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成(聊斋白话译文)

(2006-05-24 14:55:40)
分类: 聊斋白话译文

http://img1.pp.sohu.com/images/2006/5/24/14/25/10c70101b4c.jpg王成(聊斋白话译文)

 

    王成,是平原一家世族的儿子,性情最懒。家里一天天穷下去,只剩下破屋几间,与妻子睡在用草编成的牛衣里边,互相埋怨,贫困不堪。

    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村外有个原来姓周的家的园子,墙屋都倒了,只剩下一个亭子,村中人大都寄宿在里边,王成也在内。

    一天,天将亮的时候,别的人都散去了,太阳升上三杆高了,他才起来,慢慢回家。突然见草丛中有一枚金钗,拾起一看,上面刻有小字是:“仪宾府造。”

    王成的祖上做衡府的仪宾,家种的旧物,大多是这样的。他拿着金钗疑惑不绝。忽然见一老太婆来寻金钗。王成虽然贫穷,可有志气,随即拿出来交给婆婆。婆婆高兴的称赞他的美德,并说:“金钗不值几个钱,可是先夫的遗物。”王成问:“你得先夫是谁?”婆婆回答:“死去的仪宾王东之。”王成惊喜地说:“是我的祖父,你们是怎么相遇的?”婆婆吃惊地说:“你就是王柬之的孙子!我是狐仙,百年前,与你的祖父缱绻。你祖父死后,老身就隐藏起来了,今日经过这里,遗落了金钗,正好你拾到,莫非是天数吗?”王成也曾听说祖父有一个狐仙的妻子,便相信了她的话,邀请她到家,婆婆答应了。到了家,王成招呼妻子出来见婆婆,他妻子穿着破棉袄,面露菜色,暗淡无光。婆婆叹息说:“唉!王柬之的孙子竟贫困到如此境地!”又回头见破屋冷灶,问他:“家里贫成这样,拿什么来维持生活?”妻子细说了贫困的情况,呜咽不止。婆婆把金钗交给妇人,要他暂换钱买点米,三日后请再相见。王成挽留她,婆婆说:“你一个妻子都不能养活,我在这里抬头看见屋顶,又有什么好处!”于是径直走了。

    婆婆走后,王对妻子细说了原因,妻子大为害怕。王成称赞婆婆的仁义,告诉妻子要当亲婆婆一样侍候,妻子答应了。过了三日,婆婆果然来了。拿出很多金子,买了粟麦各几石。夜里与王妇人共睡一床。妇人开始怕她,后见她诚恳的样子,也就不怀疑了。第二天,婆婆对王成说:“孙子不要懒惰,应干点营生。坐吃山空,怎能长久?”王成说:“没有本钱。”婆婆说:“你祖父在时,钱衣任我拿,我因为是世外的人,不要这些,也没多拿,只积攒了花粉钱四十两,现还存着,久放也没有什么用处,可拿去,都用来买成布,近日到成都,可得到一点利息。”王成于是按她说的去做。买了五十匹布回来,婆婆叫他赶快整理行装,算计着六七日可达京城。嘱咐他说:“应勤快不要懒惰,应急不要缓,晚了一天,后悔莫及。”王成恭敬的答应了。把货装在袋子里上路了。

    不巧,半路遇雨,衣服鞋子被淋个透湿。王成年轻,没经过风雨,疲困不堪,就只好休息到旅店里。不料,淙淙细雨一天不停,房檐上落下的雨如细绳一般。过了一夜,道路更加泥泞。见来往的行人,烂泥没了小腿,心里怕吃这种苦。等到中午,天开始燥热,不一会儿,阴云又布,雨又大下,他只好过了几夜才上路。要到京城了,传闻布价昂贵,他心里暗喜。

    进了城,脱下衣服进了客店。店主人告诉他来晚了。原来这里南边的道路刚通,布到的很少,部长府购布紧急,价格顿涨,比平时高出三倍。前天才购足了。后来的人都失望了。主人一说,王成懊悔,随即郁郁不乐。隔了一天,布到的越来越多,价格更加低下。王成看到没有利,不肯卖。过了十多天,算计着吃饭、住店的耗费这么大,更加忧闷。主人劝他贱卖了,再做别的生意,他同意了,亏损了十多两,把布卖出去了。

    一早起来,将作回去的打算。打开袋子,钱却没有了。急忙告知店主。主人无法。有人劝他去报官,叫店主人赔偿。他感叹说:“这是我的天数,怎么能怨店主。”店主廷说:“很感激他,赠给他金子五两,安慰他,让他回去。但他想,回去无脸面见祖母。因此出来进去,焦虑不安,进退两难。忽然看见斗鹌鹑的,一次赌钱数千。每买一个鹌鹑,经常得百钱不止。心忽然动了,算计袋中的钱,仅够贩鹌鹑的。于是和店主人商量。主人极力怂恿他,并愿借房子让他住,饮食不要他的钱。王成大为高兴,开始行动,买了担鹌鹑,再次进城,店主很高兴,催他快卖。

     到了夜里,大雨倾盆,一直下到拂晓。天亮了,街上到处象河一样,淋淋的小雨不断,他只好等青天。连续等了数日,更不停止。最后打开笼子一看,鹌鹑渐渐死了几个,王成大为害怕,不知如何是好。又过了一天,死得更多了,仅存下数头,只好和到一个笼子里饲养。过了一宿再看,就剩下一个活的了。他赶忙告诉店主人,禁不住涕泪皆下。店主也深表同情。他自己心想,钱没了,不能回去,只有寻死了。店主人极力劝说,安慰他。与他一同去看仅存的一头。店主仔细看了看说:“这是杰出的一个,别的鹌鹑的四,大概是与他相斗被杀死的。您有时间,也无什么事,就来训练它,如果是雄健的,赌斗鹌鹑也可以谋生。”王成按店主说的,训练了一阵,主人叫他到街上去赌酒饭。他的鹌鹑十分雄健,交锋即赢。店主大喜,把钱交给他,叫他再与其他的斗。三战三胜。半年左右,他便积累了二十块钱。心里更加高兴,把鹌鹑当作命一般。

    先前,城里大亲王爱好斗鹌鹑,每逢正月十五,就让民间训鹑的进府较量。于是,主人便对王成说:“现在大富可以立即到来,只是不知你的命运如何?”因此告诉他缘故,引他同去。并嘱咐说:“被斗败了,丧气二处;如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斗胜了,亲王一定想买你的,你不要贸然答应;如果他强要买,你看我的眼色行事。等我点头,然后再答应卖给他。”王成说:“好吧!”。

    到了亲王府,斗鹑的人很多,摩肩接踵,拥到台阶下。一会儿,亲王到了殿堂,左右的随从喊:“有愿意斗鹑的上来!”随即有一人提着鹑笼,想上走过去。秦王命放鹑,那人也放出了鹑。两下略微一交锋,那人的鹑已经败了,亲王大笑。

     一会儿,接连上去的都败下阵来。店主人对王成说:“可以上去了!”两人互相陪伴着登上殿堂。亲王看了看他鹑说:“此鹑眼睛有怒脉,是个强健的鸟,不可轻敌。”命令把铁嘴放出来抵挡。两下相斗不几次,亲王的鹑已被撕掉了翅膀。亲王又换了好的,也被斗败了。亲王急忙命令把宫中的玉鹑拿来。一会儿,玉鹑被放出来,只见它白色的羽毛,象鹭一样,神骏不凡。王成心里害怕,跪地请求不要斗了,说:“大王的鹑是神物,恐怕伤了我的鹑,我就没有饭碗了。”亲王笑着说:“放心,假如格斗死了,一定重重赔偿你。”王成才放了鹑。玉鹑直奔而来,可刚来到近前,却见王成的鹑象发怒的鸡一样等待着;玉鹑嘴硬,上去便斗。王成的鹑则跃起来,象飞翔的鹤一样去攻击它。两鹑张翅跳跃,相持了约一小时,玉鹑渐渐懈怠了,可王成的鹑怒气更大,斗劲更猛烈。不一会儿,玉鹑的白毛被撕落,耷拉着翅膀逃走了。观看的一千多人,没有不羡慕感叹的。

    亲王于是要买,亲自拿住,从嘴到脚看了一遍,问王成:“你的鹑卖吗?”他回答:“小人没有职业,与鹑相依为命,不愿意卖。”亲王说:“赐给你大价钱,值中等人的家产,你愿意吗?”王成跪在地上想了很久才说:“本不愿意卖,不过看大王如此爱好,如能使小人得衣食业,还有什么相求呢?”亲王问他价钱,他回答:“要千金。”亲王笑着说:“痴男子,这是什么珍宝,可值千金!”王成说:“大王不当作宝,我可认为再宝贵的宝物也不换。”亲王问:“为什么呢?”他说:“小人拿着他到街上,每天得几块钱,买几斗米,一家十余口人,无冻、饿之忧,这是什么宝物能换的呢?”亲王说:“你我不相亏,便给你二百金怎么样?”王成摇头不答应。亲王又增加了一百,王成看看店主人,见主人不动声色。于是说:“承大王之命,就一千减一百吧。”亲王说:“算了!谁肯用九百金买一鹑!”王成拿起袋子装鹑要走。亲王又招呼说:“卖鹑的人回来,回来,给你六百金,答应就卖,不应就算了。”王成又看了看店主,店主仍然无表示。王成已经心满意足,恐怕错过了时机,便说:“这些钱卖,实不满意,但买卖不成,小人的贪心显得太大了。没办法,就依大王吧。”亲王高兴,当即称了钱给他。王成装了钱,拜谢赏赐,出了王府。

    店主人埋怨说:“我说怎么样,你太着急了!在沉一会儿,八百金没问题的。”他们回到店里,王成把金子扔到桌上,请主人自己取。店主不拿,他非要让,最后只好算了饭钱,收下了。

    王成整理行装回来。到了家,历述了事情的经过,拿出金来相庆贺。婆婆叫他买了良田三百亩,兴建房屋,置备家具,居然还是世家。

    婆婆一早起来,让王成去耕地,媳妇去织布。稍微懒惰,就斥责他们。夫妇相安,不敢有怨言。

    过了三年,家里更加富了。婆婆要走,夫妻共同挽留。最后都哭倒在地,婆婆才答应不走。可早晨太阳出来时,已经没有了。

    作者说:富都是因为勤俭。王成却得于懒惰,也是奇闻。不知自己一贫如洗而性情不改,这也是因为老天爷开始抛弃他,而后终于又可怜他,懒惰中真有富贵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