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谱应该从哪辈写?有什么讲究?

(2022-09-02 16:07:35)

      《论语》云:“君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民间也有“井水甘甜求脉远,溪声响亮溯源长”之说。自古“国史地志家谱”,家谱是以“家事”对“国史地志”的补充,我们现在流行的“靠谱”和“有谱”口语,就可以了解它在古代有多重要。它的主要部分叫“世系”,是以有血缘关系族人的生、婚、殁、葬为记载内容。

      "谱者,众言之书也”,既然叫“众”,所以你只知道自己太爷的名讳,还远远不够,既然是家族,有且一定有往上溯的“十八辈祖宗”。所以家谱应该从哪辈写?有很大讲究

      《礼记》曰:"别记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用一棵树和一条河来比喻最为形象,我们俗称的始祖就是树根和源头,家谱世系记载就是以"木本水源"为宗旨,即"求根"和"溯源"。我的"务本堂"《汪氏宗谱》到我辈已经九十三代,而我了解的《张氏宗谱》和《吴氏族谱》至今已历一百多代。

      既然叫修谱,就需要有老谱为依据,所以新创家谱,一定要重考证,切不可"找不到坟包乱磕头",胡乱嫁接,你这一错,可能贻误的就是百世千年。

      二个源头。其一,因为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是孔子的《尚书》,成书于春秋战国,距今大约2700年前,百家姓的始祖,约定俗成以此为尊,为创姓始祖,也符合当时封地成姓的制度。其二,因为元朝约百年期,家谱因兵燹无以为继,许多姓氏祖宗在此断层,而且社会急剧动荡,颠沛流离,至明洪武才逐渐稳定,然后这一时期第一代奠基人,也称"始迁祖",我们现代流行的辈分也始于此时。

      因为家谱有信仰因素,所以你遵从规则,利用氏族学来详实考证祖宗,继而形成组织文字,编纂洋洋洒洒鸿篇巨著家谱,无可厚非。但你只知道太爷的名字,又不愿意付诸努力多方寻找资料,建议你改书名谓《某某家史》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