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系统调节
一.
人文系统图
通过前面四个部分的讨论,人作为一个运行的系统完全可以由一张系统图来展现。这张图由第二部分“人之本性”中所讨论的五个基本人性为基础,加上“道”、“德”和“学习”等概念演化而来的系统。一直以来,我们将其称之为“人的系统图”:
>
然而,这张图所反映的是一个平常状态下的系统,并不是创生这个系统的初期道显现的反常状态。也就是说,它反映了系统处于常态时的状况,根据“道德特性”第二章所讨论的道的反常原则可以得知,图中的“仁旋钮”正好违反了反常态----道的特征,因为道是“不仁”的;而“礼旋钮”所代表的人文空间以三种边界形式在常态中出现,这样的组合恰恰说明了这个系统图所涉及的领域是人文方面的,如下图所示:
>
此图来自于“道德特性”部分的第三章“道是如何相通的”,用来说明天地与人文在延续和违反道的特性之间的差别,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在右侧的人文部分找到“仁旋钮”和“礼旋钮”位置。可见,图5.1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系统,它可以适用于整个人文领域。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用这张图来研究一个人,还可以研究由人所构成的组织,例如一个团体、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国家。于是,可以将其称之为“人文系统图”。第二部分“人之本性”的最后一章“人性与道”中详细描述了此图的产生过程。而在这之后,又由于第三部分“知礼是德”的讨论,为这张图增加了位于顶部的“乱单元”。再之后的“道德特性”部分第五章,讨论德的特点的时候,将连接“德容器”和“仁旋钮”之间的连线改为了具有道流动的通道,它反映了“仁旋钮”需要道才能工作的特点。经过这些完善之后,“人文系统图”就变成了如下的样子:
>
由于“道德特性”部分的第三章中提出了道在系统中流动的概念,且流动方向与通道箭头所指方向并不是完全一致,例如,对于“德容器”的加强通道,道是同向流动的,而对于“欲望容器”的加强通道,道却是反向流动的。为了表现道的流动方向,在这张图里就将具有道同向流动的通道用
>来表示,它表明在这样的通道中,道的流动方向与箭头所指方向相同;同时将具有道反向流动的通道用
>来表示,它表明在这样的通道中,道的流动方向与箭头所指方向相反。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图5.3所示的“人文系统图”,虽然对于这张系统图还有几个单元的运行规律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经过前几个部分的讨论,我们已经了解了其中的许多内容,像“欲望容器”、“德容器”、“礼旋钮”,“德循环”。在后面讨论中,将面对其它还不是很清楚的组成部分,并以观察整个系统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单元的工作方式,从而达到调节系统的目的。
除了上面所说的已经完整讨论过的部分,有一个单元非常简单,那就是“倾向无为单元”。在第二部分“人之本性”的第九章就讨论过人性倾向无为,这个由孔子所说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发展而来的人性成为了“人文系统图”中的“倾向无为单元”。这项人性没有太多可以分析的,它只是表明了人的本性,或者说“身”,总是倾向于不用力的方向。例如,很多人在选择汽车的时候都愿意选择手动档,认为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会开车。但是,有的汽车只有自动档,此时,有手动档爱好的人一定会提出要手自一体的车。也就是说这辆车是自动档的,但它可以切换成手动。当然,车商一定会满足这样的要求,目前,很多高档车都是手自一体的。但是,我敢打赌,这些有手动档爱好的人在拥有了既有自动档,又有手动档的车,并每天开着上路以后,他可能很快就将手动档忘记了。没有办法,这是人性。尽管“我”想向别人炫耀我是个开车的高手,总是用手动档驾驶汽车,但“身”还是觉得用自动档更加舒服、省心。“倾向无为”就是这样,无论“我”怎么想,身体语言总是倾向于不用力,也就是无为的方向。
对于“人文系统图”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组成单元的工作方式,这一部分就是要将所有组成单元都梳理清楚,而我们所面临的只剩下“学习单元”;“仁旋钮”与“道循环”;“逻辑旋钮”与“失循环”了。后面的几章将按照这个顺序逐一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