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立马壮天涯——关顶
标签:
兰花兰文化兰画杂谈 |
分类: 花气薰人 |
关顶
别名:万和梅
门派:赤,梅
品级:上中品
地位:蕙兰“老八种”之一,赤蕙军中一员大将,俗称“关老爷”。日本更誉其为“别格全盛稀贵品”。
历史:清乾隆年间,出自江苏浒关万和酒肆。
叶材:叶姿半垂,叶质厚硬,叶幅宽阔而长,和程梅一样属大叶性。叶脉粗过程梅,叶色较程梅浅。
花貌:赤梗赤花,花梗高出叶架,达50厘米,着花8-9朵;外三瓣短圆紧边,宽大圆整似程梅;豆壳捧,大圆舌,绿苔舌上缀紫红斑;花色紫暗,不够明丽。
点评:论外瓣圆满,蕙花中首推程梅,继则关顶。惟其花色赤暗,兼之为豆壳捧,且捧心交搭,品级略逊,中国兰界视其在程梅之下。然日本兰界却推之为上座,号称“别格全盛稀贵品”,察关顶之独特气韵,此誉亦不为过,确为蕙兰梅门精品。
万和酒肆今安在?
烟笼清波月笼沙。[1]
名蕙而今芳自若,
关公依旧傲如些。
英雄岂畏出身贱,
君子何愁远志赊?
养晦韬光成异曲,
横刀立马壮天涯!
拿“关老爷”来称呼关顶,实在再恰当不过了——无论相貌、身份、气质还是性格。真可谓实至名归。
三国名将关羽,小说《三国演义》说他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反观关顶,先看身材:株型宽博雄壮,叶片爽劲纷披,叶脉粗豪,花莛高拔,顶天立地一赳赳武夫像;再看花貌:花赤如其面色,瓣阔如其面庞,舌缀红斑若唇脂,豆壳捧又差似卧蚕眉。整花赤绿相间,活生生一关老爷之扮相,关顶之号,舍此蕙其谁?
不仅如此,关顶的亮相都与关羽如出一辙。据载,此蕙出于浒关万和酒肆,这个出身就与众不同,极富个性。“水村山郭酒旗风”,一爿酒肆,一株关顶,平添几分江湖气。而关羽的出场,演义里写:
(刘、张)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
豪杰爱饮酒,酒能壮豪情。然同为粗豪壮阔,关顶与程梅差别巨大。程梅具王者相,皇家气,雍容大度,机锋深藏,有外圣内王之旨;关顶则锋芒毕露,不拘小节,独来独往,不轻与人为伍,恰所谓“别格”者,如关羽之性情。
史书《三国志》评关、张可谓精辟:“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凡人往往都这样——同行相轻,业近成仇。汉代以降,中国人愈发重文轻武,而关羽号称熟读《春秋》,自认不输于那些“臭文人”,因为肚里也有些墨水,所以生怕文人瞧不起他没文化,进而化“形式被动”为“心理主动”,对于文人一概排斥。但当诸葛亮来信盛赞“髯公”无敌时,关羽却当众宣传,以之为荣,这其实显露了他内心的矛盾。关羽善待士卒,并非出于爱敬,乃是因为士兵都没什么文化,其实在关羽眼中属于低等群体,他们奉二爷如神明,如此更能满足其清高自况的尊严和虚荣。
再推而广之,中国历朝历代国之风气,多由皇帝本人价值取向决定,而皇帝本人的价值观,却往往与其身份相左。最典型的,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军人世家出身,本是武将,当了皇帝后却“杯酒释兵权”,把大老粗们都下放回家,重用一批文士,推行“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清明的文治盛世;相形之下,清代皇帝乾隆,自幼饱读诗书,热衷书画,却屡屡大兴“文字狱”,创造了历史上“文祸”之最,多达一百多案,比秦朝的“焚书坑儒”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耸人听闻。在这位“十全老人”眼里,只要那些武夫去镇守边疆就够了,至于文化事业,当然只有他才是老大,其他什么狗屁文人,都必须成为俯首贴耳、摇尾乞怜的宠物犬。
由此观之,有时候“外行”领导内行,反而可能成为好事,“距离产生美”在一定范围内也算小真理。回头来看“别格”铭品关顶,不也是“距离美”的典型?他如果不是“豆壳捧”,在“梅门”里也显不出他的个性;他如果“脱赤转绿”,也就当不成“关老爷”;他如果颜色不是那样黯然,在一片光艳的万蕙丛中还真未必出彩抢眼;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如果没有那么圆整丰满的花瓣,早被众人齐脚踢出了名门。
所以说,关顶告诉我们很多的为人道理和世间法则。人既要有个性,更要有本事;如果没有本事,就别装个性;如果有本事,又要玩个性,就得黯淡点,低调地装,别太抢眼;如果没两把刷子,还非玩性格不可,逮着谁跟谁装,请看关老爷手里的大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