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镇诗词

(2016-08-03 17:38:57)

吴镇诗词

 


吴镇(1721年-1791年),初名昌,字信辰,一字士安,号松崖,别号松花道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吴镇出生于临洮菊巷旧宅,就在他诞生之前夜,其母梦挖井,从井中挖得明珠一枚,以手拭净珠上泥土,霎时光辉满室,梦醒告诉其父,其父道:“昌吾宗者,其此子乎?”遂取名曰“昌”。

    天禀聪慧的吴镇从很小就失去父亲,母亲魏太恭人为了不让其荒废读书,亲自口授经义,并延请老师在家课读。至十二岁他就通解声律,能诗善文,读书五行齐下,私塾中皆称之为神童。二十岁中拔贡,其后,每次考试必名列前茅,因此名誉日起。当时牛运震先生主讲兰山书院,二十六岁的吴镇负笈从学,与陇上诸名士相互切磋学问,出口成章,卓尔不凡,于众生中尤为杰出。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举。乾隆二十五年至三十七年(1760年-1772年)先是在陕西耀州任学正。每日与诸弟子樽酒论文,潇洒不羁,其母魏太恭人甚是忧虑,打算让其归里。恰好此时耀州牧呼延公要修州志若干卷,甘省被定为重点志书,交由吴镇修撰。吴镇留在耀州完成此卷后,又被推授为韩城教谕。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届满,经人推举又升任山东济南府陵县知县,居官处事,向以仁慈为主。当时,寿张县王伦作乱,良民多被驱之入伙。官府在镇压过程中,对但凡抓获的俘虏皆悉令断其足筋,吴镇乘马至军营,恻然曰:“是中岂无冤抑乎?”遂与同僚禀告官府,请求释放其中之无辜,官府从其言,当即就讯释三百余人。当时附近贼寇气势仍很猖獗,人心都笼罩在恐慌之中,但吴镇神色安然,每夜秉烛吟诗至深夜,然后上床就寝,鼾声如雷,人们皆佩服他的仁者之勇。嗣后吴镇因平定并俘获邻境贼盗而被授湖北兴国州知州。此时吴镇正值精神焕发之时,他全心全意为民办事,对一应政务断决如流。邻近有乡民被地方恶霸所杀,当地衙门以自缢结案,其子多次喊冤都未能雪冤。上司委派吴镇前往复查此案,立即查清了此案真相,对凶手依法惩办,远近人民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不久吴镇奉旨升迁湖南沅州府知府,在任一年,沅州百废俱兴,深受人民爱戴。公余,对酒赋诗,吟啸自如。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因属县“讳盗”事挂误被劾而罢官,乃由于吴镇性格刚直而受湖南某中丞嫉妒遭排挤之故。吴镇曰:“吾久思田里,今得以微罪行为幸。”还乡归里时,两袖清风,不拿沅州一钱,惟携书画数卷、沅石数方而已。此后乡居故里临洮多年,晚年在兰州兰山书院做主讲,教授八年。期间常与袁枚、王鸣盛、姚颐、杨芳灿等人相互赠诗,酬唱往来,特别是与袁枚南北相隔万里,终生未能晤面,却经常书简往来,彼此景仰,交谊甚密。吴镇不但精于诗词,而且还对绘画、书法也有一定的研究,被称为“关中四杰”之一。嘉庆二年(1797年)吴镇在享年七十七岁病卒于故里临洮后,其门生私下谥号曰“文惠”。

    吴镇一生虽曾在外地做官,但大部分时间是在甘肃家乡度过的,他的诗作也主要以描写甘肃特别是临洮的风土人情、自然景物为特色。他勤奋多产,工余时间潜心作诗,日课数篇,不废吟咏,一生写了数千首诗作,虽经他一再焚删,至今留世的仍有数百首。

    吴镇所著《松花庵全集》是他全部著作的汇集,共十二卷。其中属于诗词作品的有《松花庵诗草》、《游草》、《逸草》、《兰山诗草》。《松花庵诗草》是作者本人从全部诗作中筛选出来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看作是吴镇的诗歌选集;《游草》主要是他在山东、湖北、湖南等地任职时写的纪游诗;《逸草》是经吴镇自删后由诗友杨芳灿复选并加点评的集子,其中还包括四十三首词;《兰山诗草》是他罢官后主讲兰山书院时的作品集,以吟咏地方山水、风物民俗、自然风光为主,颇具特色,是组成吴诗精华的主要部分。此外,还有《律古》、《集唐》、《四书六韵诗》、《沅州杂咏集句》、《潇湘八景集句》、《韵史》、《声调谱》、《八病说》和两卷《文稿》。其中《集句》为采撷汉魏六朝及唐人诗中之佳句,连缀而成。由于诗人深谙古诗,精通诗律,因而涉笔成趣,驱谴自如,在当时颇受赞誉,但诗人自认为系“游戏之作”,不能算创作。《韵史》为普及历史知识之读物,类似于《三字经》。《声调谱》和《八病说》主要是结合实例阐释古诗格律,系诗人悉心研究古诗之结晶,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诗人自幼生长在家乡,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情一景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描写和赞美故乡临洮的诗篇,其中以组诗《我忆临洮好》十首最为著名。二百多年来,流传陇上,脍炙人口。全篇以深切的感受、动人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从家乡山水、花鸟风光、风土人情、人文古迹等方面多角度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风物图,每一首诗都是一幅旖旎生动的画,通篇合起来却是妖娆多姿的恢弘长卷,字里行间流溢着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钟爱。

   诗中的“牡丹”、“鹦鹉”、“赛社”、“永宁桥”、“玉井峰”以及 “花儿”、“番女”等无不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泥土馨香,诗情画意,跃然纸上,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

    在吴镇的眼中,故乡的一山一水都是无可比美的,“行人下马拂征袍,十载乡心寄楚醪。正是菰蒲烟雨好,沧浪亭上话临洮。”(《客至》)。江南沧浪亭上风景正好的时光,他却与客人漫话着临洮。诗人喜爱牡丹,他吟咏牡丹的诗不下十首,但他更钟情于临洮牡丹,——“牡丹真富贵,狄道堪称雄;绝艳生天末,芳华比洛中。”“洮水多花木,牵情是牡丹。”“忆系游齐楚,乡心系牡丹。”在一首《牡丹》诗中他写道“老来幽事颇相关,花下蓁芜手自删;最是年年惆怅处,牡丹开日在兰山。”诗中抒发了春天看不到家乡牡丹的惆怅心情。不难看出,诗人对家乡临洮怀着多么真挚、热烈的感情。

    吴镇为诗严肃认真,他的老师牛运震在《松花庵诗草序》中说“镇年十二能作诗,年二十六学于余,年三十能焚诗,今之存者,皆镇所自焚及余为焚之之余也”,正是由于吴镇的这种勤奋和认真,他留给后人的诗都可谓诗中经典。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袁枚评其诗曰“先生之诗,深奥奇博,妙万物而为言,于唐宋诸家,不名一体,可谓集大成矣”(《松花庵诗集序》)。杨芳灿说他“裁云缝月,妙合自然;刻楮镂冰,意惟独造。有稼轩之豪迈,兼白石之清疏……叶脱而孤花明,云净而峭峰出”(《松花庵诗余跋》),均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吴镇一生多才多艺,性格刚直,他热爱生活,热爱家乡,诗中充盈着积极乐观的精神。他以饱满的诗情、明丽的格调赞美生活、赞美家乡,至今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成为甘肃诗史上一颗耀眼的星辰。

 

 

 

吴镇平生博学,长于文章,尤精于诗词。对故乡洮河两岸的秀丽山川、四季风物、人物胜迹,在他写的《我忆临洮好》十首诗里,在深刻独到、生动、逼真的表现,不仅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洋溢着对家乡的挚爱深情,所以脍炙人口,久为流传。吴镇的诗精妙奇警,夺人目光。他的词,珠联锦簇,色色鲜新。 吴镇所著《松花庵全集》是他全部著作的汇集,共十二卷。其中属于诗词作品的有《松花庵诗草》、《游草》、《逸草》、《兰山诗草》。《松花庵诗草》是作者本人从全部诗作中筛选出来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看作是吴镇的诗歌选集;《游草》主要是他在山东、湖北、湖南等地任职时写的纪游诗;《逸草》是经吴镇自删后由诗友杨芳灿复选并加点评的集子,其中还包括四十三首词;《兰山诗草》是他罢官后主讲兰山书院时的作品集,以吟咏地方山水、风物民俗、自然风光为主,颇具特色,是组成吴诗精华的主要部分。此外,还有《律古》、《集唐》、《四书六韵诗》、《沅州杂咏集句》、《潇湘八景集句》、《韵史》、《声调谱》、《八病说》和两卷《文稿》。其中《集句》为采撷汉魏六朝及唐人诗中之佳句,连缀而成。由于诗人深谙古诗,精通诗律,因而涉笔成趣,驱谴自如,在当时颇受赞誉,但诗人自认为系“游戏之作”,不能算创作。《韵史》为普及历史知识之读物,类似于《三字经》。《声调谱》和《八病说》主要是结合实例阐释古诗格律,系诗人悉心研究古诗之结晶,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镇代表诗作

 

 

我忆临洮好(十首)

(一)

我忆临洮好,春光满十分。

牡丹开径尺,鹦鹉过成群。

涣涣西川水,悠悠北岭云。

剧怜三月后,赛社日纷纷。

(二)

我忆临洮好,真于盛夏宜。

南山惊积雪,北户怯凉飔。

箫鼓官神集,莺花仕女知。

柳荫闲把酒,挥扇是威仪。

(三)

我忆临洮好,秋天爽气新。

牛羊皆可酪,蝇蚋不劳嗔。

毛褐裁衣厚,明醽酿酒醇。

东篱残菊在,西望更愁人。

(四)

我忆临洮好,三冬足自夸。

冰鳞穿鰋鲤,野味买麇麚。

霭霭人如日,飘飘雪似花。

年来青稞贱,到处酒能赊。

(五)

我忆临洮好,山川似画图。

高岗真产玉,寒水旧流珠。

云影迷双鹤,涛声落万凫。

日归归未得,三径日榛芜。

(六)

我忆临洮好,州如太古间。

誉髦感郿伯,野老话椒山。

花绣摩云岭,冰开积石关。

壮猷辛与李,搔首鬓毛斑。

(七)

我忆临洮好,诗家授受真。

高岑皆幕客,白贺是乡人。

山水今无恙,文章旧有神。

二张珠玉在,后起更嶙峋。

(八)

我忆临洮好,流连古迹赊。

莲开山五瓣,珠溅水三叉。

蹀躞胭脂马,阑干苜蓿花。

永宁桥下过,鞭影蘸明霞。

(九)

我忆临洮好,灵踪足胜游。

石船藏水面,玉井泻峰头。

多雨山皆润,长丰岁不愁。

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

(十)

我忆临洮好,城南碧水来。

崖飞高石出,峡断锁林开。

静夜鱼龙喜,清秋虎豹哀。

何时归别墅,鸡黍酦新醅。

 

 

【榆钱曲】

 

桃花笑老榆,汝是摇钱树。

不解济王孙,飞来又飞去。

 

【午梦】

 

竹径凉飙入,芸窗午睡迟。

偶然高枕处,便是到家时。

 

【答客訾其存诗太多】

 

诗自心源出,妍媸惑爱憎。

譬如不才子,挝杀竟谁能?

诗似朱门宴,谁甘草具餐。

三千随赵胜,选俊一毛难。

 

【咏腊梅】

 

阳春如开辟,盘古即梅花。

牡丹僭称王,富贵何可夸。

群芳诉天帝,鹅雁纷喧哗。

乃呼罗浮仙,冒雪诣殿衙。

帝曰咨尔梅,首出冠群葩。

白袷与绛襦,何以惩奇邪。

梅花未及对,黄袍已身加。

 

【木兰女】

 

绝塞春深草不青,女郎经久戍龙庭。

军中万马如挝鼓,只当当窗促织听。

 

【韩城行】

 

良人远贾妾心哀,秋月春花眼倦开。

忍死待郎三十载,归鞍驮得小妻来。

 

【虞美人花】

 

怨粉愁香绕砌多,大风一起奈卿何。

乌江夜雨天涯满,休向花前唱楚歌。

 

 

 

 

.吴镇《南川八景》诗作者:黄河北岸

 (2014-10-28 07:29:18)

清康熙《渭源县志》中记载的

渭源八景为: 鸟鼠同穴、渭川东注、七圣雾雨、庆坪夜月、锹峪南横、五竹积雪、龙湫灵异、分水春涛等。

南川(会川)里八景是:石堡春耕、沙堤柳浪、灯盏元宵、西牛望月、麻坂雾雨、塔寺松风、露骨积雪、乌鸦晚朝等。

 

 

“南川八景”诗之“塔寺松风”

(清)吴镇

日近西山塔影长,松间月映玲珑光。

风前历历果交战,寺里阴阴人歇凉。

吹动枝梢惊鹤梦,飘来气味散花香。

千层翠霭俄翻浪,远送梵音出佛堂。

 

 

 

“南川八景”诗之“牧山晚笛”

(清)吴镇

 叠叠重重满月情,志书应列此山名。
几群烈马俄狂性,聚伙牧童赛曲声。
日晚笛吹十八拍,坡前草壮三千牲。
野人遥指云深处,老幼同欢共太平。

 

 

 

“南川八景”诗之“马坂雾雨”

(清)吴镇

阴阴地气接云生,雾锁晨朝晚半晴。

山尘不起土肥润,野草长含珠露明。

雨后牧羊童鼓腹,坡前射猎马銮鸣。

萧萧湿衣莫觉晓,遥闻海水出源声。

 

 

“南川八景”诗之“露骨积雪”

(清)吴镇

生成傲骨永如斯,露出堂堂太白姿。
遥望山巅频积雪,登临路径犹岖崎。
盘桓耸石拖寒雾,磊落雄峰卷洁池。
不改千秋朴素态,常留后世共称奇。

 

 

 

“南川八景”诗之“石堡春耕”

(清)吴镇

梅花先绽柳芽萌,老圃老农筹劝耕。
石堡临川春暖早,肥田播种日正新。
惠风缓缓和群物,淑气温温布满程。
地壮犹依山水力,永斯乐业安太平。

 

 

“南川八景”诗之“灯盏元宵”

(清)吴镇

满耳喧声近路旁,连村夜火杂星光,

灯棚历历元宵节,蜡烛辉煌歌舞场.

踊跃花童来戏赏,慈悲宝座永如常,

依山摆列太平盏,老幼同欢进庙香。

 

 

 

“南川八景”诗之“乌鸦晚朝”

(清)吴镇

村边绿树窠乌鸦,因赖地灵多物华。

堪赏常常见反哺,不知晚晚朝谁家。

群飞却有冲霄志,伙宿惟闻依柳呀。

择木良会得其所,归巢总在日西斜。

 

 

 

“南川八景”诗之“河堤柳浪”

(清)吴镇

河堤郁茂树千枝,可似先年五柳姿。

对户含烟拔地起,叠层卷浪任风吹。

萌芽绽出金黄色,嫩叶生成绿彩眉。

条絮纤纤如自动,株头有语是莺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