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十步芳草Angela
十步芳草Angela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241
  • 关注人气:1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2022-06-01 10:42:30)
标签:

杂谈

文化

健康

历史

图片

分类: 散文、随笔(Essay)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 • 59• 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新冠病毒疫情自2020年初陆续在世界各地爆发以来,各地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抗疫。为了抗疫,人们的生活状态或多或少地因疫情有了改变,其中有些改变是自发的,有些是因抗疫政策而改变的,在美国生活的我与我先生的生活状态也有了一些改变。

我将我们俩的生活分为两个部分:居家生活及外出生活。我们的居家生活一丁点也未因疫情改变,改变了的是外出生活这部分。

为何我们的居家生活一丁点也未改变呢?这是因为我们家这一带从2020年疫情爆发直至今天2022年5月30日一直未发生过新冠病毒疫情。这真令人难以置信,然而这是真的!无论是美国有些地方的疫情如火如荼时,还是全美国的疫情状况有了大的改善时,我们这里就是没有疫情,我与我先生像疫情前一样该干嘛干嘛,未曾受到过任何影响。在家里的我感觉不到新冠病毒疫情。

作为医生,我常常思考为何距离我们家仅约2小时车程的纽约市疫情曾那么严重,而我们家这一带却一直风平浪静。

我将我们家这一带无疫情主要归功于大自然。

我如此认为是有道理的。无疑,我们家这一带的居民中有的外出戴过口罩,有的接种了疫苗,但这一带无疫情的主要功劳不属于人。因为其他地方也有人戴了口罩,接种了疫苗,然而疫情还是发生了。我并非说戴口罩、接种疫苗无用,用处肯定有,但戴口罩、接种疫苗不是这一带无疫情的主要原因。

作为医生,我支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因此,尽管我们这一带无疫情,我与我先生还是接种了疫苗。我们在公共场所自觉带口罩。我们的邻居中有人拒绝接种疫苗。在美国的不少地方,在公共场所戴口罩一度是规定,接种疫苗遵循的一直是自愿原则。

2020年美国的一些地方也曾有过居家令,但美国的居家令只是建议人们尽量不去公共场所,不是强制人们禁足在家。美国的居家令没有关于出门次数、时间的规定,只说若非购买必要的生活物资不要去公共场所。在美国,抗疫主要靠自主、自觉。

 

我们家这一带的大自然到底是怎样的?为何这一带的自然环境在疫情期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我们家门前是一个巨大的冰河时期形成的湖泊,背后是国家森林公园,空气容易流通,空气质量比人口密集的地方更易保证。无公交车在这一带出入,免去了公交车上人群带来病原体的可能性。居民的独栋房屋环湖而建,疏密有致,是这个湖泊造就了这里的居住模式,使居住在这里的人比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口密集的公寓群里的人更安全。

时常有其他地方的人来赏湖景,来爬山,来钓鱼,来划船,疫情期间也不例外,但这些室外活动未给我们这一带造成疫情威胁,这也是极为开阔的自然环境的功劳。

湖对岸有一个餐馆,疫情期间时常开着营业,食客们坐在湖畔的桌旁进食,餐桌间有一定的距离,餐馆营业并未给我们这一带造成疫情威胁。

我们这里的房屋在几十年前全部是用来过周末、度假的,后来才陆续有人常年住在这里,至今邻居中仍有只在周末、节假日来这里住的,这些人平时住在其他地方,所以实际上我们这一带并非隔离与外界的,而是开放的。这些只在周末、节假日来住的人中有的在纽约市工作,纽约市的疫情那么严重时这些人周末、节假日来这里也未曾造成这一带发生疫情。

 

无论疫情前还是疫情中,我的居家生活内容都是这些:赏湖景、山景;打理花园、菜园、果园;阅读、听书、写作;看影视作品及新闻;做日常家务事;照顾狗狗特特,包括遛狗。我将遛狗算在居家生活里。

我说的外出生活内容是:旅行、外出就餐。自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在世界上爆发,到2022年5月28日,我与我先生未旅行,也未外出就餐。这个决定是我作的。我先生尊重我的决定,他相信我。

旅行对我与我先生而言是很重要的。疫情前我们经常旅行。我认为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放弃旅行是明智的,所以应暂时割爱。外出就餐对我而言重要,对我先生而言更重要,疫情前我们常外出就餐,我们喜欢坐在餐馆里享用美食的感觉,但感染病毒甚至丧失生命的危险可能性压下了堂食对我们的诱惑,在餐馆已恢复堂食后我们仍决定暂时不堂食,而是打电话订餐,由我先生开车取餐后在家里享用,所以算起来我们的生活中只有旅行这一项被暂时放弃了。我们遗憾,但不后悔。

 

不仅我们家的居家生活未曾改变,邻居们的居家生活也未曾改变,我从未见过遛狗的邻居们戴口罩。只有2020年一年邻居们未聚会,2021年春邻居们就恢复了邻居聚会的惯例。邻居中只有我们一家未参加邻居聚会。不是我们不想,而是认为不应冒生命危险做任何事情,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家人。

 

2022年5月中旬,我根据美国医学专家们对新冠病毒疫情的研判、对目前新冠病毒流行毒株奥密克戎危害性的研究数据,跟我先生说:“让我们回归疫情前的常态生活吧,是时候旅行了,短途的、长途的都行。”他听了大为高兴。

5月29日,我们俩将这一天的短途旅行当作重大的回归常态生活的仪式,都穿着漂亮的衣服。我还戴上了两年多未戴的首饰,画了两年多未画过的口红。口罩破坏面部的画面,戴首饰也不好看,所以我戴口罩就不戴首饰。戴口罩不能画口红,否则口红会弄得满脸都是。我们俩去参观了一个药草、花卉农场。

在这个农场里我看到无一人戴着口罩,人们站在一起或坐在一起欣赏着药草、花卉,谈笑风生。政府早已不再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戴口罩,也不再要求在公共场所人与人之间保持6英尺的社交距离。

我与我先生自2020年初至2022年5月28日一直自觉在公共场所戴口罩、一次性手套。昨天,2022年5月29日,我们首次未在公共场所戴口罩、一次性手套,进到花棚、药草干花商店里面时也未戴口罩。

我们俩毫不紧张地,慢悠悠地欣赏药草、花卉,给药草、花卉拍照,与药草、花卉合影。

阳光在药草、花卉上跳跃,笑声在耳旁此起彼伏,不戴口罩、手套的我们徜徉在花圃间、花棚里,自由自在的感觉似乎渗透了我的每一个细胞。农场里充满活力的除了人,还有农场饲养的长着彩色羽毛的公鸡、肥硕的绵羊,还有宝石蓝的天空下欢快地鸣唱的鸟儿。

参观快结束时我突发奇想:既然大家都回归到疫情前到常态生活了,我们也朝常态生活迈出了第一步,何不继而前行再迈出一步呢?!

我挽住我先生的一只胳膊,笑着对他说:“老公,我们去中国菜自助餐餐馆吃饭好不好?”

他听了立马眉毛一挑,眼睛睁大,微笑从嘴角漾开来了,说:“当然好!”

他没想到疫情尚未结束我就除了敢在公共场所不戴口罩、手套,还敢去公共场所吃饭。

我自己也没想到。这个主意是我在一瞬间有的。

于是,我们去了我们俩在疫情前常去的那家中国菜自助餐餐馆。

一进门,熟悉我们的女服务员们纷纷走过来与我们寒暄,欢迎我们。我们与她们相互问候,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两年多没来这里了啊!今天,终于!

餐厅里的服务员都戴着口罩,餐盘不是疫情前使用的瓷盘,而是一次性盘子。我想,这是餐馆基于卫生安全的考量作出的改变。食客们无一戴口罩,戴着口罩没法吃东西。服务员戴着口罩、磁盘换成一次性盘子让我意识到人不得不回归常态生活的步履仍有些艰辛。

进餐过程是放松的愉快的。我没有一点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担忧。我请服务员给我们拍照。我告诉服务员:“这是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第一次在餐馆吃饭,这顿饭不是普通的一顿饭,而是我们回归常态生活的仪式之一,所以,我想留下照片纪念。”服务员欣然给我们拍了合影。

 

回家路上,我对我先生说:“我感觉能够再次看到那些熟悉的服务员真好!一场大劫难下来一个都没少,大家都活下来了!”他听了也连连感叹。

困扰了全世界两年多的新冠病毒疫情终于渐渐弱下去了,我与我先生终于回归到常态生活中了!至今,可以说,我常跟我先生说的一句话实现了——我们一定要中这场疫情中活下来!

 

若非新冠病毒疫情,正常年份的两年多其实不长,是新冠病毒疫情拉长,加重了人对时间的感觉。

至今为止,21世纪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新冠病毒疫情世界大流行,各国的历史注定少不了关于新冠病毒疫情的记录,各人的记忆里也注定少不了在疫情期间所经历的一切非常态的事情。

我特地为我们回归常态生活写下这篇随笔,记录我们自我放飞的仪式。这个特别的日子——2022年5月29日将永远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作者:梁蓉

笔名:十步芳草

英文名:Angela

美东时间2022年5月30日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照片中的人全部是来参观的游客,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人。

人们相互之间都很友好,整个农场充满自由自在、和谐相处的气氛。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59·回归常态生活》

 

备注:

我的人物照作者是我先生,风景照及食物照片的作者为本人梁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