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的镇馆之宝(组图)

(2010-04-24 08:02:53)
标签:

铜像

丹麦

镇馆之宝

安徒生

上海

世博

捷克

幸运浮雕

杂谈

http://un1.zhuna.cn/Ads_Files/2/950-90.gif

 

丹麦馆:安徒生通话中的小美人鱼

http://www.news365.com.cn/wxpd/tp/sb/201004/W020100420381190939464.jpg

   作为哥本哈根乃至丹麦的象征,小美人鱼铜像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海滨,铜像高约1.5米,基石直径约1.8米,由丹麦雕刻家爱德华·艾瑞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创作完成于1913年。近百年来,她一直静静地坐在港口岸边,神情忧伤,思念着她爱恋的人类王子,也思念着深海底下她的王国与亲人。与此同时,她也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并使“不看美人鱼,不算到过哥本哈根”的说法流传开来。

捷克:抚摸能有好运的青铜浮雕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F/FF/FF88329B66D82993A861C9D4BFF74ED9.jpg

   布拉格的查理大桥具有650余年悠久历史,这座石桥既是布拉格古城防洪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桥墩上依次陈列的数十件雕塑颇具艺术欣赏价值。而依照民间习俗,桥上的青铜浮雕则被布拉格市民和世界各地游客不断抚摸,表达祈福之意。

卢森堡:金色少女像

实拍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的镇馆之宝(组图)

 全身镀金的“少女”雕像由著名的卢森堡艺术家ClausCito先生于1923年创作,坐落于卢森堡市中心观光心脏宪法广场。身着战袍的少女,微微欠身,呈献上手中的橄榄枝,鸟瞰整个城市,因此这尊雕像象征着自由和抗争。在卢森堡,“金色少女”是站在宪法广场中央高耸的英雄纪念碑顶上。该纪念碑于1923年完工,当时是为了纪念“一战”中阵亡的3000名卢森堡士兵而建。1940年,英雄纪念碑遭纳粹推倒,在“二战”之后重建,因此具有了双重意义。

法国:七幅名画

    7件法国大师名作将分别乘7架飞机运抵上海,作为法国馆的镇馆之宝向观众展示,此前,这批珍品从未同时在法国境外展出过。

    法国馆首席代表透露,每件国宝价值都超过1亿欧元,法国已为其中5件展品买好了5亿欧元(约50亿元人民币)的保险。 世博会期间,这7件艺术品将在法国馆二楼展出。法国馆负责人说,只要观众通过正常安检,都可以近距离欣赏这些艺术珍品。

http://www.souquanwang.com/UploadPhotos/2010-4/20104199344734.jpg

    《阳台》  作者:莫奈(1832年—1883年),人称“印象派之父”。  简介:莫奈是地道的巴黎人,出身上流社会,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巴黎上流人士生活,由于画风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视觉和观念的强大冲击,被批判为“生硬而缺乏规范”。1883年4月的最后一天,莫奈死于流行一时的坏疽病。

    莫奈名言——艺术需要简洁,就像说话一样,言辞简洁令人愉悦,啰里啰唆使

 http://www.souquanwang.com/UploadPhotos/2010-4/20104199345580.jpg

    《晚钟》  作者:米勒(1814年—1875年),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简介:这幅《晚钟》最初只卖了1000法郎。1875年,米勒因咯血病去世,死后不久,法国花80万法郎购回《晚钟》并永久珍藏。  

    “在我第一次以目光触及米勒的《晚钟》时,我知道,我已深刻地被它所俘获,这是一种无言的震撼力,像一股澄澈的电流,一下子击遍我的全身……”一位网友这样评价这幅油画。

http://www.souquanwang.com/UploadPhotos/2010-4/20104199345621.jpg

    《青铜时代》  作者:罗丹(1840年—1917年),法国杰出雕塑家。  简介:这个雕塑和真人一样大,高1米74,模特是个身材超棒的年轻士兵。  这件作品最初在布鲁塞尔一个沙龙展览会上展出时,还曾遭到很多画家无情的嘲笑,有人在它身上挂一块牌子,上面写:本铜像按模特肉体浇铸而成——因为雕得实在和真人太像了!一时间,罗丹被视为骗子,《青铜时代》也被勒仼/TD>

http://www.souquanwang.com/UploadPhotos/2010-4/20104199346360.jpg

    《咖啡壶边的妇女》  作者:赛尚(1839年—1906年),人称“现代画家之父”。  

    简介:这幅画里的女人据说是塞尚他家附近的一个用人。专业人士解读此画——这种几何方式以及画家对传统透视法的随性表现方式,都宣告了空间及形状结构的破坏……1906年10月,塞尚外出写生时遇到暴雨,几天后死于肺炎。

http://www.souquanwang.com/UploadPhotos/2010-4/20104199346371.jpg

    《化装间》  作者:博纳尔(1867年—1947年),出生于法国,早期从事广告和舞台美术设计。因为对色彩有着细腻、敏锐的感受力,有“色彩魔术师”之称。  

    简介:画里有两男两女一共4个人,在一个剧院的豪华包厢里。最里面最隐蔽的那个男的,就是定制此画的画商约瑟夫,最前面露了半个脸的男的是他弟弟,两个女人是约瑟夫的老婆和他弟妹。

http://www.souquanwang.com/UploadPhotos/2010-4/20104199346797.jpg

    《餐点》(又名《香蕉》)  作者:高更(1848年—1903年),法国印象派杰出画家。

    简介:高更当过海员、股票经纪人,后来辞去那时就令人羡慕的银行工作,全心投入画画。为了专心画画,他抛弃了老婆和3个孩子(当时他老婆肚子里正怀着第4个孩子),一个人去过穷苦和孤独的艺术生活,直到1903年5月8日心脏病发作,孤独去世(也有人说他得的是麻风病)。

http://www.souquanwang.com/UploadPhotos/2010-4/20104199346112.jpg

    《阿尔的舞厅》  作者:梵高(1853年-1890年),荷兰人,19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简介:这幅作品是梵高在1888年秋天和另一位艺术大师——高更合作的,画的是他俩经常光顾的一家舞厅的一个晚上。  梵高和高更两位大师刚开始合作还好,后来因为个性迥异,经常争吵。就在这幅作品完成不久的一个晚上,这二位又因为观点不同激烈争执,大打出手。高更大师气跑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名画《水果篮》

http://img1.gtimg.com/2010/pics/30385/30385634.jpg

将在意大利馆中展出的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名作《捧果篮的男孩》

http://img1.gtimg.com/2010/pics/30385/30385660.jpg

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名作《水果篮》

3月18日,意大利馆活动与展示方案公布。一大批代表意大利文化艺术最高水平的展品与艺术家将亮相世博会,其中分量最重的莫过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著名画家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的两幅杰作——《水果篮》和《捧果篮的男孩》。这不但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第一次到中国展出,也是这两幅画作第一次走出国门。

尼泊尔:佛祖舍利

http://cn.yimg.com/gallery/bbs/2010041414380210933833.jpg

 佛祖真身舍利将从尼泊尔送到中国,以专机形式送到上海,供奉在尼泊尔馆佛塔的塔心,观众可以登上塔顶,自上而下瞻仰。尼泊尔馆方面还计划将蓝毗尼的佛祖脚印复制后,放在佛塔内进行展出。传说佛祖诞生时正好走了七步,第一步的脚印如今还可在当地寻到遗迹...

奥地利:茜茜公主

http://cn.yimg.com/gallery/bbs/20100414172955109338525.jpg

1873年的维也纳世博会上,最耀眼的明星当属36岁的奥地利皇后茜茜公主。20世纪拍摄的电影《茜茜公主》,更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难忘记忆。2010年,“茜茜公主”将伴随奥地利馆来到上海世博会,成为奥地利馆的重要展示内容。...

新西兰:1.8吨重玉石

http://cn.yimg.com/gallery/bbs/20100414172955109338222.jpg

  新西兰馆的镇馆之宝——一块重达1.8吨的Pounamu(玉石)巨石。玉石将被安置于新西兰馆的迎宾区,游客不但能面对面地观赏,还将能亲手触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