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白领单身人数已超过20万,其中‘高知人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恋爱能力的缺失与不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9日下午,郑州首堂关于“爱”的课程在商城路一大厦内开讲,参与者十几人中,最小的22岁,最大的40岁。
赵悦玲,毕业
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长期从事情感咨询的工作中,她发现“‘爱情’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但它的核心,却被我们忽视了”。
当天,赵老师通过河南婚庆协会及互联网,约请来自各行业的人员,进行恋爱培训的现场研究实验。
现场培训恋爱三部曲
爱的定义
15时20分,讲座开始,赵老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爱”字,请大家定义。答案五花八门:就是老想着对方;想和他一起过一辈子……
赵老师用了一句很简单的话定义:爱,就是他(她)的快乐,令你感到幸福。
“如果对一个人能有这样的感觉,就证明你是爱他的,这是恋爱的前提。”
爱的权利
“因为爱,你能有什么权利呢?”答案更是繁多:我有和他在一起的权利;我有让他爱我并对我好的权利……
赵老师说,爱所赋予你的,只有一个权利———为他(她)做事,使他(她)幸福。“有三个最典型的冠以‘爱’之名而实非爱的权利的状态:第一,要求对方回报你的爱。第二,企图控制对方的思想和行为。第三,要求你爱的人负责你的未来。”
此话一出,台下的人开始议论纷纷。赵老师解释说:“这些权利,并不是爱赋予的。我们正是抱着这种多余的权利,以‘爱’的名义来恋爱,来要求对方,结果导致了痛苦和失败。”
克服“照片效应”
“恋爱前,人们就已经确立了一个梦中情人的‘照片’,恋爱时,便会将恋人同这张照片对比。如果不能把注意力从你的‘照片’挪到对象身上,这种不满和不足将毁灭恋爱。”
“要克服‘照片效应’,首先要先了解自己,确定你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再去恋爱。”.赵老师说。
最重要的是心态而不是技巧
讲座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在座的人围绕爱的话题进行了讨论。一名参与者说:“有茅塞顿开的感觉。理解‘爱’,看来真不是容易的事。”
据悉,今年1月,北京已出现中国首家“恋爱培训班”。对此,赵老师说:“我所关注的不是关于谈恋爱技巧的讨论,只希望能改变人的心态。”她说,这是一种讨论式的集体心理咨询课程,最终目的是提升人们爱与被爱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