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派:绿蕙,梅瓣
品级:上上品
地位:蕙兰“老八种”之一,绿蕙名品。
别名:老上海梅,前上海梅
历史:清嘉庆初年,由上海李良宾选育,故名。
叶材:叶长40-50cm,宽1cm左右,叶色翠绿有光泽,叶姿半垂,叶架高,叶片沟槽明显。
花貌:花莛细长,灯芯杆,出架,着花5-8朵。花色翠绿,半硬捧,光洁圆整。外三瓣长脚圆头,紧边质厚,花序疏朗,特显精神。花瓣平肩或飞肩,呼之欲出,风神独绝。其唇瓣为穿腮小如意舌,此为鉴别老上海梅最显著之标志。
点评:上海梅花朵不甚大,然风神气度鲜有堪比。为蕙兰中最具潇洒韵致者,花姿抖擞,如遗世独立之高士,若《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流。
题诗:
风流千载山中草,
独秀一枝海上花。
逸兴横飞何必酒,
仙姿清骨不需茶。
玲珑心窍容冰魄,
如意穿腮过彩霞。
阅尽春光无限美,
白云故道好还家。
清代以降,兰花品鉴始成系统,明人开创的“瓣型说”至此臻于完备,影响至今。然人们对于梅、荷、仙、团等瓣型品第次序,说法不一,究竟终无共识。穷其本,并非兰家学者之误,乃因名物造化之本性使然。
兰之品藻,一如书画。书画艺术虽历百世千载,巨匠名家代不乏人,于画理高下,甚至技法层面,皆不能如几何物理算术之公理等式那般套用得验,屡试不爽。古人纵论“神妙能逸”,观者只在人心。此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也,兰花亦然。
兰有本体,自有形色,此形色从何而知?惟眼而已矣;兰有形色,兼有香味,此香味从何而知?惟鼻而已矣;兰有香味,更有气韵,此气韵从何而知?惟心而已矣!人心难测,心不一也。然则,观者于兰,当叉手无言乎?谬矣。
凡人赏画,虽不懂画理者,也当知画之优劣高下。人身有贵贱,心亦有别,然身心往往不得同步尔。于是樵夫子期可以听琴,将门赵括惟解纸上谈兵;扫地慧能可以得道,神赞本师只如蜂子投窗尔。今朝名校教授如云,博士专家如蚁,多作庸人语、旁门道、野狐禅,是真不可理喻者也。故曰高士在民间。
人心窍清澈通灵,则凡事物一睹即知其关节所在,品花赏画皆如此尔。若汲汲以“瓣型”苛求钻营,争辩得面红耳赤,无异于买椟还珠,胶柱鼓瑟,舍本逐末之徒。花、画之气韵大矣哉!终难言传语道也。
上海梅,瓣之圆远不如程梅、阮字诸老种,瓣之阔甚至不如寻常之蕙,尺寸也仅中等而已。然而他与众不同的气质,真可谓风神独绝,恰出于其清瘦、纤细、飘逸之态。此见解大略似寒兰。古人云:“书贵瘦硬方通神”,此之谓也。
环肥燕瘦,各擅其美。邻家之子,施朱则太赤,着粉则太白。中庸之道,亦艺术品鉴之道矣乎!
(画面局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