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耶路撒冷——读《耶路撒冷三千年》之一
(2017-06-13 11:17:36)
标签:
转载 |
“快乐为何转瞬即逝、忧愁为何亘古恒久”?
想知道这个让人类既困惑又恐慌的谜底,就要了解宗教,而了解宗教,就绕不开耶路撒冷。
想知道世界为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就要了解耶路撒冷的历史,而了解耶路撒冷历史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去读《耶路撒冷三千年》。
今天人们会说,纽约是世界金融之都、巴黎是世界时尚之都。但从人类文明史来看,能够被称为世界之都的城市,唯有耶路撒冷。
欲知道这个世界,不可不了解世界的人;欲知道这个世界的人,不可不探究人的精神支柱——宗教;欲知道宗教,就不可不了解亚伯拉罕系宗教(指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耶路撒冷。
作为一个成为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耶路撒冷被认为是唯一一个拥有天国和尘世两种存在维度的城市。
耶路撒冷,是存放上帝亲自用指头写有十诫的石版的地方。这是上帝在西奈山上单独见摩西,颁布的十诫和律法。
耶路撒冷,是上帝唯一之子基督耶稣受难并钉死十字架上的地方。
耶路撒冷,也是先知穆罕默德从一块巨石夜游登天,聆听真主安拉启示的地方,后来在穆罕默德登天的地方建起了圆顶清真寺。
虽然无神论者对此可能嗤之以鼻,但事实就是如此:以2006年数据为准,当年世界总人口为65亿29百万,宗教信仰者占世界人口总数80%以上,其中仅信仰亚伯拉罕系宗教的——犹太教、基督教(包含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等)、伊斯兰教的人数就达34亿9千万余,占世界人口的53.45%。也就是说,当今世界半数以上的人都尊奉耶路撒冷为圣城、圣地。
从这点上来讲,说耶路撒冷是世界历史的一个主题、一个支点,甚至一根脊柱也不为过。读通了耶路撒冷,也就明白了世界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世界。
几千年来,从人类文明史的序幕开始,迄今为止,世界舞台精彩纷呈,好戏连台。虽然有几个世纪耶路撒冷似乎丧失了它的宗教和政治重要性,但毋庸置疑,在更多时间长河里,耶路撒冷更多的是作为主赛场呈现在世人面前。
且不说距今7000年,耶路撒冷地区就有了人类居住;也不谈5000年前青铜器早期时代,耶路撒冷已经出现了有围墙的建筑物。仅仅以“耶路撒冷”作为城堡的名称出现,已经有三千五百年历史了。此时,华夏大地还处于传说中的夏时代。
三千年前,所罗门建筑了的供奉“十诫”法柜的犹太神庙——圣殿。
但是耶路撒冷又是一个苦难的城市,历经战火蹂躏。一次又一次的筑城,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毁城,乃至屠城。据统计,耶路撒冷先后遭受过各国的征服共达37次之多。
然而神奇的是:尼布甲尼撒对耶路撒冷的毁灭却造就了这座城市的神圣——巴比伦之囚与《圣经》的诞生;罗马人毁灭耶路撒冷,却使基督教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耶路撒冷成为基督教圣地。公元335年,在耶稣蒙难和埋葬处,建造一座基督教堂,即后来的圣墓大教堂。因大教堂地基一部分为耶稣墓地,由此成为基督教各派的共同圣地。
638年,伊斯兰第二任哈里发从基督教手中占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又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圣地。
随后,基督教十字军的八次东征,给耶路撒冷带来的是摧毁与重建、血腥与屠杀。
最后,1967年“六日战争”,耶路撒冷又重新全部回到复国的犹太人手中。
但所罗门建造的供奉“十诫”法柜的圣殿,早已先后被巴比伦和罗马人摧毁。
而后在犹太神庙——圣殿残垣断壁的废墟上,穆斯林建造了阿克萨清真寺,(阿拉伯语“阿克萨”,意为“极远”,故又称“远寺”),曾经被定为穆斯林礼拜朝向的伊斯兰第三大圣寺。
而今犹太神庙——圣殿只留下庭院西边的一段围墙,也就是举世闻名的西墙,又叫哭墙(the
1099年,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将阿克萨清真寺的一部分改为教堂,另一部分当作神庙及骑士团的营房和武器库,大殿旁边还建了一长溜马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