹:“事在人为,事在人为!”搞半天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说,你想讲这么个大家都已经知道的道理你没必要拍电影,你拍个短片或者动画片就可以了,甚至幻灯片都行,而拍个电影出来忽悠人这实在没有道理。故事本身乏味,各环节衔接又不流畅,很多人物的出现和不出现都其实没有多大意义。不明事理的人还以为这是无厘头,但学周星驰学得不像,像周正龙。
其次是里面的广告,我非常讨厌这样没有技术含量的植入广告。费尽心思整了个幼稚而老掉牙的“王黄不分”的桥段将黄老吉变成王老吉,未免也太粗制滥造了,浏阳河的酒提到桌上来个特写,你丫打起广告来还真是不含糊。植入式广告植得这么直接,商家们觉得值得的同时,我们几乎有被侮辱智商的感觉。
王岳伦找来一堆很土的演员,但是他们没有土如其分,尽管这些人几乎说遍全中国的方言,不过这都没有什么意义。很遗憾这些人凑到一起来拍电影,还好里面没有我喜欢的演员,所以在想吐的时候可以尽情地吐。这些很土的演员说了很多时髦的话,基本符合春晚小品的需求,可惜这明明是电影。还有就是里面那个熊猫,同样没有任何意义,假得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里面塞了个人,听说是花了几十万做的,还不如做只猫,这显然是拿国宝熊猫做文章赚票房,非常不厚道,也不人道。人家外国人拍《功夫熊猫》拍得比活熊猫还活,中国人拍《熊猫大侠》却拍出了个毛绒玩具。
如果要评分的话,我给这部影片的评分是负1分,我觉得这样的影片是不应该从正分开始计算的。至于为什么是负1分而不是负2分,因为之前我看到在湖南台的节目中,王岳伦曾表示要把《熊猫大侠》献给自己刚出生的女儿,他就算不是一个优秀的导演,至少可以以一个优秀的父亲挽回这一分,再说,负二,多难听。
所以,《熊猫大侠》给我的感觉基本是十全一美,如果算上去年那部《十全九美》,两者相加,王岳伦终于拍出了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