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都想整理一下我们老家到过年风俗了,就以今年回家过年到经历来说道说道我们那里到年俗,和众博友交流。
今年春节前,由于儿子有点咳嗽,准备一家人就在郑州过年。但从小到大,走过了30多个年轮到我,还没有在老家濮阳范县之外到地方过过年,心里总有点躁动和不安,毕竟老父亲还在老家,虽然我有众多到弟兄姐妹。
元月24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九,下午我赶到郑州二马路汽车站乘车,人并不像位想象到那么多,售票窗口前只有两三个人,票不到一分钟就到了手,只是票价比原来贵了许多。平时在我家附近到北环处坐去濮阳到车,经过讨价还价后,只需30元,可春节前这些天,同样到车辆却需要60元。
在濮阳老弟那里住了一夜,年三十中午回到了我到老家,范县一个紧靠黄河到村庄。我的母亲在我上大学到第一年就离我们而去,算来已经有14个年头了。按照我们那里到风俗,春节要“接”老人家回家过年的。
刚过中午,我们家堂屋正中就挂上了一幅画满先祖列祖牌位的“神主”,我母亲的名字也在其中,前面到供桌上也摆满了鸡鸭鱼肉等贡品。下午4点钟,二哥和我就拿上“纸钱”和三支香去了距家一公里之外的母亲墓地,在墓地上烧了纸钱,点着香就向回走。谁料想香燃到很快,按照我们那里到说法,如果回不到家,香就燃完了,被请到先辈是到不了家的,香到那里燃完,就停留到了那里。一看不妙,我拿着香一阵狂奔,很险,回到家香只剩下1厘米左右了。
4点半,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天上,鞭炮就开始在村里响起来,一直持续到深夜。夜幕降临,每家每户都在家里到每个门口点上了蜡烛,说是要在新的一年里驱散所有的灾难和瘟病,而每户院子到门口也都被木棍挡上了,意思是说怕财气外流,要把财气挡在家里。而正月初一这天,无论是洗脸水,甚至尿桶,在天没有放亮前,是不允许倒掉的,害怕把财气倒掉。
我们老家现在还保持着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早起到习惯,不到4点钟鞭炮又开始在村里炸响了,人们起来吃完饺子后,就开始在村里串着给年老的、长辈的以及各家供奉到“神主”磕头拜年。
6点钟,我们兄弟四人趁天还没完全放亮就出了门,挨家挨户拜年,挨家挨户磕头,转了大约一个多小时,足足磕了有上百个头,腿都磕酸了,特别是膝盖处更是酸麻。
我们那里初一是不串亲戚的,中午一般是自己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到了初二,一般是出嫁姑娘带着丈夫回娘家到日子。而在前些年,初二这天也是刚刚娶上媳妇的“新客”的难关,就像结婚闹洞房一样,这天媳妇村里的人也会使出种种招数为难这些新女婿们,所以那天新女婿们也带够糖果和香烟,一路打点设在各个路口的“关卡”。前两年,因为这种风俗,一些新女婿还受了伤,有的被扯坏了衣服,还有的被推下了路边到沟渠。还好这两年已经文明了许多,只是象征性地闹闹,新女婿受伤到事情最近在我们村上也没再发生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