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密:奥运闭幕式上的“弹跃飞人”是如何炼成的

(2008-08-25 08:46:46)
标签:

杂谈

揭密:奥运闭幕式上的“弹跃飞人”是如何炼成的

 

揭密:奥运闭幕式上的“弹跃飞人”是如何炼成的

 

 

揭密:奥运闭幕式上的“弹跃飞人”是如何炼成的

 

揭密:奥运闭幕式上的“弹跃飞人”是如何炼成的

 

揭密:奥运闭幕式上的“弹跃飞人”是如何炼成的

在昨晚闭幕式的上篇最后一个环节《弹跃飞人》,200名少年脚踏特制的弹跳鞋,在舞台中央纵情跳跃、翻腾,充分体现了闭幕式“狂欢大PARTY”的主题。然而,这看似轻松的辗转腾挪背后,演员首先要突破的则是沉重。

 

音乐声中,他们一跃3米高,在空中自由翻着跟头,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

昨晚的闭幕式上,少林寺塔沟武校199名学生表演的《弹跃飞人》让不少观众好奇:他们是如何成为“弹跃飞人”的?

谜底就是他们腿上绑着的器械———弹跃龙。

弹跃龙一对一量身定做

去年9月21日,少林寺塔沟武校定制的首批弹跃龙,发放到学生手里。

18岁的孙亚第一次看见弹跃龙就喜欢上了,因为“很像科幻片里刀锋战士用的武器”。

这个形如弯弓、弹性十足的“鞋子”是德国人受中国高跷启发,发明的“会跳的高跷”,其英文名叫Skyrunner,意为在天空中奔跑的人。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弹跃龙是一项挑战极限的运动项目。而在中国,这项运动还未普及。

昨晚的闭幕式上,弹跃龙首次作为表演工具在大规模活动上使用,这也是少林小子第一次利用弹跃龙表演节目。

去年8月,塔沟武校接到北京奥组委通知,要为开幕式准备两个节目,一个是2000多名学生表演太极,一个是利用弹跃龙来表现年轻人的活力。

去年底,《弹跃飞人》被告知留作闭幕式用。

近一年的排练中,塔沟武校陆续从浙江一公司定制了300多双弹跃龙。每双弹跃龙都是根据表演者的身高体重,设定承受重量和弹跳参数,一对一量身定做。

腿绑20斤重沙袋练越野

第一次穿上弹跃龙,给孙亚的感觉是膝盖被绑得很紧,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控制,“要扶着墙边或依靠周围人的帮忙才能站起来。”

由高强纤维材料制成的“鞋子”重18斤,孙亚他们在最初训练时都在腿上绑上20斤重的沙袋练越野,一天跑8到15个2000米。

后来,沙袋改为钢板,重量从20斤加到40斤。两个月后,学生们基本上适应了“鞋子”的重量,可以自如行动了。

由于鞋底和地面接触面积不超过一个火柴盒大小,因此腾空做高难度动作的同时,还要保持落地的稳定性,这是训练中最重要的任务。

据教练董猛介绍,掌握弹跃龙的过程,就像小孩学走步一样,从原地踏步,到慢慢走,再到小跳,快跑,最后纵跳做各种高难度动作。

做动作前,学生们要先在蹦床上练习半个月,以学会如何在空中掌握平衡,最后再穿上弹跃龙开始真正的训练。

留下一名替补随队练习

在最初练习阶段,由于在空中连续翻跟头,很多学生出现呕吐、眼睛充血、脸发白的状况。“有个孩子还摔骨折了,我们特意留出1个人替补,跟大队伍练习,一旦出现意外马上顶上。”董猛说。

对于闭幕式上的表演,董猛告诉学生,一旦摔倒了,如果没啥问题就继续表演,能站起来就自己站起来,不能起来就让身边人帮助一下。弹跃龙摔坏了,就原地做造型,表演武术,“当然,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

闭幕式前半小时才确定怎么演

弹跳鞋蹦起来每次接触地面的面积都很小,所以雨可以说是这个节目的最大障碍。为了预防闭幕式当天下雨影响演出,表演团专门预备了两种方案:在场地中央进行表演,时间两分多钟;而一旦下雨,则会移到跑道上去表演,时间也会延长几分钟。

为此,小演员们每天都要进行两种方案的不同训练,而直到昨天闭幕式开始前30分钟,演员们才接到了导演选择第一套方案的通知。

挑战世界纪录

弹跃龙在国内还是个很少见的器具,200个人集体进行这个表演也让塔沟的这帮演员们成了国内最大的“玩儿”弹跃龙的群体。而在相互促进中,演员们能做到的动作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从目前能查到的资料看,世界上穿着弹跃龙连续做后空翻最多的是一个美国人,能做19个,而经过8个月的训练,这帮孩子们中间,已经有人能够连续做30个后空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