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质朴

(2011-05-04 12:25:09)
标签:

杂谈

是的,这座城市的质朴正在消失。北京以前是个小地方,很市民很生活的一个小地方。阿城说他小时候,走在故宫博物院北门街上,能看见临筒子河的住户从自家窗户伸出一个钓竿钓鱼,有小孩的人家,开了窗户,打个赤膊晃晃胳膊,直接蹦到筒子河里去游泳;北岛写他小时候的北京,除了长安街到处漆黑一片,大家晚上骑车出门,前面要装一个能发光的车灯,更早些还有用灯笼的。

我出生在80年代,按说那时候的北京已经向着大城市的样子发展了,但我住的北三环那一带,出了三环就是菜地,三环里的路也不怎么样,畜牧局大院外面是土路,一下雨大家都得推着自行车走路,深一脚浅一脚的躲着泥塘。甚至于,一直到我上小学,院门口还有打把势卖艺的,精瘦精瘦的一个老爷子,告诉大家他这把卖膀子力气,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请周围的老少爷们儿照顾,赶紧把我送医院,然后拿一条小蛇从嘴里进去从鼻子出来,大家叫好往场子里扔钢镚,一分两分居多,五分钢镚是大票了。

在北京,参加工作了,在社会上能遇个北京人不容易,一遇上就抓住聊一会儿,你小时候在哪片儿长大的,读的什么中学等等,好像他乡遇故知似的。

北京人都去哪儿了呢?

我这人,实话说,真是最近这一两年才注意到地域差异,以前遇上一个新认识的人没有这么分辨过,没有这个概念。但外乡来客,初到一处繁华之地开始打拼,心底里的压力和向上奋斗的决心还是要大许多,眼睛一红,那份在自己家乡的安之若素毕竟要少。所谓水涨船高,大家活得就越来越拼命了,有没反应过来的老住户,不知怎么的就被排挤到了底层去。想起许多例子,不胜唏嘘,明明都是很好很用功的人。

身边有大把这样的例子。北京男孩儿,爱玩儿,喜欢北京国安,业务能力强,说话特别贫心眼却好,你有什么事儿找他帮忙总是当场应诺,好像稍微犹豫一下就显得不像话似的。没车没房混迹底层,究其原因,无非是常让领导觉得“工作态度不积极”。其实活儿一样没少干,没准儿干的还比其他人好,但就是不招领导喜欢。毕竟水涨船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