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03160437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怀宁子贡岭新记
(2020-05-17 09:10:27)
儒家经典《论语》中,子贡的名字出现37次,居众弟子之首,孔子病重,子贡前去探望,孔子埋怨说:“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去世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唯有子贡庐墓六年,可见师生情谊至深。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路,再细细阅读《论语》等书,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子贡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济世之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两千多年来,子贡一直被儒商尊崇为始祖,被民间敬祀为财神。历代讴歌子贡的诗文不计其数。宋代著名文学家辛弃疾在《临江仙》词中曰:“从人贤子贡,自欲学周公。”在民间和商人中,“经商不让陶朱富,货殖当属子贡贤”的佳句至今仍广为流传。“陶朱事业,端木(子贡姓端木)生涯”是古代儒商追求的最高境界。子贡足迹遍天下,现今,子贡圣迹留几何?通过查阅典籍和史料,我发现全国各地子贡的圣迹还真不少,涵盖鲁、豫、浙、苏、鄂、湘、皖共约二十五处,可见子贡的财富积累和传经布道是长途跋涉,历尽艰险取得的。
今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黄墩镇就有处叫子贡岭的地方,在康熙六十年《安庆府治》卷之四“古迹”篇就有“府治西五十里子贡游楚停骖于此”的文字记载。骖,坐骑马也。结合子贡在全国约二十五处圣迹,二千四百多年前的子贡游楚的足迹清晰可见,从山东、河南,走皖北,迂回大别山,过今潜山皖国,经过今怀宁县黄墩镇和洪镇交界处,即“子贡岭”,然后到长江皖口(今山口)渡口,弃骖乘舟,沿长江逆流而上,游历湘楚大地,近年从子贡后裔提供的家谱中有记载,公元前520年至公元前485年,子贡二过此地,这比汉武帝从附近的长江枞阳口岸登陆,祭祀潜山古南岳天柱山还早了400年,这条也是古时皖国与外界交通的要道,现在经千年磨砺的石径还历历在目,可见当时的子贡岭是一个重要隘口。抗战时,日寇为了控制当时的皖省首府,长江要塞安庆,在子贡岭边的哨山上构筑碉堡,也是对这块战略地形的重要佐证。
子贡岭上建有庙宇一座,其首葺已不可考,根据残存碑文有“乾隆三十八年癸己“、“重修”、“仲冬月住寺僧普济”字样。这位普济真身的发现颇有故事性,八十年代有村民栽树发现座缸,出于好奇砸破后,其肉身栩栩如生,村民于是从九华山请来师傅塑了金身,并迎请侧殿接受四方香火,主殿供奉观音和子贡牌位,岭上有子贡曾休憩的石窟一处,其上藤蔓缠绕,结有拳头大小葫芦状果实,四方八乡以采摘煎药,治头晕目眩。周边四遭许多野生杜仲树,许多药厂收购树皮提炼名贵中药,是当地村民一项主要农副收人。
子贡经世致用,亦商亦儒,庐墓六年,亦忠亦孝,子贡的道德风范,也历来被人们奉作楷模。大道至公,积善成德,人之懿行,抑恶扬善,儒释双馨,乃庙宇之所栖息也。现在住寺僧释常吉,精义先志,素性礼佛,慷慨
好施,壮名山之色,扬佛门之辉,重绘子贡圣像,荫及后人,善哉善哉。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题贵州兴仁汪家寨族谱》
后一篇:
树萱堂记/明初/汪仲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