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配乐诗朗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转载)

(2011-06-07 13:06:25)
标签:

北大荒的记忆

青春年华

我的北京

杂谈

分类: 老三届 老知青

配乐诗朗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转载)

配乐诗朗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转载)

  1967年的11月20日,我们北京首批知识青年坐上了北去的列车。这是去北大荒参加边疆建设者的专列。忘不了上车的那一刻,妈妈的眼泪,妈妈的手紧紧拉着我的手;忘不了我的老师期待而又难舍的眼泪。那一声汽笛长鸣,离开了爹娘,离开了亲人,离开了老师同学,把我们带到了北大荒。从那一天起,我们就离开了北京,走向了社会,走向了革命,那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一刻,在我们的心中化为永恒!我们共同的经历,成就了我们自强不息的性格。尽管人生中留下了不少的坎坎坷坷,但我们坚强的走下来了。我们在北大荒留下了青春的痕迹和青春的呐喊!我们在北大荒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诗篇!在中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下边是我的好友也是我们北大荒老知青:燕子写的博文和她本人朗诵

配乐诗朗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博请大家欣赏:

   这首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诗作者——食指,原名郭路生。我很喜欢这首诗,和儿子合作做成配乐诗朗诵。诗的内容对于我们每一名知青来说,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场面。它记录了我们当年复杂的心境,将当年知青离开城市的场面和心情展现的淋漓尽致,把当年的情景用诗歌的形式,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食指1948年生于山东,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插队知青和都市青年中。80年代后逐渐引诗界重视。90年代后其创作成就和诗歌史地位得到公认。已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

   文革初期,食指从北京去山西杏花村插队。在杏花村,他除了劳动外,不停地创作诗歌。食指的诗,被知青们争相传抄诵读,从邻近山西的陕西、内蒙古,到遥远的黑龙江兵团和云南兵团……全国只要有知青的地方,就有食指的诗歌传诵。

   他的代表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的北京》,在中国上个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他以其独具的个性和特色,引领诗坛。而当时年轻的他的命运却风雨飘摇,后来因精神分裂症住进医院和福利院,这样一住就长达20余年,诗人几乎与外界隔绝了。病魔严重地摧残了他的身体,但他没有丧失信念,灵魂深处,从没有停止心爱的诗创作。他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在福利院他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1999年《食指近作12首》获北京市新中国成立50周年诗歌类作品惟一最高奖,1999年《人民文学》发表了他的《暴风雪》,199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食指的诗》诗集,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2000年他创作的《青春逝去不复返》、《相聚》入选2000年度中国最佳诗歌。

  诗人在艰难的境际里,在与疾病抗争中,竟然佳作迭出,受到中国当代诗坛的肯定。诗人的激情创作,与诗人把写诗视为生命不可分,与诗人把生命投入到与命运的抗争中密不可分。我们为诗人送上深深的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作者:食指

19681220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配乐诗朗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转载)北大荒的记忆在老知青的心中永远抹不掉的!
(以上图片出自网络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