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罗寒蕾《金陵十二钗》

(2018-07-20 21:19:34)
标签:

罗寒蕾

工笔画

金陵十二钗

国画

红楼梦

分类: 美术评论

引语:

明天,也就是721日,《信徒——罗寒蕾工笔画展》就将在珠海的古元美术馆开幕,而其中一件最重要的代表作品《金陵十二钗》也将同期赴展,这是此件作品的首展,也将是最后一次公开亮相,因着这样一件可遇而不可求,可期而难再见的艺术佳作,笔者有幸观看,细睹深品之后,感受良多,不得不写下如下文字与大家共享。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曹学芹以自叙性和自传性的叙述手法因着笔下精妙优美的文字诗词、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爱恨交织的故事情节、草蛇灰线的情设伏笔,将宁荣两府由盛至衰的家族荣辱及宝黛钗之间的爱情悲剧推向了极致,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中一个无法超越的绝唱。而关于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美术作品也是屡见不鲜,但对《红楼梦》众多人物中描绘最多的恐怕就是正册中的金陵十二钗,且不乏一些名家的作品,如刘旦宅、戴敦邦、萧玉田、王叔晖、程十发、陈少梅、晏少翔、华三川等人,这些名家笔下的《红楼梦》人物,或设色写意,或重彩工笔,可谓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有的作品甚至被设计成了邮票或出了连环画,但这些作品多是借助人物典故或与之相关的环境场景来衬托人物的性格气质,以事境形似来达到意到神似,且所有这些作品无不是对某一个人物进行单一刻划,或是选取某一个场景进行片断式的描绘,因此能在一张画纸上对金陵十二钗进行全景展示就显得弥足珍贵,而我今天所要介绍的罗寒蕾老师的代表作《金陵十二钗》恰恰就是这样一件作品。

罗寒蕾,中国杰出的工笔画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她的人如其名,她的画如其人,冰凝于水而寒于水,葩诞于蕾而艳于蕾,她本人消瘦靓丽,清新脱俗,她的作品澄澈细腻,温婉秀雅。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心思细密,儒雅文秀的女画家,估计很难驾驭这样一个古典文学题材,并用自己的笔墨艺术来阐释表达作品中十二个性格迥异却又各具韵味的女性人物。

罗寒蕾最早的纸本白描作品《金陵十二钗》创作于2012年,因为这件作品让她欲罢不能,冥冥之中仿佛被一种力量所萦绕、牵拉。那时的她每一进入画室,只要看到这张画,总有种一辈子也画不完的感觉。正是在这种力量的牵绊下,罗寒蕾开始于2015年初着手我们目前看到的这幅重彩工笔《金陵十二钗》的创作,前后历时近三年,仅背景黑网的织绘就用了近一年时间,而创作期间的波折与艰辛,在此不一一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搜索相关信息,细细体味。

这幅《金陵十二钗》高1.3米,宽2.2米,尺幅可谓巨大,为了以最符合原著精神将金陵十二钗全部置于同一画面,作品选取的是小说第十八回贾元春被册封为贵妃后回家省亲的场景,画面采用非对称的平面散点进行布局,整个作品以开合有度的层次、明暗对比的色调、主辅相应的构图、重彩淡墨的晕染将整个画面凝重悲剧的气氛烘托到极致,画面的背景是一张巨大黝深的黑幕,黑幕层层织叠,如巨网一般笼住了画面中的所有人物,甚至包括观众本人也都因为看到这张画而逃不出这张网,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嬉笑怒骂,所有的爱恨情仇都牢牢地粘缚在了这张网上,在小说中这张网象征封建势力如枷锁般对爱情、对忠贞、对自由加以层层束缚;在现实生活中,这张网如同蛛丝萦缕般丝丝扣扣地牵绊着我们的生活,劳心、费神、伤情成了人生“恨无常”的主旋律。正如作者罗寒蕾对这幅画的自述一样“华灯丽影,亲人相见。几分亲热,几分拘谨。繁盛荣贵,烟尘一缕。我织了一张黑色的网,从此困住了所有的悲喜”。

与黑色背景相对的是头戴凤冠,衣着华丽的元春,精致的妆容,华贵的服饰,细密如金丝般的佩饰,所有明亮的色彩与背景深邃的黑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此,初看这幅作品,观众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全落在她一人身上,看到元春就可以感受到皇家的尊贵与气派,这种气场无比强大,强大到让你俯首称臣,不敢正视。元春的“正”与“威”成了渲染贾府盛世光景的最重要一笔,将贾家的荣华富贵推向了顶峰,而元春恰是这一家族光荣的象征,省亲表面上为着叙天伦之乐,实则揭露元春是被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它是权威与荣耀的集合,也是富贵与腐朽的牺牲,终归是一个无法逆转的悲剧人物。

罗寒蕾的《金陵十二钗》,初看是感受气场,再看则是细细品味,当你的目光聚焦完尊崇无极的元春后,会不自然地将目光转向其它角色,无论是从内到外,还是从左至右,每一个人物角色都会因其色泽的相对暗淡和线条的含蓄舒缓而不由地让你逐个细审,慢慢品味。与元春的“正”与“威”相比,其他十一钗则只有“侧”与“怯”,通过身体的侧来暗示地位的侧,而这里的“怯”既有“羞怯”,也有“胆怯”,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怯场”才会让观众体会到人物的至真至性与悲剧宿命。

画面中的人物站位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地方,作为四大家族嫡传的“迎”、“惜”、“探”三春及“熙风”、“李纨”、“巧姐”等人围绕元春居于画面中央偏右地方,而黛玉、宝钗、湘云作为族中外姓女子则独处左侧一隅,显示了当时社会主尊从卑的封建等级。而依据小说章回,当时省亲场景到场的应当只有九人,而另外三人则是被虚构填补上去的,这三人分别是刚刚离世的秦可卿、已然出世的妙玉,还有尚未降世的巧姐。十二钗当中,除了秦可卿和贾元春,其它人均是露出全脸的侧面像,而唯独元春是一个完完整整、端端正正的正面像,秦可卿则是只露了半张脸的纯侧面像,这种一正一侧的对比无疑暗示了斯人已逝、人鬼隔世的客观现实,也恰恰由秦氏之死和元春省亲的前后衔接来通过“丧”、“喜”两件大事,极写贾府表面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的顶点以及隐含的后世“忽喇喇似大厦倾”、“树倒猢狲散”、“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剧结尾。

在十二钗中,巧姐的站位也很奇妙,她没有站在生母王熙凤的身边,而是站在了迎春、探春、惜春和元春的中间,作为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一个没有以悲剧收场的关键人物,她的站位也恰好预示了“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命运归宿。还有一位虚构不在场的人物,就是妙玉,她站在画面的最右侧,而画面的最左侧则是黛玉和宝钗,依据《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的红楼十二曲中的《终身误》恰恰是以黛钗合一的第一曲地位奠定了林黛玉和薛宝钗并列第一的站位,她们是整个红楼梦悲剧的开端也是主线,而第六曲《世难容》说的就是妙玉,妙玉居于十二钗正册中的中间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红楼梦前八十回诸多判辞以及第七十六回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人在凹晶馆联诗的章回中,已明确点明妙玉是一个具有在后续章回中“如今收拾,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依我必须如此,方翻转过来”的一个具有收束性、翻转意义的关键人物。另外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是整个画面中有两盏宫灯,一盏孤零零立在“元”“迎”“探”“惜”(原应叹息)和黛云钗(待云拆)的中间,另一盏则立在秦可卿和妙玉的身后,而依据妙玉对黛玉和湘云所续的十三韵中的头两韵“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说的就是残烛将逝,油尽灯灭的秦可卿,而说者个人也未曾想到自己终归也会落个“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的悲剧命运。

画面中的十二个人物除了元春是坐姿,其他人物皆为站立,但站与站之间也有着莫大的区别,就拿画面最左侧的黛玉和宝钗这两个艺术形象来说,思想行为都有明显差异,而且从本质上说,一个是封建礼教的叛逆,一个是封建礼教的忠臣,是尖锐对立的,但你发现没有,黛玉虽是低首曲身,一手扶腮,一手垂袖,却在曲中显直;而宝钗躬身站立,两手作揖,一幅毕恭毕敬的样子,虽正却屈。象征着两人,一个虽受封建礼教的压迫却宁死不屈,仍留一幅傲骨;一个虽是封建礼教的卫道者却也不得不授人以柄,强颜欢笑。而画面中的另两个人物,王熙凤和史湘云,一个低首扬眉,双瞳上挑;另一个昂首低眉,双眸凝远,同样都是红唇微张,皓齿微露,同样都是若有所思,但一个面似和善,却心如虎狼;另一个娇憨似愚,却耿直爽朗,一个是虚情假意、精明狡黠的脂粉假英雄,一个则是豪放不羁、风流倜傥的女中真豪杰。

罗寒蕾《金陵十二钗》画面中所传递的信息还有很多很多,需要痴心之人用心读之,鄙人愚钝也只能先解读些微。一个人的艺术造诣或有高下之分,但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则没有厚薄之别,唯有“用心”二字,就像鲁迅先生对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的评价那样,“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正是由于曹雪芹是用心在写,是用生命在写,他写实写到力透纸背的程度,将原本最不新鲜的写实,活脱脱写成了远胜虚构与想像的新鲜,所以才会让《红楼梦》成为“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而罗寒蕾的《金陵十二钗》也无疑是她在用心去描,用情去画,用三年时间成就一幅画也绝不是易事,可以说句毫不夸张的话,罗寒蕾的《金陵十二钗》是目前我所见过最为写实,最为传神,最能打动人心的一件反映金陵十二钗的作品,可以说是工笔画中的传世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末了,随兴赋上一首藏尾诗,向创作如此精妙美术作品的罗寒蕾老师致敬!

纤纤素笔织锦罗,

朔风飒起未感寒,

时待含苞初孕蕾,

因钗成裳唯心作。

罗寒蕾《金陵十二钗》作品欣赏

http://s10/mw690/0017Yqw9zy7mbBXflix29&690

http://s2/mw690/0017Yqw9zy7mbBXlmk961&690

http://s15/mw690/0017Yqw9zy7mbBY7QFo7e&690

http://s5/mw690/0017Yqw9zy7mbBZ6lJW34&690



http://s15/mw690/0017Yqw9zy7mbBZ8jH86e&690

http://s2/mw690/0017Yqw9zy7mbC0nxAJb1&690

http://s13/mw690/0017Yqw9zy7mbC0xESgbc&690


http://s11/mw690/0017Yqw9zy7mbC4Hh2yca&690


http://s4/mw690/0017Yqw9zy7mbC8d64H5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