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八年新闻生活之三

(2006-03-22 18:46:33)
分类: 新闻八年
             往年糗事

   正式到东方家庭报上班的时间是1999年的7月15日,因为是第一天,大家都去的比较早,第一批记者是15名.无事,我们在东方家庭报6楼的大厅内闲坐.
一会儿,一位个子高高,脸上略带羞涩的青年人来到我们跟前,他就是我们记者部的主任汤传稷.
我们部门的人员,现在还大概还能记得住,有王芷荭、陈秀华、石长高、蒙乃栋、郑志刚和我几人。
  大概快到中午时,主管采编的副总编找我们到他办公室开会,是有关分线的事。进入他的办公室,见到的是一个瘦小但很精干的男子,他自我介绍说,他叫贡振国,是分管采编的副总编。
   一开始,贡总问我跑体育怎么样,当时听了这句话,心里感到很可笑,但没感乐出声,因为我向来不是一个热爱体育的人,对于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几乎是一窍不通。但那时性格还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扭捏了半天,也没敢发表意见。
   最可笑的是郑志刚,当贡总征求他意见的时候,他冷不丁地问了一句什么是线?于是许多人都偷偷地笑。
   王芷荭在一边向他解释,线也就是你和那些部门联系,从那些部门获得新闻。当郑志刚弄明白了线的概念后,自告奋勇地要求跑书法和粮食局。他当时的想法,他是粮食学校毕业的,又喜欢书法,这两块比较适合自己。
   但最终他还是没有跑成这个线,因为这两个线对于一家都市报来说,并不适合。
    而对于我来说,最后经过调查,领导还是打消了让我跑体育的念头,而是安排我负责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方面的报道。
    那时侯我绝对是属于弄不清的时代,这几个部门都是干什么的,连自己都搞不清楚。
    于是就开始学习相关的东西,所学的“教材”就是这些部门出台的各类文件。当时记忆力好,激情也非常地饱满,条件也简陋,所租的房子里连个电视也没有,阅读文件也就成了我的娱乐和消遣的方式。当时有些部门的文件我都能背下来。两年下来,在我的住处积攒下来的文件就有一米多高。
    而郑志刚当时和我是搭档,我们两个在刚开始出报时,还干过抄稿子的勾当,当然像郑州晚报、大河报这样的报纸是不敢抄的,我们就跑到河南工人报、城乡经济报的阅报栏去抄。把内容抄下来后,写稿子时仍然不敢去报社,就把自行车停在路边,趴在自行车的后坐上写。
    那时线索来源是比较单一的,我们没有钱买电视,也无法看电视新闻,当然那时也没有电脑,更不可能从网络上获得线索。所以只有整天整天地耗在一些部门的办公室内。
    在半年之后,陈祖强告诉我说,他买了一台电视,从电视上已获得了几条线索了。
    在那个时候,陈祖强着实让我羡慕了好长时间,当时的梦想就是挣了钱去买一台比陈祖强大的电视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