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十步芳草Angela
十步芳草Angela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241
  • 关注人气:1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宜昌人昨天开始过年——我们看见蓝天了!

(2014-09-20 12:53:50)
标签:

十步芳草

十步芳草angela

梁蓉

图片

三角梅

分类: 散文、随笔(Essay)

宜昌人昨天开始过年——我们看见蓝天了!

一部分照片摄于2014年9月20日早上,另一部分摄于2014年10月1日早上,于10月1日补传新照片

 

我家的三角梅今年五月份开过一次花,花期有两个月左右。那次的花朵凋谢后枝叶更加繁茂,居然于今年的中秋节再次开花,我拍下了一些照片留念。三角梅一年内开花两次在我家还是首次。十几天过去了,三角梅越长越好,花越开越多,拍几张照片是必须的。

这次照片的背景比中秋节的好得多,上次雾霾蔽天,中午了天色还还灰扑扑的,破坏了我的照片。按说中秋节应该秋高气爽,然而宜昌人既没有在白天看见深邃空灵的天空,也没有在晚上欣赏到满月,别说满月,就是月亮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因为无论白天或黑夜雾霾都盘踞在宜昌的上空。今天的照片有淡蓝的天空做背景好看多了。我为什么对照片的背景格外在意?其实我在意的不仅是这,我更在乎宜昌的环境。看到蓝天白云如此兴奋感到如此幸福的原因是我们宜昌人已经好几年没有看到蓝天白云了。断断续续下了十来天雨,昨天中午天空忽然敞亮,蓝水晶般透明,柔絮般的白云浮在天空,千姿百态,妩媚明丽,好看极了!我以为我在做梦。望着天空,我使劲眨眼才意识到彼时彼刻我确实身在宜昌,不在三亚,也不在北海。可惜我的相机没有随身携带,又不喜欢用手机拍照,总觉得手机拍的照片会糟蹋了美景,于是一路在街上走着一路遗憾。我看见好多人拿着手机对着天空拍照,我对一位聚精会神拍天空的美女说:“赶快发微博,写上一句话——宜昌人今天过年,终于看见蓝天白云了!然后附上天空的照片。”她听了立马在手机操作,少顷,对我说:“发了!”我们素不相识却因为宜昌珍稀的蓝天白云有了这么一个美妙的交流。

我说我们宜昌人从昨天起开始过年,昨天是大年三十,今天是大年初一,只看明天还有没有蓝天白云,如果还有我们就可以继续过我们的大年初二了。

今天的天空虽然不像昨天那么澄净,但总归是蓝色的,对于宜昌人来说已经很不易了。在大自然遭到人为的破坏之后我们的幸福指数很低,很容易满足,极容易快乐。

悲哀呀,蓝天白云在过去的宜昌是常态,曾几何时却成了奢侈品难能一见?

此时此刻我站在阳台上眺望远方,依稀看见起伏的山峦,青葱的树木,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舞,忽上忽下,啁啾鸣唱,恐怕它们与我一样也在尽情享受难得的好天吧。

不多说,还是看照片吧。

 

 

照片及文章作者:梁蓉(笔名:十步芳草)

英文名:Angela

2014年9月20日

 

补充信息:此文发表于《三峡晚报》2014年9月21日09版

 

以下照片 2014年9月20日早上8点多钟:

随笔:宜昌人昨天开始过年——我们看见蓝天了!

 

随笔:宜昌人昨天开始过年——我们看见蓝天了!

 

随笔:宜昌人昨天开始过年——我们看见蓝天了!

 

随笔:宜昌人昨天开始过年——我们看见蓝天了!

 

随笔:宜昌人昨天开始过年——我们看见蓝天了!

 

 

以下照片摄于2014年10月1日早上8点多钟

今天宜昌重现雾霾,拍照不得不使用闪光灯

看看: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相机、同样的摄影者(本人)、同样的拍摄对象,

在蓝天白云下拍出来的照片与雾霾笼罩下拍出来的照片区别有多么大!

随笔:宜昌人昨天开始过年——我们看见蓝天了!

 

 

随笔:宜昌人昨天开始过年——我们看见蓝天了!

 

随笔:宜昌人昨天开始过年——我们看见蓝天了!

 

附上:

(2014-09-08中秋节本人的博文

《图片日记:三角梅预示好兆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7f7ec90102v0zn.html

 

 

附上:

2014-06-15本人的博文

《十步芳草家三角梅开花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7f7ec90101jl2y.html

 

 

附上:

 2009-06-21本人的博文

《我美丽的家——三角梅开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7f7ec90100dqzp.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