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桐花。紫桐花。清明风中著雨华。梦里泪空洒。
儿时家。儿时家。父母故别恨无涯。魂栖青枫桠。
注:
紫桐花,又称淸明花。小时候我们家房前屋后栽种了不少泡桐树,清明时节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青枫,俗称相思树,最深刻的寓意就是相思和留恋。故乡老屋傍有古枫数棵,清明时会长出嫩绿的新叶
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成熟于周,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因这一时节气清景明,故称“清明”。
清明节有两个特别之处:
一是中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中,唯有清明被列入了中国传统节日。
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内容都相对单一。如端午的重点是送瘟神,七夕节的重点是祭拜牛女,重阳节的重点就是登高避疫。而清明节的内容则更丰富,主要有:
一为禁火:按传统,清明前后是需要禁火的;二是扫墓:按旧俗,清明这天,人们需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香烛等物到墓地扫墓并祭奠先人;三是踏青:每逢清明,人们都会携家带口到郊外踏青游玩
这是因为清明是由上巳节、清明节、寒食节这三个离得很近的节日融合而来。
“节日”产生的原因有二点:
一是让人们在紧张一段之后,有意识地放松自己
二是人们在劳作一段时间之后,也需要通过节日仪式,强化人之间的亲情友情,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果节日太近就违背了人与自的“节奏”,所以清明节将上巳、清明、寒食这三个传统节日合并到了一起,其中:
1.清明节禁火原本是寒食的习俗,另外,纪念介子推的子推燕,也出现在了清明习俗中。
2.清明节踏青习俗是源于上巳节,起源于古代的春社。在上古,春社是个男女相会的日子。
3.扫暮是清明祭祖习俗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的。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也加强了家族的联系和传承。
有2500年历史的清明节,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首先,一年一度的扫墓仪式可以增强中国人的感恩意识。慎终追远,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形成的传统美德。这有利于孝道亲情的弘扬和构建和谐社会。
其次,清明节同时也是一个让人们亲近自然的节日,激发起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
再次,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不仅是中国人的,而且是东亚、南亚各国人民的共同节日。清明节也是世界华人的共同节日,有助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增强各国民间的友好。
【资料来源:中国历研究院宛利先生《清明节传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