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2/large/3d78533agw1f7f3l5fcjwj20hs0bw0te.jpg
2016年4月16日北京时间凌晨4点多,我坐在从上海飞往巴黎的航班上,机舱幽暗,周边的乘客们在昏睡,这是一趟长达12小时的疲劳飞行,然后我会在巴黎转机,飞往此次旅行的最终目的地——布拉格。
仅仅几个小时前,我刚把自己所有家当搬去好朋友Jared家,将自己在上海租住了一年多的房子转给了以前在携程的同事,一如五年前我第一次从江苏电视台裸辞那样,面对着空空荡荡的卧室,家当全部打包好、摞在通道里,似曾相识的场景,往日重现。
心里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感觉:伤感?释放?感动?不全是,也全都是。
准备妥当后,我坐在客厅的沙发里随手点开一部国产肥皂剧,漫不经心地看着,电视里老公、老婆、小三掐得不可开交,竟也挺有趣。我在等着我一个同样身在上海、同样刚辞去工作的中学同学雅雅过来接我,她会开车把我先送到Jared家,晚上再把我送去机场。
“你到哪了?”下午2点就已经出门的她,将近3点还没见到人影,我忍不住发了条微信去问,因为平时这家伙就有点迷迷瞪瞪,如果她再拖三落四,去机场前我就来不及收拾行李和洗澡了。
“中环上堵死了,马上就到,你再等一下。”雅雅很快就用纯正的老家方言用语音回复了我。
我只好继续耐心地往下看那部肥皂剧,喔唷,这小三怎么那么坏?
没过多久,当门铃响起,剧情正好演到高潮,眼看老婆和小三就要当着老公的面撕起来了,我果断地关掉了电视机。在电视屏幕熄灭的那一刹那,我连几个主人公的名字都忘记了。
“哇,那么多东西?”雅雅看到我的几个大箱子和大帆布袋,惊叫了一声。
“这还多?”我反问,“前几天已经搬过两轮了。”
“你一个人住这里?”
“是啊。”
“住得好好的,干嘛要搬?”
“接下来我又要长期出去旅行了,房子一直空着也浪费。”
曾经我以为自己会长期稳定地住在这个房子里,就像大部分人那样,找份工作,再找份更好的工作,再再找份更更好的工作,用固定的节奏在这座庞大的现代化都市生活下去,享受大家所谓的“岁月静好”。
于是,向来烦于被物质困扰的我在过去的一年里也不知不觉地购买了许多必要或不必要的家居用品,各种日用消耗品都挑大瓶包装囤起来,渐渐将不大的房间塞得满满当当,就好像会永远这样生活下去一样。
然而有一天,我莫名其妙地害怕了,害怕这种美好而稳定的生活,害怕在这种生活中渐渐失去知觉的麻木的自己。
这种害怕是没有理由的,是没办法对症下药的,它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本来就没病,哪都没病,那怎么治啊?如同一段外人看起来平静美好却实际上已经失去激情的婚姻,该怎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熬下去?该熬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我联想到先前没怎么细心看的肥皂剧,出现小三的那个家庭在外人眼里一切都好,老公开了大公司却依然顾家,老婆是当地医术最高超的眼科大夫,有个可爱听话又漂亮的儿子,老公老婆之间的感情也并没有不好,可小三为什么还能趁虚而入?为什么老公自始至终都狠心想摆脱小三却根本摆脱不了?并不是谁有超能力,而是小三给老公提供了他在“平静美好”生活之外的某种东西,而那种东西就像毒品一样上瘾又致命,无法摆脱。
http://ww4/large/3d78533agw1f7f3lrt4doj20hs0dcjsq.jpg
我的情况倒没那么复杂,毕竟不是婚姻,不用背负道德甚至法律方面的责任,无非就是自我选择的问题,在“平静美好”的生活之外,我还要追求什么?
“你还要追求什么?你们文艺青年怎么这么麻烦?”当我大半年前将自己的想法告诉Jared时,Jared满脸不耐烦地回应道。
“不追求什么吗?就这么没心没肺地过下去?”我反问他。
“大家不都这么过的吗?”Jared表示不理解。
对啊,大家不都这么过的吗?这句话就像一句“魔咒”,竟让我有些动摇,已经过了30岁的年纪,是不是我对生活要的太多?如果文艺女青年的病生个孩子就治好了,那么文艺男青年的病呢?难道只能靠旅行吗?
我为自己计划了很多出路,留学、创业、开店……都没有太大把握,相继被否定,我反复问自己,最爱的是什么?结论还是,旅行,无疑。
五年前,我也是抱着同样的信念离开了江苏电视台,一走就是三年,后来重返职场,来到上海工作,现在再次离开,各种境况都已经改变,如果再按当初的旅行方式,我恐怕很快就会厌倦。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想到了带更多人一起去旅行,我想把自己感受到的旅行乐趣和我对旅行的理念传播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从冷冰冰的传统旅行模式中跳脱出来,拥有更广阔的眼界,并因此产生更多有趣的化学变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旅行达人在各种各样的自媒体平台向大家展示着“旅行中我有多牛逼”——“我住了多么高档的酒店、我吃了多么奢侈的餐厅”或者“我去了你们都去不了的无人区,我用了多低的费用玩了多少的国家”并得到无数崇拜和羡慕的眼光,但我想做的却是,让大家知道旅行并没什么了不起,旅行是一件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事,它可以扩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旅行是“以人为本”的。
这趟前往布拉格的东欧之行是我几个月提前就计划好了的,原本没打算带人,结果消息一公布出来,很多朋友感兴趣,纷纷前来咨询,我也就临时决定带人了。
最后绝大多数朋友因为假期原因无法成行,只有小R一个人确定跟我去。因为临时购买我的往返机票价格太贵,我建议小R选择了时间跟我差不多的俄罗斯航空,到时候跟我在布拉格机场会合。
“你出过国吗?”我在微信上问小R。
“没有。”小R回答。
“那你知道怎么在莫斯科机场转机吗?”
“不知道。”
“你英语怎么样?”
“一般吧。”
我晕:“你到时候问问人吧,莫斯科机场里中国人很多的,飞机上也有很多中国人,你找他们帮帮忙。”
“我不敢问。”
“你不敢问?”我有些急了,“那你转不了机怎么办?不问也得问啊!”
“我很内向。”小R回答。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不想因此放弃,我觉得一定有解决办法。
“行政。”
“行政?做行政不用跟人打交道?”我又突然觉得挺有趣了。
“我工作中是另外一种人格。”
“没事,只要你有这种人格就好。”我安抚她。
“我出去旅行,就是想把我在工作中的这种人格找回来,现在越来越少了。”
“嗯嗯,那就好。”
“顺哥,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带了个大麻烦?”小R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没有,没有。”我解释,“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我做到了会有什么奖励吗?”
“我在布拉格机场送你一份小礼物。”
“真的?太好了!为了你的小礼物,我也要转机成功!”
现在为小R准备的小礼物就躺在我的背包里,我相信她会转机成功,我也相信她转机成功甚至完成这趟旅行之后找回她想要找回的那种人格,这就是旅行对小R的意义,其实跟风景没什么关系了。
http://ww3/large/3d78533agw1f7f3m9xf06j20hs0dcta9.jpg
我将所有家当搬上雅雅的车,她沿着外环线往Jared位于闵行的家开去,不是高峰期,道路很通畅,望着车窗两旁呼啸而过的树木,之前五味杂陈的心情变成了两个字:轻松。
前几天我不停地在扔东西,一大包一大包地甩进垃圾桶,刚开始很艰难,可做着做着竟有了某种快感——摆脱物质的困扰,让自己有更多精力去处理该处理的工作,像是我给生活忍气吞声做了几年“乖宝宝”,现在终于能“叛逆”地发泄一把了,好爽!
我的第二次裸辞,依然为了旅行,但我不再是一个人旅行,或者,有时候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人旅行,我将用我的旅行尽可能去影响我所能影响的朋友,不管用什么方式,将旅行的乐趣传播给更多人,这也许就是接下来我旅行的意义。
晚上,我、雅雅和Jared一起吃了个便饭,挑了家湘菜馆,用雅雅的话说,接下来几天你在欧洲就吃不到这样纯正的中国味道了。晚饭吃得再平常不过,就像是平日里的聚会一样,连道别都没有什么话。对我而言,未来充满希望,但也不需要有一场多么盛大的序幕。
我现在坐在飞机上,新的旅行、新的生活终于都要开始了,多么令人兴奋,让我们布拉格见!
http://ww2/large/3d78533agw1f7f3mkqjt1j20hs0bw75v.jpg
【更多精彩旅行故事】
关注"Liu小顺"WX公众号:
http://ww4/large/3d78533agw1f7f3n4e7hpj20hs09zgm1.jpg
人生不需要太顺,小顺就好。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