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乐衷于收藏什么东西的人,都喜欢给自己或者同好开列荒岛名单。所谓荒岛名单就是,如果有一天你将被扔到一个孤岛上,只让你带一本书、一张cd、一张dvd、一件衣服、一套漫画、一个女人(我想收集美女的大款也总还是有的)、或者一把红木椅子(当然,总有人收集红木椅子吧?),那么在你数量庞大的收藏品中,你会选择哪一样呢?
只让我带一张cd上荒岛的话,我大概会带radiaohead的不插电双张唱片。原因是:它是双张的,比涅槃的《纽约不插电》要多一张,再说《纽约不插电》我基本闭着眼睛能从头到尾哼一遍,记得电影《莫扎特传》里的音乐家们是怎么看谱子的吗?他们看着五线谱音乐就在脑子里完美无缺地响起了,这帮人的脑子简直就是台音响,我原先也觉得这是为了拍电影搞的艺术夸张,但其实不是,在练了无数遍《纽约不插电》的吉他谱之后,我觉得看着谱子拿脑子当小喇叭也不是不可能。
还说radiohead的不插电专辑,radiohead的双张不插电基本是小样和录制得非常不仔细的现场录音,非常粗糙,有些曲目是不是缩混过都值得怀疑(意思就是说,有些曲目的音量和其他曲目的不一样,整张专辑听下来,有的音量大些有的音量小些)。这些作品怎么讲呢……都说radiohead是thom
yorke一个人的乐队,这说法既有道理又没道理,要分时期,radiohead早期、中期和现在thom
yorke扮演的角色不是太一样,扯远了,以后有心情了再讲这个,还说不插电。双张专辑中很多曲目可以听出来,是早期radiohead的作品小样,就是说,有可能是thom
yorke自己制作的家庭录音。非常珍贵。他先在家里创作歌曲,编一个吉他的大概走向,然后录下来拿给乐队的其他人听,大家听熟了之后聚在一起,把歌曲编成乐队形式的、丰满的、可以被演出被发行的成品。与最终我们在专辑中听到的成品相比,我毫无疑问更喜欢这些未完成的小样。怎么说呢,首先像thom
yorke这种敏感的娘娘腔写出的冤曲个人色彩非常强,变成集体创作之后肯定会削弱作品本身的风采。然后,丰满的完成品就已经是完成品了,是个熟女,她是不可改变的,是一个既成事实,但这些不插电的小样不是,这些不插电的小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你要是愿意的话,甚至可以自己在脑子里为这些歌曲加个键盘,或者加上一段轰隆隆地东倒西歪的吉他solo。
有时候朋友来家里玩儿,没什么可干的了我就给他们弹琴唱歌。每次唱到radiohead不插电里的歌了,总会有人说“我考,你丫假装文艺青年”。先不说我这人到底有多分裂,只说这个双张不插电,这里面的歌曲风格和色彩太强烈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无论谁唱里面的歌,只要你能听懂这些作品的风采并且尊重它,我相信不太可能有人能用thom
yorke之外的风格演唱它们,加一点减一点变化一些旋律和吉他的弹法都没问题,但是脱离thom
yorke式的神经分裂和自怨自艾是不可能的。
从上大学的时候开始我就受这套双张专辑的影响很大,有很多年,写小说的时候最常放的就是它。后来正经开始写乐评了,必须听特别多的东西,尤其是新的东西,听这套双张的机会慢慢少了。但每次想起来了听一下,总还是特别感动,享受艺术品的好处就是,你有机会和一些不在一个地方、不在一个时代、和你完全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相接触。被他们感动,拓宽你自己的世界。现实生活总是个很浅薄的东西,人人都应该通过艺术品让自己多活出几条命来。

不过,到了荒岛上真的要带radiohead不插电的话,必须同时给我把吉他,要不然会憋死人的。如果是“去荒岛上只能带一张唱片,同时又不许带吉他”,那我就肯定要选别的,今天写的长了,以后再聊吧。
前一篇:掏耳朵升级版
后一篇:6月24日的演出都来玩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