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赖皮书评一篇

(2008-12-03 16:46:48)
标签:

失踪女

祁又一

北京

文化

时尚潮流人士的喧嚣和孤独

——读《失踪女》

1

《失踪女》是近几年来,我读到的一部最简单而又迷幻的小说集。它的这种简单不是雷蒙·卡佛式的省略和跳跃,而是和生活道路相平行的节奏感;它的迷幻也不是拉美小说式的离奇。它是一面时髦的哈哈镜,它扩大或者微缩了生活的某部分细节。生活本身平淡无奇,小说和生活的魅力就在于这部分被夸张了的细节。

小说集有一个大致的共同主题:时尚潮流人士的喧嚣和孤独。

它的笔触所及的是一群飘在半地下北京的终日恍兮惚兮的家伙们。他们很时尚,他们的生活在一般人看来夸张大胆放肆,因为他们都有一颗敏感而骄傲的心。他们内心紧张,所以更乐于选择表浅而时尚的生活。他们落落大方,看起来很体面,但是他们一无所有。他们鄙视道貌岸然的社会生活,所以放下姿态,低调地潜行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在那些摇滚酒吧文艺场所出没。这是一个卑微的人群,但是他们自尊、骄傲、时髦。他们引领着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向,他们是他们后一辈年轻人的偶像。他们之中,许多人都才华横溢,有的是作家、诗人、摇滚音乐家和铁杆乐迷。这些艺术家或者伪艺术家们为这个群体增添了光芒,让这个群体的生活看起来更加迷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义无反顾投入其中。他们之中从农民进京的小文艺青年到收入稳定的小白领,什么成分都有。

这是一个复杂的人群。他们现在是草根阶层,未来是祖国希望。

祁又一和他们在一起。他和他们一起享受着简单而浅薄的快乐。“生活就是三扎燕京两瓶青岛”,他知道自己现在就需要这样的生活。

 

2

如何把无聊而浮浅的生活自信而从容地过下去?

这个问题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爵士乐时代”的菲茨杰拉德们已经体验过了,写过了。几十年来,生活没有发生什么大变化。甚至几个世纪以来的那些高傲的贵族们,他们也一样无聊,一样浮浅,一样需要浅唱低吟。那么,现在,我们要问的是:如何把无聊而浮浅的生活自信而从容地过下去?

祁又一努力地用他的小说和自己的同道们探讨着这个问题。尽管在小说里,他看起来像个“嬉皮士”,但是他的内心却是十分紧张,十分寂寞的,所以他总是幻想一个“失踪女”,在他的生活里不断出现,又不断消失,所以他幻想着一个离奇古怪的保温罩,幻想从自己的家里走出一个女鬼。

我常常想象这样一个祁又一:他双手紧紧握着一条晃晃悠悠的绳子,绳子的上方是一片又一片悠闲的云,云的上端站着他梦中的天仙。他的两脚踩在另一条粗壮的绳子上,两条绳子永远是平行着的。而他的脚下,就是那个深不可测的泥潭。为了保持向上张望的姿势,他必须努力地保持身体的平衡。

一边是美好的想象,一边是生活的泥潭。必须摆好姿势,保持平衡,生活才能正常地进行下去。这就是祁又一生活的现实。他必须努力学习,让想象与现实,让小说与生活,始终保持这样一种平衡。

 

3

这本小说集虽然创作时间跨度很长,但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一致性,因为小说的素材都源自作者真实的日常生活。小说集更像是祁又一本人的生活探索日志和小说探索经历。如果说《外星生物与职工住房》、《高楼》等早期的作品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心理生活,《失踪女》则是将探索的笔触伸展到他者之中。在《失踪女》这个中篇的时候,祁又一才把内心世界和外界生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了,才找到了两者的一致性。而且,在小说语言和节奏感方面,这个小说显然更加成熟。《猴子自行车》和《火车快开》是带有丰富的实验性的小说,它让我们看到了“大师”的未来希望和动向。

祁又一写得十分老实。这让他在他的那些烦躁的同龄作者群里,独树一帜。他虽然善于抒情,但是不耍花招,没有花架子。

要把小说写得像生活本身一样平淡,需要一股强大的内心能力和一个功能强大的胃,去忍受那寒冷和孤独,去消化那些凌乱不堪的生活。

小说很写实,但是内在的语言和结构却是十分用心的。在这个短篇集的目录里,我们可以看到形式活泼的小说名,诸如:“一天24小时保温罩”之类的偏正短语、“火车快开”之类的主谓短语、“外星生物与职工住房”之类的并列短语、“嗨!朱迪”等短句。祁又一的小说语言就是这样,信手拈来,皆我所用。

 

4

《失踪女》是祁又一小说道路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作品。在这个小说里,无论是小说故事线索的处理,对话的数量和分布,转折的处理,都显示了作者不凡的小说写作能力。

乐队排练、玩游戏,喝酒,蛋逼,这是小说男主角的主要生活内容。在这些平淡的生活中,一条起起落落的生活曲线,决定了“失踪女”这类女性对他的吸引力。祁又一之前的小说,基本上都是一条线索贯穿始终,而这个小说则同时使用了两条毫不交叉的生活线索。男主角自己毫无规律的生活以及孙静的失踪,这是小说的两条主线。当孙静失踪在主人公生活的波峰期时,上帝保佑,一切能平安度过;当孙静出现在男主人公生活的波谷时,她就是天仙;当孙静失踪在男主人公生活的波谷时,一切看起来是多么糟糕。孙静在主人公的生活里就像一个幽灵一般。事实上,祁又一的内心生活里就生长着这样一个幽灵。

谁的生活里没有这样一个幽灵存在?

小说以一段简洁的对话结束,还有类似于电影的画外音。这也许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祁又一的小说里,我们还经常能看到一些祁又一式的黑色幽默,这一点在《失踪女》尤甚,比如《失踪女》中小白领的出现,小明被别人开了瓢的事情。这些细节在小说中具有功能性的转折作用。这是一种机智的写作。如果说这种转折性的细节让祁又一的小说的可读性大大增强了,那么另外一些小细节的写作,则是祁又一小说最迷人的地方。在《嗨!朱迪》里,小青年在自己所迷恋的姑娘面前被同学张加摁倒在操场上的那“悲痛”的一刻,那爱与羞耻交加的一刻,多么让人刻骨铭心。这就是一个重要的的心理事件,这个心理事件直接将小说推向高潮。在《失踪女》里,男主角在找不到孙静的接近疯狂的时候,到孙静的前男友小明那里,莫名其妙地暴打他一顿,这也许也可以看作小说的高潮。这种歇斯底里的细节,让人读到的完全不是血腥暴力。读到这里,你想到的也许不是发泄,而是想痛哭一场。祁又一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高潮制造者,他习惯性地以自己负责任的心态,让他的读者都能在小说里体验到心理生活的高潮。

从结构上说,这个小说充满悬念、戏剧性与节奏感,对话的使用也匀称得当,天然地就是一个剧本。尽管作者的初衷并不是这样。但是这些都让小说读起来如此地气顺,而且非一口气读下去不可。

 

5

《失踪女》之所以迷人,也许除了这些给人带来高潮的细节之外,还在于它说唱式的语言,富有音乐节奏感的叙事。

再多的技术都是细枝末节。

我们更认真倾听的是,《失踪女》中那位孤独青年的真实的声音。祁又一明白,自己正处于一个喧嚣而时髦的时代,而这个时代的生活主题不是战争,没有苦大仇深;这也不是文化信息匮乏的年代,不必恶心兮兮地玩深沉;这更不是一个文化复兴的年头,所以技术炫耀也是没有必要的。这是一个时髦而健忘的时代,所以选择简单的节奏,以平淡的心态去经历那些戏剧性的生活,去揭开迷幻生活的本质,是他的命运。也是他的小说的命运。

 

 

(作者:赖克思)

附简历:赖克思,1980年生于福建泉州,从事媒体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势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