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04-07 08:47:32)
标签:

十步芳草

十步芳草angela

梁蓉

旅游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Essay)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 • 13 •  春的温暖》

美国东部时间 2015年4月6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4月2日我的美国邻居们专门为欢迎我办的湖畔聚会。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 • 13 •  春的温暖》

美国东部时间201546

        

        美国今年的春天于320日这天开始。

        春的来临最先表现在家门前的湖泊上。

在越来越温暖的天气里湖面上的冰雪一层层消融,冰雪消融的过程以及湖水颜色的变化微妙神奇。先是冰面上白色的浮雪慢慢融化,露出下面透明的冰,然后这些冰渐渐融化成水。

我不仅看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里描述的绿色的冰、黑色的冰,还看到了银白色的、灰白色的、灰绿色的冰。不同的天气造就出不同颜色的天空、不同强度的阳光、不同的气温,冰的颜色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引起湖水颜色变化的因素除了天气外,湖水的深浅也是其中一个因素:深处的湖水时而是湛蓝色的,时而是湖蓝色的,时而是天蓝色的,时而是玉兰色的,时而是翡翠色的;浅处的湖水一般是豆绿色的,或是苹果绿的,或是银亮无色的。时间是造就出不同颜色的湖水的另一因素:早上湖水多为极浅的鱼白色,稍迟多为绿色,中午多为蓝色,夕阳下的湖水是粉红中带有微蓝的颜色,日落之后湖水显得更加深沉多为深蓝色的,夜色更浓时湖水看上去像黑色的。

        春的信息也来自于家背后的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用颜色提醒人们春的到来。春刚刚拉开帷幕,山上那些之前埋在冰雪下的野草便纷纷急匆匆地往外钻,露出星星点点的嫩绿的芽尖。山毛榉、橡树、鹅掌楸还是光秃秃的枝干,只有松树的枝叶依然青葱。我先生说这个森林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野花。

        鸟儿们、蟋蟀们用动作与声音提醒人们春的到来。白天,鹪鹩、麻雀、黄雀、野鹅、野鸭、白头雕、知更鸟、蓝背鸟、红衣凤头鸟在湖上与山上之间穿梭嬉戏,忽高忽低,排列出各式各样的队形,悠游自在,还不时奉献出美妙动听的合唱,啾啾啾啾,唧唧唧唧,呱呱呱呱……啄木鸟不唱歌,它们用喙在树木上敲打出有节奏的哒哒哒哒的声响,犹如为其他鸟儿伴奏的鼓点。我来到这里时是冬天,在冬天里未听到过鸟鸣,现今鸟儿们给人送来了春的信息——冬已过,春来了!每每听到鸟鸣我无不沉醉于这自然的和声里。鸟儿像人一样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夜幕下只有蟋蟀争先恐后地欢唱,鸟儿全已安歇。于是,银白的月光、璀璨的星光下只有蟋蟀们仍在精神抖擞地吟唱,蛐……蛐蛐……蛐蛐蛐蛐……音色尖利,婉转嘹亮,越发显出湖泊与山峦的静谧。等蟋蟀们也累了,大自然的一切生灵都安然入睡,只留下无声的月亮与星星挂在深邃通灵的夜空。

        我们家在一个小镇上,被神奇美丽的大自然环抱着。我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身心安宁,心境平和。我极不喜欢大城市,是因大城市高耸的水泥森林、川流不息的车辆、嘈杂喧闹的夜生活、难以干净的空气对我的精神及肉体都是挤压与折磨。我极爱我现在居住的地方,我在这里跟植物、动物一起安享宁静、干净、有趣、生机勃发的自然环境。我对居住区域自然环境的喜爱不带丁点政治色彩,纯粹出于人对自然环境的情感。无论住在哪里,我特别注重自然环境,也很注重人情味。我同样喜爱我的故乡中国湖北宜昌清秀的丘陵、奇秀兼具的西陵峡、气势磅礴的长江,以及漫山遍野的茶树柑橘树,向往宜昌乡村的生活;同样喜爱中国广西北海清新的空气、澄净的蓝天、清澈的海水,以及丰富的海洋生物,心仪北海海滨悠闲的慢生活。我很看重宜昌人、北海人浓厚的人情味。我不愿意住在美国的大城市,因大城市有我极不喜欢的相似的缺点。

        宁静对于喜欢热闹生活的人意味着孤独。其实真正的孤独并不来自于外在环境,而来自于内心。在我看来,孤独与否与居住环境是否热闹关系不大,倘若得不到精神上的温暖,无论住在何处都会感觉孤独。我拥有爱情,拥有来自于我在中国的家庭的温暖,拥有来自于我先生的家庭的温暖,拥有来自于美国邻居们的温暖,还拥有我在中国及美国的朋友们的温暖,虽只身在异国他乡,却从未感到过孤独。

       我记住了在这些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发生的事情: 38日参加亲戚的小孩的洗礼仪式、317日与我先生共进晚餐庆祝圣帕特里克节、321日参加为亲戚践行的聚会、326日妯娌专程来家接我去共进午餐、42日参加邻居为欢迎我举办的聚餐、45日参加在亲戚家举办的复活节聚会。并非我热衷社交,只因我的美国亲戚们想方设法为我安排活动,他们担心我在异国他乡感到孤独,活动是形式,目的是温暖我。

        我与美国亲戚在一起时,他们都非常尊重我作为中国人的习惯及需求,总是反复问我最喜欢吃哪些食物,最不喜欢吃哪些食物,是否习惯美国的生活方式及环境。他们让我常有受宠若惊的感觉。我先生的家庭是一个大家庭,四辈人加起来有一百多人,当他们特别关注我的需求时我除了感激之外甚为不安,因我觉得太多考虑我一个人的需求不大合适,应多考虑大多数人的需求。

        我在这里得到的温暖不仅来源于我先生及我先生的家庭,还来自于我们的邻居。我的美国邻居中有人提出陪我散步,也是担心我感到孤独。

        我在这里是外国人。我的美国亲戚、邻居及朋友们都非常尊重我的祖国,也非常尊重我。他们与我相处时的言谈举止都彬彬有礼,他们还非常虚心地向我学习中国礼节,了解中国文化。

        有一件事令我感动不已:邻居们专门为我筹办了一个欢迎聚会。不仅如此,他们送了我一张欢迎贺卡。42日这天下午,在邻居为欢迎我办的聚会上,我拆开邻居给我的信封,看到里面装着一张漂亮的贺卡,封面印着一所美丽的小屋,小屋被嫩绿的草儿及玫红的花儿环绕,还印着温馨的话语:Home is much more than a word —— it’s a feeling of warmth and joy .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我看了感到不已,是啊,家当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字,家是温暖和快乐的所在,心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显然在选择贺卡这件事上邻居们十分用心。我发现邻居们都在贺卡上亲笔签名了,有的还写下了祝福语。我知道我的邻居们大多工作繁忙,早出晚归,且美国人不大喜欢串门,很难得聚在一起,组织聚会要花许多精力及时间,要在贺卡上签齐名字是更加不容易的事情。之前素不相识的人们这样善待一个远道而来的陌生人,我心里是什么感觉?是温暖。这温暖带给我快乐,这快乐带给我感激。

我想逐字逐句抄录贺卡上印刷的文字,因它们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文字:

 

As you move into your new home

hope you’re reminded of all the things

that are good in your world------the people you love,

the places you’ve been a part of,

the memories you hold on to,

and those special moments

when you close your eyes

and breathe in happiness……

May your heart be filled 

With lots of little reasons

To celebrate this wonderful time.

Congratulations

 

        我拍下了这张贺卡的照片,把贺卡珍藏在文件袋里,常拿出来看,读贺卡上温暖的话语。那些签名在我眼前仿佛是一位位活生生的人。

        几十年在故乡生活的点点滴滴早已铭记在心,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忆犹新。无论在异国他乡还是在祖国故乡,我从未缺少过大自然赐予的春的温暖以及人给予我的爱的温暖。天时地利人和是每个人期望在人生中得到的,我已完满地得到了,我还会感到孤独,还会不满足吗?

        人喜爱春除了因春特别丰富美丽,也因春从寒冷的冬而来,带来了温暖。人把爱的温暖比作春的温暖,我想,没什么比这个比喻更加贴切的了。我正在这里过这个全新环境里的第一个春,心中充满感激之情。心怀感激温暖会倍增,我相信是这样的,也确实体会到是这样的。

 

 

        

 

作者:梁蓉

笔名:十步芳草

英文名:Angela

美东时间201546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4月2日我的美国邻居们专门为欢迎我办的湖畔聚会。

我们都带了食物和饮品,大家分享食物、饮品,更分享友爱。

我带的是我亲手做的两大盘馄饨,就是照片上用保鲜膜盖着的那两大盘食物。

我先生之前担心邻居们不喜欢中国食物,这么多馄饨吃不完。


事实上我们的邻居们非常喜欢我做的这些馄饨,

一会儿这两大盘馄饨就被吃完了,可见我的馄饨受欢迎的程度有多高。


美国人大多直爽,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他们不会为了给我面子强迫自己吃不喜欢的东西,

所以我相信他们是真的喜欢我做的馄饨。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我分享的馄饨非常受欢迎。

担心馄饨凉了,我用保鲜膜盖着馄饨(我们宜昌人称“馄饨”为“包面”)。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4月2日我的美国邻居们专门为欢迎我办的湖畔聚会。

邻居们带来的食物。好美呀!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4月2日我的美国邻居们专门为欢迎我办的湖畔聚会。

巧克力。
用草莓沾着液体巧克力吃,味道很特别。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4月2日我的美国邻居们专门为欢迎我办的湖畔聚会。

这是我的美国邻居们送给我的欢迎贺卡。

我的善良的邻居们呀,谢谢你们待我这么好!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摄于2015年3月21日为亲戚践行的聚会。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摄于2015年3月21日为亲戚践行的聚会。

照片上的另外几位是我的美国亲戚。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这是2015年3月26日我的妯娌专程到我家接我去餐厅共进午餐时服务员帮我们拍的照片。

这位美国女士非常热情、善良、直爽、洒脱、大度、大方。

我很喜欢她的性格。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他的先生(我先生的弟弟)是市长,她是市长夫人,

她待人接物丝毫没有官太太的架子。

市长是为公民服务的公务员。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3月26日我妯娌帮我拍的照片。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3月26日我妯娌帮我拍的照片。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3月26日我拍的我们的午餐食物的照片。

这是一家意大利菜餐厅。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4月5日复活节家庭聚会。

左起:我先生的另一位弟弟,我婆婆、我。

看到了吗——那些饺子是我在家做了然后在先生弟弟家煮的。

大家都很喜欢我做的中国饺子。

哈哈

饺子为何放在茶几上?

因为茶几上的这些食物不是复活节晚餐的主食,是餐前的开胃菜。

我们先品尝了这些开胃菜再才坐上桌享用正餐。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4月5日复活节家庭聚会。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我的那位妯娌家聚会。

复活节亲戚并不能到齐,因有的亲戚住在其他州,很远。

左起:我先生的妹妹、我婆婆、我妯娌、这位妯娌的先生(我先生的弟弟)。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4月5日复活节家庭聚会。

左起:我妯娌、我先生的弟弟、我先生妹妹的儿子、我先生的另一位弟弟、我的另一位妯娌(旁边是她先生)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我先生的妹妹的儿子。

好帅吧?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4月5日复活节家庭聚会。

复活节晚餐正餐。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4月5日复活节家庭聚会。
餐后甜点。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2015年4月5日复活节家庭聚会。

餐后甜点。
这是我先生的妹妹亲手做的蛋糕,好好吃呀!我吃了好多。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那三个盒子里装点是巧克力哦。

盘子里装的是糖,吃这种糖果是复活节的习俗之一哦。

 

 

 

重发几张湖泊的照片在这里把冬天和春天相比较,

看看冬天湖泊的雪景和春天的湖水和湖上黑色的、绿色的冰。

所有照片作者为本人梁蓉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摄于2015年3月13日下午。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摄于2015年3月21日上午。

3月20日是美国春天的第一天,在这天我们这里下了大雪,外面太冷我没有出去拍照,

这张照片是第二天3月21日也就是美国春天的第二天上午我拍到我们家门前的湖泊的雪景。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摄于2015年4月4日下午。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摄于2015年4月4日下午。

我家门前湖上黑色的冰。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摄于2015年4月4日下午。

照片的上端可以看见几片黑色的冰。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摄于2015年4月5日中午。

看吧,湖上绿色的冰。

 

 

 

系列随笔《我在他乡13春的温暖》
摄于2015年4月5日中午。

看吧,湖上绿色的冰。

无论是黑色的冰湖上绿色的冰都不是因为湖水污染的缘故,

这个天然湖泊没有污染,而且是有进水有出水的活湖。

冰的颜色的改变是多种因素所造成的。

 

 

 

备注:我提到的时间全部为美国东部时间。自3月8日起我与中国的时差是12个小时。

          幸亏我在4月4日和5日这两天抢拍到了黑色的冰和绿色的冰,我抢拍的时候没有想到4月6日湖上的冰会完完全全融化。4月6日这天的阳光很强烈,湖上的冰彻底融化了。要再看湖上的奇妙的冰得等整整这一年。我还没有看够呀,它们就这么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