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农村彩礼是历史现象,不过古时候称谓“聘礼”,没有“彩礼”之说,聘在古汉语原意是“国与国遣史访问”,重在修好。而“彩”即“采”,采摘汲取之意。我提这话意,就是抨击这种赤裸裸的陋习,本来农村亲家通好,1加1等于2,被现在的高彩礼作成了1减1等于0,于己于家于国有百害而无一益。
高价彩礼是农村娶妻难,也是造成人口减少因素之一。如何解决?
1、现在农村大龄青年还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当年许多农村夫妇,在怀孕时就选男不选女,造成比例失调,随着现在的多胎政策,应该会有所缓解。
2、房地产的无限放大,不光是价格,还有无处不在的马太效应,即农村人必须在城市有房,成为结婚先决条件,阻碍了光棍们择偶的决心。随着房地产的潮起潮落,说不定许多条件一般的农村家庭以后都能买得起房。
3、现在的光棍在学校就受到单一文化课影响,理强文弱,严重缺少人文关怀,所以拘谨有余,风趣不足,这怎么能引起异性的青睐?所以除了多读书,丰富自身全面修养外,还要有勇闯世界的勇气,何患无妻?
4、清乾隆期,人口由明末三千万激增到三亿,源于康熙“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政策,这是最好良药,所以给年轻人以就业、安居、生育的宽松政策,刻不容缓。
5、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多子多福”概念,客观讲对人口增长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是不是惕其糟粕,取其精华部分?即适当鼓励民间层面祭祖、修谱、建祠的限制,这种作用蛮大的。
有待商榷。欢迎大家评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