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祁又一
祁又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81
  • 关注人气:8,5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邓丽君诞辰55周年

(2008-01-28 18:04:00)
标签:

文化

邓丽君

平时在我爸爸家打麻将,背景音乐总是邓丽君。倒不是我爸爸喜欢怀旧,主要是因为,我每次在他的唱片收藏前面站上十分钟左右之后的结果,终归是宿命般的把邓丽君放进唱机里去……
没有什么可怀旧的,人家一代名伶在天上过生日,聊点儿其他的吧。
现在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回头看邓丽君,她的唱片可以看作之后整个港台流行音乐的基础之一,就好像现在回头看那些3、40年代好莱坞默片对之后的好莱坞的影响——许许多多的镜头、片段、起承转合,如今看来都是必备的俗套,但在邓丽君之前可没有。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界,不敢说邓丽君本人在其中做出了多少富于成效的贡献,但是如果把同时代的流行音乐拿出来比较一下就会发现,邓丽君的唱片与之后的90年代港台流行音乐鼎盛时期的音乐形式相似度最高,或者换一种说法,她对其后的影响非常大。而她的歌曲脱胎于当时的日本流行音乐,同时代的台湾其实有不少女歌手都走日范儿,但是没人是那样唱歌的。
在同一时刻,她甜蜜的像个不知世事的少女,又深情的像个幽怨的少妇;在同一时刻,她完美无缺得像是假惺惺的艺术照,同时又像富于激情和现场感的新闻纪录片。总说一个人唱歌的时候,不可能鱼和熊掌兼得,但邓丽君的声音确实可以被从各个方面理解,或许是时间久了故事比较多,不知道当时的人听邓丽君唱片的时候是不是也觉得她的声音像《红楼梦》一样可以从各个角度阐述。
邓丽君不属于我所身处的时代,甚至于也不属于父辈的时代——邓丽君在内地的迅速蹿红的准确时间,应该是文革后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候她已经跑到美国读书去了,之后的种种辉煌都算修学结束之后的复出。其实即使没有内地在80年代的文艺复兴和渴望西化(听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是时尚青年的一个重要标志,绝对比现在的文艺青年听北欧后摇要严重和必须),邓丽君的音乐一样会被历史记住,不过实事求是的说,影响力绝对不可能超过刘文正或者罗大佑。但历史就是历史,虽然它更喜欢记住一些更深刻些、更强硬些的人,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邓丽君被知识分子接纳了,成为了不可被错过、不可遗忘的坐标——而且是一个很美好很轻松的坐标。
比如说像我,去爸爸家打麻将不知道该听什么的时候,就听邓丽君。
邓丽君小姐,我永远不会管你叫阿姨。邓丽君小姐,生日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