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开始就发生了些不正常的事,比如说中国男子足球队战胜了韩国。没有听错,是中国男足赢了韩国男足。在这开天僻地的时刻,电视、网络、报纸、足球专业或业余人士,个体户、流氓团伙、社会高端、人类废物、外太空不明生物,纷纷发表看法或动情感慨,歌颂21世纪中国足球拨云见日之大事。鉴于扑面而来的恭维气息过于浓烈,本人愿退避三舍,等待风头过后出来冒泡两颗。但据这两天观察,胜利赞歌的浮云不散,大有肆意扩张之势,所以决定将冒泡日程提前。
32年,对于球迷来说,那过于残忍,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几个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32年。那种完全的被压制是一种变态的憋屈,何况是面对着世界杯预选赛、亚洲杯、亚运会、东亚四强赛等足球赛事都无法回避的邻国。3:0的大胜确实很解气,也很有节日气份,但要冷静的是,这并不代表中国足球从此就不再恐韩。而对于克韩的说法则更不可思议,太可汗了。你赢一次你就克人家了,那香港胜你一次人家要说克你估计你也不知要急成啥样,所以说这不知道是国人的卑微还是国人悲哀。
有人会突然觉得,中国队的实力还是挺强,这么多年赢不了韩国是出于偶然。对于中国队实力究竟是不是挺强我不肯定也不否定,因为这实在没有意义(看了那么多年的中国足球难道还不知道这东西的底细),但是胜不了韩国决定不是偶然。尤其是近几年,中国队明显无论实力还是实力之外的范畴都差人家一大截,你胜不了韩国是偶然,胜不了日本难道也是偶然,剩不了伊朗沙特还说是偶然吗?这无疑是一个扯皮的说法。
但是有点值得肯定的是,国足战胜韩国完全是贫民变成暴发户的经典案例。在中国足球处于最低潮的时候,突然来这么振奋的一手,这种短时间的高潮已经足够给男足和球迷们带来强烈的快感。但是这样的高潮能够持续多久抑或带动多少其它相似的高潮,就不得而知。中国足协一定不要因为高潮而高调,摆在中国足球面前现实的问题犹如大山,不是那么轻易能够趟过去。该抓的赌依然要抓,该打的假依然要打,该扫的黑依然要扫。
抛开深层次的东西不讲,国足胜韩国至少是一次信心的回升。中国球员在假球、黑哨、怒骂的复杂环境中,承受多层压抑和压力,能把球踢好,确实要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而今,终于破强敌韩国,在面对强手的时候,至少也能挺起腰杆踢球了。
习惯性怀疑假球也不厚道,因为韩国人不会那么轻易被笼络,他们对于足球的情感,绝非非洲贫穷国度所能比拟,2002年世界杯早已证明。
让口号沉眠于历史,让足球少点民族的色彩。击败韩国不仅是一项尴尬纪录的终结,更是预示如同中国足球暴发户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